【题目】探索性问题:
已知: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b满足(c﹣5)2+|a+b|=0,请回答问题:
(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a= ,b= ,c= ;
(2)数轴上a、b、c三个数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点A、B、C同时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和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
①t秒钟过后,AC的长度为 (用t的关系式表示);
②请问: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
【答案】(1)a=﹣1,b=1,c=5;(2)①6+4t;②BC﹣AB的值是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其值为2.
【解析】
(1)根据b为最小的正整数求出b的值,再由非负数的和的性质建立方程就可以求出a、b的值;
(2)①先分别表示出t秒钟过后A、C的位置,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就可以求出结论;
②先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分别表示出BC和AB就可以得出BC-AB的值的情况.
(1)∵b是最小的正整数,
∴b=1.
∵(c﹣5)2+|a+b|=0,
∴
∴
故答案为:a=﹣1,b=1,c=5;
(2)①由题意,得
t秒钟过后A点表示的数为:﹣1﹣t,C点表示的数为:5+3t,
∴AC=5+3t﹣(﹣1﹣t)=6+4t;
故答案为:6+4t;
②由题意,得
BC=4+2t,AB=2+2t,
∴BC﹣AB=4+2t﹣(2+2t)=2.
∴BC﹣AB的值是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其值为2.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4,),B(﹣1,2)是一次函数y1=ax+b与反比例函数y2=图象的两个交点,AC⊥x轴于点C,BD⊥y轴于点D.
(1)根据图象直接回答:在第二象限内,当x取何值时,y1﹣y2>0?
(2)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及m的值;
(3)P是线段AB上一点,连接PC,PD,若△PCA和△PDB面积相等,求点P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ABC中,∠ACB=90°,分别以点A和B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AB)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N,作直线MN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连接CD,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D=BD
B.BD=CD
C.∠A=∠BED
D.∠ECD=∠E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C是AB延长线上的一点,CD与半圆O相切于点D,连接AD,BD.
(1)求证:∠BAD=∠BDC;
(2)若∠BDC=28°,BD=2,求⊙O的半径.(精确到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梯形ABCD中,AD∥BC,∠BAD=90°,CE⊥AD于点E,AD=8cm,BC=4cm,AB=5cm.从初始时刻开始,动点P,Q 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运动速度均为1cm/s,动点P沿A﹣B﹣﹣C﹣﹣E的方向运动,到点E停止;动点Q沿B﹣﹣C﹣﹣E﹣﹣D的方向运动,到点D停止,设运动时间为xs,△PAQ的面积为ycm2 , (这里规定:线段是面积为0的三角形)
解答下列问题:
(1)当x=2s时,y=cm2;当x= s时,y=cm2 .
(2)当5≤x≤14 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动点P在线段BC上运动时,求出 S梯形ABCD时x的值.
(4)直接写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使PQ与四边形ABCE的对角线平行的所有x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不透明袋子中有1个红球,1个绿球和n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无其他差别.
(1)当n=1时,从袋中随机摸出1个球,摸到红球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否相同?(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相同”或“不相同”);
(2)从袋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录其颜色,然后放回,大量重复该实验,发现摸到绿球的频率稳定于0.25,则n的值是
(3)在一个摸球游戏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如下:
根据树状图呈现的结果,求两次摸出的球颜色不同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解不等式组 请结合题意填空,完成本题的解答.
(Ⅰ)解不等式①,得;
(Ⅱ)解不等式②,得;
(Ⅲ)把不等式①和②的阶级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Ⅳ)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问题情境:已知:如图1,直线AB∥CD,现将直角三角板△PMN放入图中,其中∠MPN=90°,点P始终在直线MN右侧.PM交AB于点E,PN交CD于点F,试探究:∠PFD与∠AEM的数量关系.
(1)特例如图2,当点P在直线AB上(即点E与点P重合)时,直接写出∠PFD与∠AEM的数量关系,不必证明;
(2)类比探究:如图1,当点P在AB与CD之间时,猜想∠PFD与∠AEM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如图3,当点P在直线AB的上方时,PN交AB于点H,其他条件不变,猜想∠PFD与∠AEM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