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在ABCD中,AD=2AB,FAD的中点,作CEAB,垂足E在线段AB上,连接EF、CF,则下列结论:

(1)DCF+D=90°;(2)AEF+ECF=90°;(3)SBEC=2SCEF;(4)若∠B=80°,则∠AEF=50°.

其中一定成立的是_____(把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

【答案】(1)(2)(4)

【解析】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1)正确

ASA证明△AEF≌△DMF得出EF=MFAEF=M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出CF=EM=EF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FEC=ECF得出(2)正确

证出SEFC=SCFMMCBE得出SBEC2SEFC得出(3)错误

由平行线的性质和互余两角的关系得出(4)正确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FAD的中点AF=FD

∵在ABCDAD=2ABAF=FD=CD∴∠DFC=DCF

ADBC∴∠DFC=FCBBCD+∠D=180°,∴∠DCF=BCF∴∠DCF=BCD∴∠DCF+D=90°,故(1)正确

2)延长EFCD延长线于M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MDF

FAD中点AF=FD.在AEF和△DFM中,∵A=∠FDMAF=DF,∠AFE=∠DFM∴△AEF≌△DMFASA),EF=MFAEF=M

CEAB∴∠AEC=90°,∴∠AEC=ECD=90°.

FM=EFCF=EM=EF∴∠FEC=ECF

∴∠AEF+∠ECF=AEF+∠FEC=AEC=90°,故(2)正确

3EF=FMSEFC=SCFM

MCBESBEC2SEFC故(3)错误

4∵∠B=80°,∴∠BCE=90°﹣80°=10°.

ABCD∴∠BCD=180°﹣80°=100°,∴∠BCF=BCD=50°,∴∠FEC=ECF=50°﹣10°=40°,∴∠AEF=90°﹣40°=50°,故(4)正确.

故答案为:1)(2)(4).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矩形ABCD中,∠ABD、CDB的平分线BE、DF分别交边AD、BC于点E、F.

(1)求证:四边形BEDF是平行四边形;

(2)当∠ABE为多少度时,四边形BEDF是菱形?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古籍《周髀算经》中早有记载“勾三股四弦五”,下面我们来探究两类特殊的勾股数.通过观察完成下面两个表格中的空格(以下a、b、c为Rt△ABC的三边,且a<b<c):

表一 表二

a

b

c

a

b

c

3

4

5

6

8

10

5

12

13

8

15

17

7

24

25

10

24

26

9

41

12

37

(1)仔细观察,表一中a为大于1的奇数,此时b、c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

a、b、c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表二中a为大于4的偶数,此时b、c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

a、b、c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还发现,表一中的三边长“3,4,5”与表二中的“6,8,10”成倍数关系,表一中的“5,12,13”与表二中的“10,24,26”恰好也成倍数关系……请直接利用这一规律计算:在Rt△ABC中,当时,斜边c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如图的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y=2x+6的图象,并结合图象求:

(1)方程2x+6=0的解;

(2)不等式2x+6>2的解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解“数学思想作为对学习数学帮助有多大?”一研究员随机抽取了一定数量的高校大一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调查得到的数据用下面的扇形图和下表来表示(图、表都没制作完成).

选项

帮助很大

帮助较大

帮助不大

几乎没有帮助

人数

a

543

269

b

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
(1)请问:这次共有多少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
(2)算出表中a、b的值. (注:计算中涉及到的“人数”均精确到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①,正方形ABCD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0,10),(8,4),点C在第一象限.动点P在正方形ABCD的边上,从点A出发沿A→B→C→D→A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以相同的速度在x轴正半轴上运动,当点P到达A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P点在边AB上运动时点Q的横坐标x(长度单位)关于运动时间t(秒)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请写出点Q开始运动时的坐标及点P运动速度;

(2)求正方形边长及顶点C的坐标;
(3)在(1)中,设△OPQ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如果点P、Q保持原速度不变,当点P沿A→B→C→D匀速运动时,OP与PQ能否相等?若能,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长和宽分别为16cm和12cm,连接其对边中点,得到四个矩形,顺次连接矩形AEFG各边中点,得到菱形l1;连接矩形FMCH对边中点,又得到四个矩形,顺次连接矩形FNPQ各边中点,得到菱形l2;…如此操作下去,则l4的面积是c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已知点A是双曲线y= 在第一象限的分支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O并延长交另一分支于点B,以AB为斜边做等腰直角△ABC,点C在第四象限.随着点A的运动,点C的位置也不断变化,但点C始终在双曲线y= (k<0)上运动,则k的值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中,∠C=90°,AC=8cm,BC=6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CP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2)当t为何值时,CP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并求出此时CP的长;(说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当t为何值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