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1,二次函数y1=(x﹣2)(x﹣4)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其对称轴l与x轴交于点C,它的顶点为点D.

(1)写出点D的坐标
(2)点P在对称轴l上,位于点C上方,且CP=2CD,以P为顶点的二次函数y2=ax2+bx+c(a≠0)的图象过点A.
试说明二次函数y2=ax2+bx+c(a≠0)的图象过点B;
(3)点R在二次函数y1=(x﹣2)(x﹣4)的图象上,到x轴的距离为d,当点R的坐标为时,二次函数y2=ax2+bx+c(a≠0)的图象上有且只有三个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2d;
(4)如图2,已知0<m<2,过点M(0,m)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交二次函数y1=(x﹣2)(x﹣4)、y2=ax2+bx+c(a≠0)的图象于点E、F、G、H(点E、G在对称轴l左侧),过点H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N,交二次函数y1=(x﹣2)(x﹣4)的图象于点Q,若△GHN∽△EHQ,求实数m的值.

【答案】
(1)(3,﹣1)
(2)

解:∵点P在对称轴l上,位于点C上方,且CP=2CD,

∴点P的坐标为(3,2),

∴二次函数y1=(x﹣2)(x﹣4)与y2=ax2+bx+c的图象的对称轴均为x=3,

∵点A、B关于直线x=3对称,

∴二次函数y2=ax2+bx+c(a≠0)的图象过点B


(3)解:(3﹣ ,1)、(3+ ,1)或(3,﹣1)
(4)

解:(方法一)设过点M平行x轴的直线交对称轴l于点K,直线l也是二次函数y2=ax2+bx+c(a≠0)的图象的对称轴.

∵二次函数y2=ax2+bx+c过点A、B,且顶点坐标为P(3,2),

∴二次函数y2=﹣2(x﹣2)(x﹣4).

设N(n,0),则H(n,﹣2(n﹣2)(n﹣4)),Q(n,(n﹣2)(n﹣4)),

∴HN=2(n﹣2)(n﹣4),QN=(n﹣2)(n﹣4),

=2,即 =

∵△GHN∽△EHQ,

∵G、H关于直线l对称,

∴KG=KH= HG,

设KG=t(t>0),则G的坐标为(3﹣t,m),E的坐标为(3﹣2t,m),

由题意得:

解得: (舍去).

故当△GHN∽△EHQ,实数m的值为1.

(方法二)令y1=x2﹣6x+8=m,

解得:x=3±

∴点E(3﹣ ,m).

∵二次函数y2=ax2+bx+c过点A、B,且顶点坐标为P(3,2),

∴二次函数y2=﹣2(x﹣2)(x﹣4).

令y2=﹣2(x﹣2)(x﹣4)=﹣2x2+12x﹣16=m,

解得:x=3±

∴点G(3﹣ ,m),点H(3+ ,m).

当x=3+ 时,y1=(x﹣2)(x﹣4)=(1+ )( ﹣1)=﹣ m,

∴点Q(3+ ,﹣ m).

HG=xH﹣xG= ,HE=xH﹣xE= + ,HN=yH﹣yN=m,HQ=yH﹣yQ= m,

∵△GHN∽△EHQ,

= =

整理得:4﹣2m=m+1,

解得:m=1,

将检验后可得m=1是方程 = 的解.

故当△GHN∽△EHQ,实数m的值为1.


【解析】解:(1)∵y1=(x﹣2)(x﹣4)=x2﹣6x+8=(x﹣3)2﹣1,
∴顶点D的坐标为(3,﹣1).
故答案为:(3,﹣1).(3)∵二次函数y2=ax2+bx+c的顶点坐标P(3,2),且图象上有且只有三个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2d,
∴2d=2,解得:d=1.
令y1=(x﹣2)(x﹣4)=x2﹣6x+8中y1=±1,即x2﹣6x+8=±1,
解得:x1=3﹣ ,x2=3+ ,x3=3,
∴点R的坐标为(3﹣ ,1)、(3+ ,1)或(3,﹣1).
故答案为:(3﹣ ,1)、(3+ ,1)或(3,﹣1).
(1)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y1=(x﹣2)(x﹣4)变形为顶点式,由此即可得出结论;(2)由点P在对称轴l上,可得出二次函数y2=ax2+bx+c的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l,再结合点A、B关于对称轴l对称,二次函数y2=ax2+bx+c(a≠0)的图象过点A,即可得出二次函数y2=ax2+bx+c(a≠0)的图象过点B;(3)由二次函数y2=ax2+bx+c(a≠0)的图象上有且只有三个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2d,即可得出d=1,再令二次函数y1=(x﹣2)(x﹣4)中y1=±1求出x值,即可得出结论;(4)(方法一)设N(n,0),则H(n,﹣2(n﹣2)(n﹣4)),Q(n,(n﹣2)(n﹣4)),由此即可得出 =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 ,再根据对称性可得出 ,设KG=t(t>0),则G的坐标为(3﹣t,m),E的坐标为(3﹣2t,m),由此即可得出关于m、t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求出m值;(方法二)将y=m分别代入y1、y2中求出点E、G、H的坐标,再将点H的横坐标代入y1中可得出点N的坐标,由此即可得出HG、HE、HN、HQ的长度,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关于m的无理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等腰梯形MNPQ的上底长为2,腰长为3,一个底角为60°.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它的一边AD在MN上,且顶点A与M重合.现将正方形ABCD在梯形的外面沿边MN、NP、PQ进行翻滚,翻滚到有一个顶点与Q重合即停止滚动.
(1)请在所给的图中,用尺规画出点A在正方形整个翻滚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图;
(2)求正方形在整个翻滚过程中点A所经过的路线与梯形MNPQ的三边MN、NP、PQ所围成图形的面积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的点,BE=CF,连接AE、BF.将△ABE绕正方形的中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BCF,旋转角为α( 0°<α<180°),则∠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x﹣3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相交于点A(4,n),与 轴相交于点B.

(1)填空:n的值为 , k的值为
(2)以AB为边作菱形ABCD,使点C在 轴正半轴上,点D在第一象限,求点D的坐标;
(3)考察反比函数 的图象,当 时,请直接写出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公交总站(A点)与B、C两个站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C=6km,∠B=30°,∠C=15°,求B站点离公交总站的距离即AB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2,∠A=60°,点E、F分别在边AB、AD上,若将△AEF沿直线EF折叠,使得点A恰好落在CD边的中点G处,则E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果两个一次函数y=k1x+b1和y=k2x+b2满足k1=k2 , b1≠b2 , 那么称这两个一次函数为“平行一次函数”. 如图,已知函数y=﹣2x+4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一次函数y=kx+b与y=﹣2x+4是“平行一次函数”

(1)若函数y=kx+b的图象过点(3,1),求b的值;
(2)若函数y=kx+b的图象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和△AOB构成位似图形,位似中心为原点,位似比为1:2,求函数y=kx+b的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中,BC=5cm,将△ABC沿BC方向平移至△A′B′C′的对应位置时,A′B′恰好经过AC的中点O,则△ABC平移的距离为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红球、黄球各若干个,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充分摇匀.
(1)若布袋中有3个红球,1个黄球.从布袋中一次摸出2个球,计算“摸出的球恰是一红一黄”的概率(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写出计算过程);
(2)若布袋中有3个红球,x个黄球. 请写出一个x的值 , 使得事件“从布袋中一次摸出4个球,都是黄球”是不可能的事件;
(3)若布袋中有3个红球,4个黄球. 我们知道:“从袋中一次摸出4个球,至少有一个黄球”为必然事件.
请你仿照这个表述,设计一个必然事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