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探究与发现:

探究一:我们知道,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那么,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和之间存在何种数量关系呢?

已知:如图1,FDC与ECD分别为ADC的两个外角,试探究A与FDC+ECD的数量关系.

探究二: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另两个内角的平分线所夹的钝角之间有何种关系?

已知:如图2,在ADC中,DP、CP分别平分ADC和ACD,试探究P与A的数量关系.

探究三:若将ADC改为任意四边形ABCD呢?

已知: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DP、CP分别平分ADC和BCD,试利用上述结论探究P与A+B的数量关系.

探究四:若将上题中的四边形ABCD改为六边形ABCDEF(图4)呢?

请直接写出P与A+B+E+F的数量关系:      

【答案】探究一:∠FDC+∠ECD =180°+∠A;探究二:∠DPC=90°+∠A;探究三:∠PDC==∠A+∠B);探究四:∠P=∠A+∠B+∠E+∠F﹣180°

【解析】试题分析:探究一: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FDC=∠A+∠ACD∠ECD=∠A+∠ADC,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整理即可得解;

探究二: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PDC=∠ADC∠PCD=∠ACD,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式整理即可得解;

探究三: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表示出∠ADC+∠BCD,然后同理探究二解答即可;

探究四:根据六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表示出∠ADC+∠BCD,然后同理探究二解答即可.

解:探究一:∵∠FDC=∠A+∠ACD∠ECD=∠A+∠ADC

∴∠FDC+∠ECD=∠A+∠ACD+∠A+∠ADC=180°+∠A

探究二:∵DPCP分别平分∠ADC∠ACD

∴∠PDC=∠ADC∠PCD=∠ACD

∴∠DPC=180°﹣∠PDC﹣∠PCD

=180°﹣∠ADC﹣∠ACD

=180°﹣∠ADC+∠ACD),

=180°﹣180°﹣∠A),

=90°+∠A

探究三:∵DPCP分别平分∠ADC∠BCD

∴∠PDC=∠ADC∠PCD=∠BCD

∴∠DPC=180°﹣∠PDC﹣∠PCD

=180°﹣∠ADC﹣∠BCD

=180°﹣∠ADC+∠BCD),

=180°﹣360°﹣∠A﹣∠B),

=∠A+∠B);

探究四:六边形ABCDEF的内角和为:(6﹣2180°=720°

∵DPCP分别平分∠EDC∠BCD

∴∠P=∠ADC,∠PCD=∠ACD

∴∠P=180°﹣∠PDC﹣∠PCD

=180°﹣∠ADC﹣∠ACD

=180°﹣∠ADC+∠ACD),

=180°﹣720°﹣∠A﹣∠B﹣∠E﹣∠F),

=∠A+∠B+∠E+∠F﹣180°

∠P=∠A+∠B+∠E+∠F﹣18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矩形ABCD中,AB=4,BC=3,以点D为圆心作圆,使A、B、C三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圆内且至少一点在圆外,O的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RtABC中,AB=10cm,sinA=.如果点P由B出发沿BA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Q由A出发沿AC向点C匀速运动.已知点P的速度为2cm/s,点Q的速度为1cm/s.连接PQ,设运动的时间为t(单位:s)(0≤t≤5)

(1)求AC,BC的长;

(2)当t为何值时,APQ的面积为ABC面积的

(3)当t为何值时,APQABC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矩形ABCD中,AB=10,BC=5,点P为AB边上一动点(不与点A,B重合),DP交AC于点Q.

(1)求证:APQ∽△CDQ

(2)当PDAC时,求线段PA的长度;

(3)当点P在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上时,求sinCPB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如图,点BFCE在同一直线上,ACDF相交于点GABBE,垂足为BDEBE,垂足为E,且ABDEBFCE

求证:1ABC≌△DEF

2GFG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原子中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距离为0.00000000529厘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这个距离为( )

A. 5.29×10-8 cm ; B. 5.29×10-9cm; C. 0.529×10-8 cm; D. 52.9×10-10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两地相距40千米,中午1200时,甲从A地出发开车到B地,1210时乙从B地出发骑自行车到A地,设甲行驶的时间为t(分),甲、乙两人离A地的距离S(千米)与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的信息可知,乙到达A地的时间为(

A1400 B1420 C1430 D14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少于60°”先应假设这个三角形中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

①a、b同号;

②当x=1和x=3时,函数值相等;

③4a+b=0;

④当y=﹣2时,x的值只能取0.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