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复习阶段,物理老师发动大家创新物理复习方法。九(1)班小杨同学“发明”的自传式物理复习法很值得大家借鉴。下面是他《自传》中的几道问题,请正确完成:

(1)我的身高是170_____(填单位),我身体的体积约为65_____(填单位)。

(2)走在上学路上,相对于我背上的书包,我是_____(运动/静止)的。我的书包带比较宽,能减小对我肩膀的_____;我穿的运动鞋鞋底花纹,能增大_____力。

(3)一次上学,走到校门口上课铃声响了,于是我快步跑起来,这时我的动能_____(增大/减小/不变)了;跑到楼梯口拐角处,突然发现有一位老师下楼来,于是我及时“刹车”,但由于_____我停不住,还是和老师撞了个满怀,幸好没有伤着老师。

(4)放学途中,一阵大风把树吹弯了腰,树叶漫天飞舞。我知道,前者是力改变了物体的_____,后者是力改变了物体的_____

(5)我是一个大嗓门,同学都说我说话像打雷,与女同学小琪尖细清脆的声音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小琪的说话声比较,我说话声音的音调_____(高/低),响度_____(大/小)。

(6)我的质量是65kg,每只脚与地之间的接触面积大约是200cm2,因此我在水平路面上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_N,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_____Pa.我一口气跑上12m高的教室仅需15s,此过程我克服自身重力做功_____J,功率是_____W。

【答案】cm dm3 静止 压强 摩擦 增大 惯性 形状 运动状态 650 16250 7800 520

【解析】

1)中学生身高在170cm左右,故填cm;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50kg,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非常接近即1.0×103kg/m3;则人体的体积为,与65dm3接近,故填dm3

2)相对于小杨背上的书包,小杨的位置没有改变,小杨是静止的;书包的背带做得很宽,即在压力一定时,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背带对肩膀的压强,使人背包时感觉比较舒服;运动鞋鞋底有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3)快步跑起来,小杨的速度增大,则动能增大;突然发现有一位老师下楼来,及时刹车,由于小杨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和老师撞了个满怀;

4)大风把树吹弯了腰,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树叶漫天飞舞,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说话像打雷,说明小杨声音的响度大,音调低;女同学小琪的声音尖细清脆,说明小琪声音音调高;

6)小杨对地面的压力为FGmg65kg×10N/kg650N;每只脚与地之间的接触面积大约是200cm2,则两只脚的总面积为2×200cm2=400cm20.04m2;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跑上12m高的教室克服重力做功为WGh650N×12m7800J;功率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数与作图题。

1)如图甲所示电表的示数是_____

2)如图乙所示,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S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三孔插座电灯和开关正确连入家庭电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马拉着载有1000kg货物的雪撬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雪撬的运动情况如上图所示。在前2秒内马对雪橇的拉力是500N,此时雪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N,如拉雪橇运动在第6秒时,拉力大小与第1秒时相比较是拉力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测量物质的密度

1)小林在“测量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

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你认为他的操作存在的问题是_____

在正确操作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食用油,称出烧杯与食用油的总质量为34.1g

将烧杯中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再称量烧杯和剩下的食用油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___使天平平衡,示数如图所示,倒出食用油的质量是_____g

通过计算可知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kg/m3

2)小林用图中的物品以及足量的水和细绳对西瓜的密度进行了测量,他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将水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电子秤测出其质量m1

用电子秤测出一个西瓜的质量m2

将西瓜用细绳捆好后慢慢浸没在水中(没有水溢出),在水面处做标记,然后将西瓜取出并_____,用电子秤测出此时它的质量m3.则西瓜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用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1A”,R1为定值电阻。在保证各用电器安全的情况下,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后,分别求出R2对应的电功率和电阻值,画成图象如图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电源电压为6V

②R1的阻值为

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1V3V

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1.35W

A. 只有①②正确B. 只有③④正确

C. 只有②④正确D. 只有②③④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工厂里的冷却塔通常用水作为冷却物质

D.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后,水的温度高于煤油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电源电压为6V不变。

(1)按图甲,在图乙中把接错的一根导线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____

(2)正确连接电路后,再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均为0;继续移动滑片,当两电表指针刚好偏转且稳定时,其示数见序号3.继续实验,数据见序号4和序号5。

数据序号

1

2

3

4

5

电压/V

0

0

1

2

3

电流/A

0

0

0.1

0.2

0.3

①根据第5组数据,在图丙中用“↑”标出电流表指针所在的位置。

____

②由序号1、2两组数据可判断,该电路故障为_____(填“R1接触不良”、“R2断路”或“R2短路”)。

③序号3、4、5三组数据表明:_____

④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_____Ω,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是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刚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__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这种成像的应用是__________

(2)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____(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3)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植物生态园设计了模拟日光和自动调温系统,为温室实现照明、保温和加热的功能,其原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220VR1R2是两个电热丝(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R1=10ΩR2=30ΩL是标有“220V 160W”的照明灯泡。白天有日光的时候,断开S1S2,只开启该系统的保温功能10h;晚上温度较低,闭合S1S2,加热并照明14h。则:

1)白天保温时的总功率是多少瓦;

2)晚上加热并照明的总功率是多少瓦;

3)该系统每天消耗的电能为多少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