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用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①质量分布均匀的方形薄板如图甲所示,请通过作图(保留痕迹)确定其重心,并画出该物体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②请将图乙中的三孔插座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中.

【答案】
【解析】解:(1)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正方形的几何中心在对角线交点,在对角线交点处开始,向下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在箭头处标出重力符号G.如图所示:(2)三孔插座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如图所示: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家庭电路的接线方法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在安装电路时,要把电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险丝应接在火线上(一根已足够);控制开 关也要装在火线上, 在安装螺丝口电灯泡时,火线应通过开关再接到灯头中,且接在灯头锡块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轴承之间装滚珠

B. 写字时用力

C. 门轴加润滑油

D. 滑冰时穿冰鞋滑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学习了重力的概念以后,为了研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在实验室利用托盘天平、弹簧测力计、若干大米和红豆进行实验,并得到了表一和表二的数据。

(1)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5、6)中重力与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2) 根据表一和表二的数据___________(选填不能”)研究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种类的关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华通过学习,知道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g=9.8N/kg。于是,她在分析了小明的测量数据后,认为小明的测量数据有问题,接着便直接修改了数据,如表三。你认为小华的做法_______,(选填合理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在绕地球运动的宇宙飞船内,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利用相同的器材________(选填不能”)完成该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次魔术表演会上,魔术师向观众出示了一只结实的大木桶,在木桶里装满水,用盖子严密地封盖上,盖子中留有一个小孔,在小孔中紧紧地插入一根几米长的管子;然后爬到二楼阳台上,将一杯水缓缓倒入细管中,管中的水上升到几米高时,杯中的水刚好倒完一半,这时奇迹出现了,大木桶桶壁被压裂,桶内的水从裂缝中喷射出来(如图所示)。这个实验说明了,液体内部压强只与液体的 __________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和容器的形状无关;假设魔术师表演时,当细管中的水面距地面高度为5m时,木桶刚好

压裂,此时水对木桶底的压强为_______Pa。(g=10N/kg)如果桶底面积为1200cm2,则桶底受到的压力是___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娃哈哈桶装水的桶的容积为40L装满水后放在水平地面上,桶底和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1m2,桶的质量为0.1kg(此桶视为圆柱形规则容器,厚度不计)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水对桶底的压力;

3)桶底对地面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停落在裸露电线上的两只小鸟,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若灯泡断路两只小鸟都触电
B.闭合开关乙小鸟会触电
C.若小灯泡短路两只小鸟都不会触电
D.若甲小鸟两爪间的电线断了,两只小鸟都会触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一种握力计和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握力显示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定值电阻R2起保护电路作用,其电阻值为5Ω,弹簧一端的滑片P在电阻R1的最上端时不施加力,移动到最下端时施加的力最大(弹簧的电阻不计).该握力计测量范围为0~300N,电路中电流变化范围0.1~0.6A.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握力300N时电路中电流为0.6A
B.握力计工作电路的电源电压为3V
C.R1连入电路阻值变化范围0﹣30Ω
D.R2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一些同学做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猜想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选用了一块底面与各个侧面粗糙程度均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1】把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甲);

【步骤2】再在长方体木块上放上砝码(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砝码与木块一起沿直线匀速运动,比较“步骤2”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步骤3】在水平长木板上铺上一层棉布,把木块平放在棉布上(不加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如图丙),比较“步骤3”与“步骤1”中弹簧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1)在以上的实验步骤中为什么每次都要“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

(2)“步骤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检验上述猜想(A、B、C)中哪一个的正确?______

(3)为了检验“猜想C”:是否正确,可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步骤,写出你所设计的这一实验步骤。

(4)在“步骤2”中,若木块上方砝码的重为0.5N,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沿直线匀速滑动时,则砝码与木块间摩擦力的大小______

A.大于0.5N B.大于零且小于0.5N C.等于0.5N D.等于零

(5)考虑到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较多,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不变,进而寻找摩擦力的大小与另外一个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想想看:在我们已学的物理知识中,研究哪些问题时用到过这种方法?(试举一例)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平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蜡烛、玻璃板、直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能透光,便于确定像的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只点燃蜡烛A,移动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选填“能”或“不能”)被点燃.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如果A蜡烛以5cm/s的速度匀速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远离玻璃板 cm,有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