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在稀土化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被誉为稀土界的袁隆平。稀土元素包括钪、钇和镧系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基态二价钪离子(Sc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其中电子占据的轨道数为 ____

(2)在用重量法测定镧系元素和使镧系元素分离时,总是使之先转换成草酸盐,然后经过灼烧而得其氧化物,如2LnCl3+3H2C2O4+nH2O=Ln2(C2O4)3nH2O+6HCl

H2C2O4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1 mol H2C2O4分子中含σ键和π键的数目之比为 ___

H2OVSEPR模型为 ___;写出与H2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阴离子的化学式_______

HCIH2O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水合氢离子盐晶体,如HCl2H2OHCl2H2O中含有H5O2+,结构为,在该离子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

a.配位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离子键 e.金属键 f氢键 g.范德华力 h.π i.σ

(3)表中列出了核电荷数为2125的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Sc

Ti

V

Cr

Mn

核电荷数

21

22

23

24

25

最高正价

+3

+4

+5

+6

+7

对比上述五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你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____

(4)PrO2(二氧化镨)的晶胞结构与CaF2相似,晶胞中Pr()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假设相距最近的Pr原子与O原子之间的距离为a p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gcm-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不必计算出结果)

【答案】1s22s22p63s23p63d1 10 sp2杂化 7:2 四面体形 NH2- abfi 五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数值等于各元素基态原子的最高能层s电子和次高能层d电子数目之和

【解析】

(1)Sc(钪)为21号元素,1s22s22p63s23p63d14s2,据此写出基态Sc2+核外电子排布式;s、p、d能级分别含有1、3、5个轨道,基态Sc2+的核外电子3d轨道只占了一个轨道,据此计算Sc2+占据的轨道数;

(2)①根据杂化轨道理论进行分析;根据共价键的类型结合该分子的结构进行分析计算;

②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析H2O的分子空间构型;等电子体是原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物质,据此写出与之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

③HCl2H2O中含有H5O2+,结构为,据此分析该粒子存在的作用力;

(3)根据表中数据,分别写出Sc、Ti、V、Cr、Mn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4s2、3d24s2、3d34s2、3d54s1、3d54s2,则有五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数值等于各元素基态原子的最高能层s电子和次高能层d电子数目之和;

(4)根据均摊法进行计算该晶胞中所含粒子的数目,根据密度=进行计算。

(1)Sc()21号元素,基态Sc2+失去两个电子,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spd能级分别含有135个轨道,但基态Sc2+的核外电子3d轨道只占了一个轨道,故共占据1×3+3×2+1=10个,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10

(2)H2C2O4的结构式为,含碳氧双键,则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杂化,分子中含有7σ键、2π键,所以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7:2,故答案为:sp2杂化;7:2

H2O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且含有两个2个孤对电子,所以H2OVSPER模型为四面体形,分子空间构型为V形,等电子体是原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物质,因此,与H2O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可以是NH2-,故答案为:四面体形;NH2-

HCl2H2O中含有H5O2+,结构为,存在的作用力有:配位键、极性键、氢键和σ键,故答案为:abfi

(3)根据表中数据,分别写出ScTiVCrMn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4s23d24s23d34s23d54s13d54s2,则有五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数值等于各元素基态原子的最高能层s电子和次高能层d电子数目之和,故答案为:五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数值等于各元素基态原子的最高能层s电子和次高能层d电子数目之和;

(4)由图可知,相距最近的Pr原子和O原子之间的距离为该立方体晶胞的体对角线的,则该晶胞的晶胞参数,每个晶胞中占有4“PrO2,则该晶胞的质量为,根据可得,该晶体的密度为:,故答案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溴化钙可用作阻燃剂、制冷剂,具有易溶于水,易吸潮等性质。实验室用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Al3+Fe3+等杂质)制备溴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已知步骤的滤液中不含NH4+,步骤II加入的试剂a是石灰水

B.步骤II控制溶液的pH约为8.0的主要目的是沉淀过量Ca2+

C.试剂b是氢溴酸,步骤IV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

D.步骤V所含的操作依次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AgClAg2CrO4的溶度积可得到下图,测量溶液中Cl的量,常使用AgNO3溶液滴定,Na2CrO4作指示剂。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Ag2CrO4的溶度积小于AgCl的溶度积

B.由图可知,作Cl的滴定指示剂时,Na2CrO4的浓度不能过大

C.由图可知,只有当cAg)>102mol·L1时,先沉淀

D.不采用AgNO3溶液滴定测量溶液中I的量,因为生成的AgI胶体会大量吸附I,使滴定终点提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机物G的分子式为C11H12O3,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组吸收峰,是制备负性光致抗蚀剂的原料之一,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E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3)由C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分子比G少一个CH2原子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X的结构有__________种。

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且1 mol X可生成4 mol Ag

③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组吸收峰

5)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写出A→B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两组实验。

实验一:

(1)写出在高温加热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_____(”);实验时应先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所制得的纯净氢气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后,为检验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是否含+3价的铁元素,该同学取一定量的固体并用一定浓度的盐酸溶解,滴加_________溶液(填试剂名称或化学式),没有出现血红色,说明该固体中没有+3价的铁元素。请你判断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__

实验二: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m2gB为干燥管。按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1)_______(2)点燃酒精灯,加热,(3)________(4)_______(5)________(6)称量A,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g

(4)请将下列实验步骤的编号填写在对应步骤的横线上。

a. 关闭 b. 熄灭酒精灯 c. 打开缓缓通入 d. 冷却至室温

(5)必须要进行恒重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6)已知在上述实验条件下,绿矾受热只是失去结晶水,硫酸亚铁本身不会分解,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_____(用含m1m2m3的列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环丁基甲酸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如图是用烯烃A和羧酸D合成环丁基甲酸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

(2)B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

(3)B→C的反应类型为____D→E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4)C+E→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满足下列条件的H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的结构简式为____

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②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③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④不含环状结构

(6)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写出合成的路线________(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研小组用镍触媒废料(主要成分为Ni-Al合金,混有少量Fe、Cu、Zn及有机物) 制备NiO并回收金属资源的流程如下所示:

已知:相关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部分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25℃)

物质

Ksp

物质

Ksp

Fe(OH)3

4.0×10-38

CuS

6.3×10-34

Fe(OH)2

1.8×10-16

ZnS

1.6×10-24

Al(OH)3

1.0×10-33

NiS

3.2×10-18

Ni(OH)2

2.0×10-15

表2 原料价格表

物质

价格/(元吨-1

漂液(含25.2%NaClO)

450

双氧水(含30%H2O2

2400

烧碱(含98%NaOH)

2100

纯碱(含99.5%Na2CO3

6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剂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选择该试剂的理由是______

(3)“氧化”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欲使溶液中Fe3+和A13+的浓度均小于等于1.0×10-6 mol L-1,需“调节pH”至少为_______________

(5)“试剂b”应选择__________,“加水煮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氢镍电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二次电池,放电时,该电池的总反应为NiOOH+MH=Ni(OH)2+M,当导线中流过2 mol电子时,理论上负极质量减少__________g。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三位分别来自法国、美国、荷兰的科学家因研究分子机器的设计与合成而获得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纳米分子机器日益受到关注,机器的车轮常用组件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③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B.②④互为同分异构体

C.①②③④均属于烃

D.①②④的一氯代物分别为3种、3种、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0.2mol/L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混合溶液中c(HA)+c(A-)=cNa+

B.该混合液pH=7

C.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

D.HA是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