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   )

A. 图 I:反应N2+3H22NH3在恒温情况下,反应速率与压强的关系

B. 图Ⅱ:反应H2+I22HI达平衡后,升高温度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C. 图Ⅲ:反应CO2(g)+H2(g) CO(g)+H2O(g) ΔH>0,水蒸气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 图Ⅳ:反应2SO2+O22SO3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各成分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A.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由于N2+3H22NH3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正反应反应移动,正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图像中逆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逆向移动,实际不相符,错误;B.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由于温度对吸热反应影响更大,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正、逆速率变化不相等,图象中正、逆速率增大相同的倍数,与实际不相符,错误;C.由图可知,温度T2 先到达平衡,说明温度:T2 T1 ,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正反应方向移动,水蒸气的含量增大,图像中温度越高,水蒸气的含量越低,与实际不相符,错误;D.缩小容器体积,使体系的压强增大,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增大、二氧化硫与氧气的物质的量减小,图像与实际相符合,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H2的燃烧热为ΔH=-285.8 kJ·mol1,CO的燃烧热为ΔH=-282.8 kJ·mol1;现有H2CO组成的混合气体5.6 L(标准状况),经充分燃烧后,放出总热量为71.15 kJ,并生成液态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 ΔH=-282.8 kJ·mol1

B. 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g) ΔH=-571.6 kJ·mol1

C. 燃烧前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为60%

D. 燃烧后的产物全部与足量的过氧化钠作用可产生0.125 mol 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羰基法提纯粗镍涉及的两步反应依次为:

(1)Ni(s)+4CO(g)Ni(CO)4(g) ΔH < 0 (2)Ni(CO)4(g) Ni(s)+4CO(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T2

B. 可通过高压的方式提高反应(1)Ni(CO4)的产率

C. 反应(2)平衡后,降低温度,CO浓度减小

D. 升温,反应(1)的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Cu及其相关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铜与钾处于同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铜的熔沸点及硬度均比钾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

(4)N、S、P是组成蛋白质的常见元素。三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___,电负性最小的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5)已知:Cu2O熔点为1235℃,CuCl熔点为426℃,则可判定Cu2O_________ (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下同),CuCl_________

(6)氮与铜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与每个Cu原子紧邻的Cu原子有_________个,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 (列出计算式)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是由H+Na+Al3+Ba2+OH-Cl-HCO3-离子中的两种组成的溶液,可以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为HCl,乙为NaHCO3

B. 溶液丙中还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有:Fe2+NO3-SO42-

C. 在甲中滴加丁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Ba2++OH-=BaCO3↓+H2O

D. 白色沉淀A可能溶解在溶液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杀菌及漂白剂,其生产工艺如下:

(1)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从氧化还原角度推测NaClO2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

(2)过程I常伴有少量Cl2生成。

① Cl2的存在会造成产品中含有NaCl,请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

② 结合下面信息,请设计实验方案除去ClO2中的Cl2 ________

ClO2

Cl2

在水中的溶解性

易溶

在CCl4中的溶解性

难溶

(3)过程II中H2O2的作用是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4)理论上每生成1 mol NaClO2,消耗SO2的体积是________L(标准状况下)。

(5)已知:

i. 压强越大,物质的沸点越高。

ii. 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

38~60℃时析出NaClO2晶体

高于60℃时分解成NaClO3和NaCl

① 过程III采用“减压蒸发”操作的原因是_____

② 请将过程III的操作补充完整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373K时,把0.5mol 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反应进行到2秒时,NO2的浓度为0.02 mol/L。在60秒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1.6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2秒,以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mol/(L·s)

B. 在2秒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时的1.2倍

C. 在平衡时体系内含N2O40.20mol

D. 平衡时,如果再充入一定量N2O4, 则可提高N2O4的转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812日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据查危化仓库中存有大量的钠、钾、白磷(P4)、硝酸铵和氰化钠(NaCN)。

1)白磷有毒能和氯酸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P4+10HClO3+18H2O=10HCl+12H3PO4,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若有1 mol P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为 mol

2)氰化钠(NaCN)是一种化工原料,用于基本化学合成、电镀、冶金和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及金属处理等方面。

已知:25℃时,HCN的电离平衡常数Ka=6.2×10-10H2CO325℃时的电离平衡常数是Ka1= 4.5×10-7Ka2= 4.7×10-11,则向NaCN溶液通入少量CO2反应方程式是:

常温下,氰化钠能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大大降低其毒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电解法可以处理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用如右图示电解池,将NOx在电解池中分解成无污染的N2O2除去,两电极间是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自由传导O2-,电解池阴极反应为

3传统工业上利用氨气可以合成尿素。主要反应如下:

2NH3(g)+CO2(g)=NH2CO2NH4(s) △H= 159.47 kJ·mol-1

NH2CO2NH4(s)=CO(NH2)2(s)+H2O(g) △H=" +72.49" kJ·mol-1

反应2NH3(g)+ CO2(g)= CO(NH2)2(s)+H2O(g)△H= kJ·mol-1

工业上用氨气制备硝酸,将一定质量的铜粉加入到100mL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剩余m1g铜粉,此时共收集到NO气体448mL(标准状况)。然后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NO为止,容器剩余铜粉m2g,则m1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环丁基甲酸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以下问题:

(1)A属于烯烃,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生成的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副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3)E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为丙烯酸乙酯(CH2=CH—COOC2H5),写出聚丙烯酸乙酯NaOH溶液中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G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核磁共振氢谱为3组峰②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1mol该同分异构体与足量饱和NaHCO3反应产生88g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