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

B. 加热蒸干溶液,可以得到CuCl2晶体

C. 放在流动的蒸馏水中可除去半透膜中蛋白质溶液里混有的(NH4)2SO4

D. 鉴别NaBrKI溶液,可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

【答案】B

【解析】

A.加热时NaHCO3分解生成了Na2CO32NaHCO3Na2CO3+H2O+CO2A项正确;

B.CuCl2属于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Cu2+发生水解生成CuOH2,盐类的水解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加热,水解平衡右移,同时由于生成的HCl的大量挥发,促进水解平衡进一步向右移动,所以直接蒸干CuCl2溶液得到的主要是Cu(OH)2不能得到CuCl2晶体,B项错误;

C.利用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小分子、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的性质差异,采用渗析法对胶体进行提纯,C项正确;

D.氯水与NaBrNaI分别反应,生成了溴单质和碘单质,两种卤素单质溶解在CCl4中,呈现不同的颜色,可以区别,D项正确;

所以答案选择B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以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NO2-的性质。

实验

试剂

编号及现象

滴管

试管

2mL

1%酚酞溶液

1 mol·L-1 NaNO2溶液

实验I:溶液变为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

1 mol·L-1 NaNO2溶液

0.1 mol·L-1 KMnO4 溶液

实验II:开始无明显变化,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紫色褪去

KSCN溶液

1 mol·L-1 FeSO4

溶液(pH=3

实验III:无明显变化

1 mol·L-1 NaNO2溶液

1 mol·L-1 FeSO4

溶液(pH=3

实验IV:溶液先变黄,后迅速变为棕色,滴加KSCN溶液变红

资料:[Fe(NO)]2+在溶液中呈棕色。

1)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实验I“微热后红色加深的原因 ______

2)实验II证明NO2-具有_____性, 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

3)探究实验IV中的棕色溶液

为确定棕色物质是NOFe2+,而非Fe3+发生络合反应的产物,设计如下实验,请补齐实验方案。

实验

溶液a

编号及现象

1 mol·L-1FeSO4溶液(pH=3

i.溶液由___色迅速变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ii.无明显变化

加热实验IV中的棕色溶液,有气体逸出,该气体在接近试管口处变为红棕色,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解释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___

4)络合反应导致反应物浓度下降,干扰实验IV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及产物检验。小组同学设计实验V:将K闭合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向左侧滴加醋酸后偏转幅度增大。

盐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池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NO2-在一定条件下体现氧化性或还原性,氧还性强弱与溶液酸碱性等因素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具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KMnO4溶液、石蕊试液褪色

B. 50 mL 18.4 mol/L 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小于0.46 mol

C.SO2NO2 CO2 都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导致雨水的 pH 小于5.6

D.等物质的量的SO2Cl2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OH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

B.a0.3

C.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

D.原混合溶液中NaOH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反应M+Z→Q(△H<0)分两步进行:①M+Z→X(△H>0),②X→Q(△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氯酸是一种强酸,氯酸的浓度超过40%就会迅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HClO3=3O22Cl24HClO42H2O。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小题:

①在上述变化过程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填化学式)

②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填化学式);所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

2)已知测定锰的一种方法是:锰离子转化为高锰酸根离子,反应体系中有HMn2H2OIO3-MnO4-IO4-

①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②在锰离子转化为高锰酸根离子的反应中,如果把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1L,测得溶液的c(H+)=0.01mol/L,则在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以有机物AE为原料,制备聚酯纤维M和药物中间体N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吸收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

(2)B→CG→H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E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选项字母)

A.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 B.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C.邻二氯代物有两种结构 D.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4)DI→M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J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6)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N(C8H12O3)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饱和五元碳环上连有两个取代基 ②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7)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和信息,以环庚醇和甲醇为有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室温下c(H+)相同、体积相同的醋酸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加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c(H+)均减小

B. 使温度都升高20℃后,两溶液的c(H+)均不变

C. 加水稀释2倍后,两溶液的c(H+)均增大

D. 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一样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需要0.1 mol·L-1 NaOH溶液450 mL0.5 mol·L-1硫酸溶液500 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下列有关容量瓶使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容量瓶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是否漏液。其操作为装水盖瓶塞→倒立观察是否漏夜→正立→玻璃塞旋转180°→倒立观察是否漏夜。

b.不能作为反应容器或长期贮存溶液的容器;但是可以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

c.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不能加入过冷或过热的液体

d.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2)在配制NaOH溶液时:

①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___(填“>”、“<”或“=”)0.1 mol·L-1

③若NaOH固体溶解后立即移入容量瓶→洗涤烧杯玻璃棒→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定容,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______(填“>”、“<”或“=”) 0.1 mol·L-1

(3)在配制硫酸溶液时:

①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mL;

②如果实验室有15 mL、50 mL、10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___mL量筒最好;

③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