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小组以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NO2-的性质。

实验

试剂

编号及现象

滴管

试管

2mL

1%酚酞溶液

1 mol·L-1 NaNO2溶液

实验I:溶液变为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

1 mol·L-1 NaNO2溶液

0.1 mol·L-1 KMnO4 溶液

实验II:开始无明显变化,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紫色褪去

KSCN溶液

1 mol·L-1 FeSO4

溶液(pH=3

实验III:无明显变化

1 mol·L-1 NaNO2溶液

1 mol·L-1 FeSO4

溶液(pH=3

实验IV:溶液先变黄,后迅速变为棕色,滴加KSCN溶液变红

资料:[Fe(NO)]2+在溶液中呈棕色。

1)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实验I“微热后红色加深的原因 ______

2)实验II证明NO2-具有_____性, 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

3)探究实验IV中的棕色溶液

为确定棕色物质是NOFe2+,而非Fe3+发生络合反应的产物,设计如下实验,请补齐实验方案。

实验

溶液a

编号及现象

1 mol·L-1FeSO4溶液(pH=3

i.溶液由___色迅速变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ii.无明显变化

加热实验IV中的棕色溶液,有气体逸出,该气体在接近试管口处变为红棕色,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解释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___

4)络合反应导致反应物浓度下降,干扰实验IV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及产物检验。小组同学设计实验V:将K闭合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向左侧滴加醋酸后偏转幅度增大。

盐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池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NO2-在一定条件下体现氧化性或还原性,氧还性强弱与溶液酸碱性等因素有关。

【答案】NO2-发生水解反应NO2-+H2OHNO2+OH-,温度升高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碱性增强,溶液红色加深 还原性 N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3价不稳定,易失电子,体现还原性 浅绿色 棕色 0.5mol·L1Fe2SO43溶液(pH=3 棕色溶液中的[Fe(NO)]2+受热生成NOFe2+NO被空气氧化为NO2,加热有利于Fe2+被氧化为Fe3+,促进Fe3+水解,产生Fe(OH)3沉淀 阻碍Fe2+NO接触,避免络合反应发生 Fe2+ +NO2-+2H+= Fe3+ +NO+H2O

【解析】

1)根据实验I的现象说明NaNO2为强碱弱酸盐,NO2-发生水解反应NO2-+H2OHNO2+OH-,温度升高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碱性增强,溶液红色加深;

2N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NO2-N+3价不稳定,易失电子,体现还原性;

3若要证明棕色物质是NOFe2+而非Fe3+发生络合反应的产物,需要作对照实验,即向pH均为3,含Fe2+Fe3+浓度均为1mol/LFeSO4溶液和Fe2SO43溶液中通NO,若通入FeSO4溶液出现溶液由浅绿色迅速变为棕色,而通入Fe2SO43溶液无现象,则可证明;

加热实验IV中的棕色溶液,有气体逸出,该气体在接近试管口处变为红棕色,说明加热后生成了NO气体;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说明生成了Fe(OH)3,据此解答;

4①将K闭合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向左侧滴加醋酸后偏转幅度增大,由图可知,该装置构成了原电池,两电极分别产生NOFe3+U形管中间盐桥的作用是阻碍Fe2+NO接触,避免络合反应发生;

②两电极反应式相加得总反应式。

1)根据实验I的现象说明NaNO2为强碱弱酸盐,NO2-发生水解反应NO2-+H2OHNO2+OH-,温度升高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碱性增强,溶液红色加深,所以在2mL1 mol·L-1 NaNO2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出现溶液变为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

故答案为:NO2-发生水解反应NO2-+H2OHNO2+OH-,温度升高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碱性增强,溶液红色加深;

2)根据实验II说明NaNO2溶液与KMnO4 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KMnO4 溶液的紫色褪去,即KMnO4被还原,说明NO2-具有还原性。NO2-具有还原性的原因是:N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3价不稳定,易失电子,体现还原性,

故答案为:还原性;N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3价不稳定,易失电子,体现还原性;

3)①实验IVFeSO4 溶液(pH=3)中滴加NaNO2溶液,溶液先变黄,后迅速变为棕色,滴加KSCN溶液变红,说明有Fe3+生成,NO2-被还原为NO。若要证明棕色物质是是NOFe2+,而非Fe3+发生络合反应的产物,需要作对照实验,即向pH均为3,含Fe2+Fe3+浓度均为1mol/LFeSO4溶液和Fe2SO43溶液中通入NO,若通入FeSO4溶液出现溶液由浅绿色迅速变为棕色,而通入Fe2SO43溶液无现象,则可证明;

故答案为:浅绿色;棕色;0.5mol·L1Fe2SO43溶液(pH=3);

②加热实验IV中的棕色溶液,有气体逸出,该气体在接近试管口处变为红棕色,说明加热后生成了NO气体;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说明生成了Fe(OH)3,原因是棕色溶液中的[Fe(NO)]2+受热生成NOFe2+NO被空气氧化为NO2,加热有利于Fe2+被氧化为Fe3+,促进Fe3+水解,产生Fe(OH)3沉淀,

故答案为:棕色溶液中的span>[Fe(NO)]2+受热生成NOFe2+NO被空气氧化为NO2,加热有利于Fe2+被氧化为Fe3+,促进Fe3+水解,产生Fe(OH)3沉淀;

4)①将K闭合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向左侧滴加醋酸后偏转幅度增大,由图可知,该装置构成了原电池,两电极分别产生NOFe3+U形管中间盐桥的作用是阻碍Fe2+NO接触,避免络合反应发生;

故答案为:阻碍Fe2+NO接触,避免络合反应发生;

②该原电池负极反应为:Fe2+-e-= Fe3+,正极反应为NO2-+e-+2H+=NO↑+H2O,所以电池总反应式为Fe2+ +NO2-+2H+= Fe3+ +NO↑+H2O

故答案为:Fe2+ +NO2-+2H+= Fe3+ +NO↑+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 闪锌矿(ZnS)CuSO4溶液作用后,转化为铜蓝(CuS)ZnS + Cu2+ === CuS + Zn2+

B. 0.1 mol/L 的醋酸溶液pH约为3CH3COOH CH3COO- + H+

C. 电解NaCl溶液,阴极区溶液pH增大:2H2O + 2e- === H2+ 2OH-

D.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反应为:Fe3e- === 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W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XY同主族,YW的气态氢化物具有相同的电子数,W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X的单质只有氧化性。

(1)写出实验室制取W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2)成外高一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研究YX2W2的性质。

分别通入YX2W2,在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填相同不相同__________;若装置D中装的是铁粉,当通入W2时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若装置D中装的是催化剂,当通入YX2时,打开K通入适量X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若装置B中装有5.0mL 1.0×10-3mol/L的碘水,当通入足量W2完全反应后,转移了5.0×10-5mol电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将足量的YX2通入一支装有氯化钡溶液的试管,未见沉淀生成,向该试管中加入过量(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到白色沉淀生成,其原因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氨水 B.稀盐酸 C.稀硝酸 D.氯化钙

(4)若由元素YX组成 酸根ZY2X32-),当W2与含Z的溶液完全反应后,有浅黄色沉淀产生,取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在25℃时,醋酸、次氯酸、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

醋酸K=1.75×105

次氯酸K=2.95×108

碳酸K1=4.30×107 K2=5.61×1011

亚硫酸K1=1.54×102 K2=1.02×107

(1)写出碳酸的第一级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1________

(2)若保持温度不变,在醋酸溶液中通入少量HCl,下列量会变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c(CH3COO) b.c(H) c.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少量CO2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CO2+H2O+ClO===+HClO

b.少量S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Ca2+2ClO+SO2+H2O===CaSO3↓+2HClO

c.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KCl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 (KOH)=a 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

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 mol

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的范围: a mol ≤ n(e -)≤a mol

D.改变温度,产物中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 a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请回答:

1)若C为稀H2SO4溶液,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电极材料为ZnA极材料为铜,该装置能量转换形式____ A____极,此电池所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CcH+)将_____(变大” “变小基本不变”)。溶液中的SO42-移向____极(填“A”“B”

2)若CCuSO4溶液,B电极材料为FeA极材料为石墨。则B_____极,B极上电极反应属于____(氧化反应还原反应”)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A极产生的现象是_____;若AB两电极质量都为50.0g且反应过程中有0.2mol的电子发生转移,理论上AB两电极质量差为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水在25℃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_______(填“A”“B”),请说明理由________

(2)95℃时,将pH=9NaOH溶液与pH=4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pH=4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

(3)95℃时,若10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钙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酸、难溶于水、乙醇等溶剂,温度在350℃以上容易分解。其主要用作杀菌剂、防腐剂、解酸剂、油类漂白剂等。农业上用作种子及谷物的无毒性消毒剂及鱼池的增氧剂。

1)过氧化钙工业上常用以下合成路线进行合成。

已知:氯化铵的作用是提高Ca2+的浓度。

反应温度需要控制在常温下产率最高,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产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母液的主要溶质是__________

整个过程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也可利用反应Ca(s)+O2(g) CaO2(s),在纯氧条件下制取CaO2。其装置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仪器a上方橡皮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D装置中的试剂为________

根据完整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加热药品;待反应结束后,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序号);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a 停止通入氧气并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b 熄灭酒精灯 c 反应管冷却至室温

3)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反应2CaO22CaO+O2产品中CaO2含量时,停止反应且冷却至25℃后的装置如图所示。A装置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若B装置直接读数确定25℃1个标准大气压下气体的体积,则测量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

B. 加热蒸干溶液,可以得到CuCl2晶体

C. 放在流动的蒸馏水中可除去半透膜中蛋白质溶液里混有的(NH4)2SO4

D. 鉴别NaBrKI溶液,可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