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

A. 闪锌矿(ZnS)CuSO4溶液作用后,转化为铜蓝(CuS)ZnS + Cu2+ === CuS + Zn2+

B. 0.1 mol/L 的醋酸溶液pH约为3CH3COOH CH3COO- + H+

C. 电解NaCl溶液,阴极区溶液pH增大:2H2O + 2e- === H2+ 2OH-

D.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反应为:Fe3e- === Fe3+

【答案】D

【解析】

A. 闪锌矿(ZnS)CuSO4溶液作用后,因ZnS的溶解度比CuS的大,则可发生沉淀的转化其离子方程式为:ZnS + Cu2+ === CuS + Zn2+A项正确;

B. 0.1 mol/L 的醋酸溶液pH约为3,是因为醋酸是弱酸,发生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 + H+B项正确;

C. 电解NaCl溶液,阴极区水中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溶液pH增大,电极反应式为:2H2O + 2e- === H2↑+ 2OH-C项正确;

D.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其电极反应式为:Fe2e- === Fe2+D项错误;

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a极区含有Li+I-I3-等离子的水溶液,电极b是一种固态有机聚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充电时,a极区I3-的浓度增大

B. 充电时,电极b与外接电源的负极连接

C. 放电时,电极a可能发生反应I3-+2e-= 3I-

D. 放电时,外电路中每转移0. 1mol电子,电极b增重0.7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把温度为20℃,浓度为1.0mol·L1H2SO42.2mol·L1的碱溶液各50ml混合(溶液密度均为1g·ml1,比热容为4.184kJ·K1·kg1),轻轻搅动。测得酸碱混合液的温度变化数据如下则反应NH3·H2O=NH4++OH的焓变约为(单位:kJ·mol1)

反应物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H2SO4+NaOH

20

33.6

H2SO4+NH3·H2O

20

32.6

A. +2.1 B. +52.7 C. ;+4.2 D. -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某化学小组拟用该装置制取纯净的O2

(1)C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则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C是一种黑色粉末,则B_________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广口瓶中盛装的试剂D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检验方法和结论正确的是

A.先加入稀盐酸,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l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

C.加入浓NaOH溶液后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则原溶液中有NH4+

D.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证明溶液一定呈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2H2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微观历程及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用分别表示N2H2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催化剂时,合成氨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

B.在该过程中,N2H2 断键形成 N 原子和 H 原子

C.在该过程中,N原子和H原子形成了含有非极性键的NH3

D.合成氨反应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向一容积为5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 mol SO20.2 mol 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 ΔH=-196 kJ/mo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变为起始时的0.7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SO2、O2、SO3三者的浓度之比为2∶1∶2 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SO3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E.SO2的生成速率和SO3的生成速率相等

(2)①SO2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②达到平衡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kJ;③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3)右图表示平衡时S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和温度变化的曲线,则:

①温度关系:T1________T2(填“>”、“<”或“=”,下同);

②平衡常数关系:KA_________KB,KA_________K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设阿佛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D2O所含质子数为12NAB.1mol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C.10g 氖气所含原子数为0.5NAD.标况下22.4L正戊烷含氢原子数为1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以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NO2-的性质。

实验

试剂

编号及现象

滴管

试管

2mL

1%酚酞溶液

1 mol·L-1 NaNO2溶液

实验I:溶液变为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

1 mol·L-1 NaNO2溶液

0.1 mol·L-1 KMnO4 溶液

实验II:开始无明显变化,向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紫色褪去

KSCN溶液

1 mol·L-1 FeSO4

溶液(pH=3

实验III:无明显变化

1 mol·L-1 NaNO2溶液

1 mol·L-1 FeSO4

溶液(pH=3

实验IV:溶液先变黄,后迅速变为棕色,滴加KSCN溶液变红

资料:[Fe(NO)]2+在溶液中呈棕色。

1)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实验I“微热后红色加深的原因 ______

2)实验II证明NO2-具有_____性, 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

3)探究实验IV中的棕色溶液

为确定棕色物质是NOFe2+,而非Fe3+发生络合反应的产物,设计如下实验,请补齐实验方案。

实验

溶液a

编号及现象

1 mol·L-1FeSO4溶液(pH=3

i.溶液由___色迅速变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ii.无明显变化

加热实验IV中的棕色溶液,有气体逸出,该气体在接近试管口处变为红棕色,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解释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___

4)络合反应导致反应物浓度下降,干扰实验IV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及产物检验。小组同学设计实验V:将K闭合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向左侧滴加醋酸后偏转幅度增大。

盐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池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NO2-在一定条件下体现氧化性或还原性,氧还性强弱与溶液酸碱性等因素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