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A、B、C、D、E五种元素,已知:
①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B的阴离子与C的阳离子跟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E原子的M层上的电子数比K层多5。
②常温下B2是气体,它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16。
③C的单质在B2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F。F与AB2反应可生成B2。
④D的单质在B2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B2。D在DB2中的含量为50%。根据以上情况回答:
(1)E位于第 周期 族; ]
(2) C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F中的化学键为 ;
(3) AB2的电子式为 ; F和AB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C、D、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 ; (用元素符号回答)
(5)常温下,E的单质与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共16分)
(1)3 ⅦA(2分)
(2)
(2分)离子键、共价键(2分)
(3):O::C::O: (2分)2Na2O2+2CO22Na2CO3+O2(3分)
(4)Na >S>Cl (2分)
(5)Cl2+2OH-Cl-+ClO-+H2O(3分)
【解析】试题分析:A、B、C、D、E 5种元素,已知: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则A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A为碳元素;E原子M层上的电子比K层多5个,则其M层电子数为7,故E为Cl;常温下B2是气体,它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16,则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B的阴离子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B为O元素;C的单质在B2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F,F与AB2反应可生成B2,则F为Na2O2,C为Na,DB2中D的质量分数为50%,则D的相对原子质量=32,D的单质在B2中燃烧,发出淡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B2,则D为S元素,(1) 氯位于第三周期ⅦA族。(2) C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Na2O2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共价键。(3) 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O::C::O:;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方程式为:2Na2O2+2CO2
2Na2CO3+O2。(4)钠和硫和氯为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半径依次减小,故答案为:Na> S>Cl。(5) 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
Cl-+ClO-+H2O。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生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由图可知该装置有不妥之处,应如何改正? 。
(2)实验中改用60 mL0.50 mol/L的盐酸跟50mL 0.5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___(填“相等”或 “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做实验时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
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
C.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
D.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
E.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
(4)将V1ml 1.0mol/L 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温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
通过分析图像可知,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 (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2℃,该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在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 (g) + 2Y (g)2Z (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 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 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Z,同时生成2n molY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盐,虽然和食盐很像,但有毒,不能食用。以下为亚硝酸钠的工业生产流程:
(1)首先在反应塔中通SO2和淋入硝酸,控制反应生成的NO与NO2物质的量之比恰好1:1,则分解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从产物产率的角度分析该反应中硝酸的浓度不宜过大或过小的原因是 。
(2)吸收塔中所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为测定亚硝酸钠的含量,称取4.500 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 mL溶液,取20.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 mol·L-1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第一组实验数据出现异常,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代号)。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标准液润洗
B.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
C.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③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所得固体中亚硝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溶液由K+、Cu2+、Ca2+、Al3+、AlO2-、CO32-、SO42-、Cl-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气体A的电子式 ,气体C的结构式 。
(2)写出过程①中的离子方程式 、 。
(3)根据上述实验 (填“能”或“不能”)确定原溶液中存在K+,说明理由 ;过程④中的现象 (填“能”或“不能”)证明原溶液中存在Cl-,说明理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CO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充分反应,测得平衡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H<0,且p1<p2<p3
B.在C点时,H2转化率为75%
C.反应速率:ν逆(状态A)>ν逆(状态B)
D.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CH3OH,达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Al2O3作耐火材料是因为氧化铝熔点高
B.光导纤维具有很强的导电能力,应用于制造通信光缆
C.过氧化钠用于呼吸面具中是因为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CO2和水
D.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是因为FeCl3能与铜单质发生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现有14.4gCO和C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8.96L。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气体中碳原子的个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3)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如图装置,最后收集在气球中。
①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摩尔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标况下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气球中收集到的气体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