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I.在如图装置中,用 NaOH 溶液、铁屑、稀 H2SO4 等试剂制备 Fe(OH)2。
(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
(3)为了制得白色 Fe(OH)2 沉淀,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后应________(填“打开”或者“关闭”)止水夹,反应一会儿后应________(填“打开”或者“关闭”)止水夹。
II.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探究氯气的性质。[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16HCl(浓)=2KCl+2MnCl2 + 5Cl2↑+ 8H2O ]
(1)A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氯气也可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_(填“B”或“C”)装置中有色布条褪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褪色原因__________。
(4)当氯气进入D装置后,可观察到溶液颜色变为____(填“红色”或“蓝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5)E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6)用31.6 g KMnO4固体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最多可生成标准状况下_____L氯气。(KMnO4的摩尔质量为158 g·mol-1)
【答案】铁屑、稀H2SO4 NaOH 溶液 打开 关闭 分液漏斗 C 蓝色 Cl2 + 2I-=2Cl-+ I2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11.2L
【解析】
试题Ⅰ,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在使用上述装置制备Fe(OH)2时,应当在Ⅰ试管中加入铁粉和稀硫酸,Ⅱ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初始阶段,打开止水夹,利用试管Ⅰ中产生的氢气对整套装置进行排气,驱赶装置内的空气和溶液中溶解的O2;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止水夹,利用Ⅰ试管中气压的逐渐增大,将含有Fe2+的溶液排入到Ⅱ试管中,这样就能制备出保存时间较长的Fe(OH)2了。
试题Ⅱ,本题利用高锰酸钾溶液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这个反应不需要加热,而采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备氯气时需要加热;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产生的氯气中含有杂质HCl以及水蒸气,但在本题中HCl杂质对于Cl2性质的验证并不产生干扰,所以只对其进行了干燥处理;B和C装置中的红布条一个是干燥的一个是湿润的,通过现象的对比,就可以验证Cl2漂白性来源于Cl2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D装置通过淀粉变蓝验证I2的生成,进而证明Cl2氧化性强于I2;在做完性质验证实验后,氯气仍会有部分未反应完,所以需要尾气处理装置,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Ⅰ(1)通过分析可知,试管Ⅰ中应当加入稀硫酸和铁粉,产生氢气的同时也产生Fe2+,利用产生的氢气再配合止水夹适当地开闭,就可以实现对整套装置内残留空气的排气;
(2)通过分析可知,试管Ⅱ中加入的为NaOH溶液,即Fe(OH)2是在试管Ⅱ中反应生成的;
(3)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在初始阶段,打开止水夹,利用试管Ⅰ中产生的氢气对整套装置进行排气,驱赶装置内的空气和溶液中溶解的O2;一段时间后再关闭止水夹,利用Ⅰ试管中气压的逐渐增大,将含有Fe2+的溶液排入到Ⅱ试管中,这样就能制备出保存时间较长的Fe(OH)2了;
Ⅱ(1)装置A中仪器a的名称即为分液漏斗;
(2)用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氯气的方程式为:;
(3)B中的红布条是干燥的,所以不会被Cl2漂白褪色,C中的红布条是湿润的所以可以被Cl2漂白褪色;Cl2的漂白性来源于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方程式为:;
(4)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所以D装置中,氯气会将碘单质置换出来,从而使装置内的淀粉变蓝;涉及的反应即为:;
(5)E装置为尾气吸收装置,用来除去未反应的Cl2,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
(6)由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方程式可知,31.6gKMnO4即0.2mol,可以与足量的浓盐酸生成0.5mol氯气,标况下的体积即为11.2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取50.0mL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14.51g白色沉淀,用 过量稀硝酸处理后沉淀量减少到4.66g,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
(1)原混合溶液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
(2)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____________。(要有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合物J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可以由苯合成,具体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醛或酮与锌汞齐(Zn-Hg)在浓盐酸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称为Clemmensen反应
(1)请举出工业上获得原料A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催化氢化得Z(C10H12O3),写出Z在一定条件下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请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D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
(4)Clemmensen反应的可能机理是:锌汞齐在浓盐酸的介质中形成原电池,其中锌为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请写出D在汞电极上生成E的电极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6)I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与I属于同种类型物质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_种。
(7)符合下列条件的J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不能与金属钠反应,③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8)已知:(R表示烃基,R1、R2表示氢或烃基)。请结合题干和已知信息,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完成以、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图。(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酸式盐NaHY的水溶液显碱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2Y的电离方程式为:H2Y2H++Y2-
B.HY-的水解方程式为:HY-+H2OH3O++Y2-
C.该酸式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HY-)>c(OH-)>c(H+)>c(Y2-)
D.该酸式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Y2-)>c(HY-)>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mol·L-1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数值):
(1)用KSCN溶液检验出Fe3+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中,Fe3+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 _____________。
(3)由Ⅱ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________性。
(4)Ⅱ中虽未检验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
①NaCl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 mol·L-1。
②Ⅳ中检测Cl2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Ⅱ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92gCu投入到一定量的浓HNO3中,Cu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672mL气体,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槽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则通入O2的体积为( )
A.504mLB.336mLC.224mLD.168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互不相等的奇数。X与Y位于不同周期,X与W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元素Z的单质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主族金属元素单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合物YX4W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呈碱性
B. 化合物YW3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C. Y、Z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是良好的耐热冲击材料
D. 原子半径大小:W>Z>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已知拆开1mo1H-H键、1molN≡N键、lmol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946kJ、391kJ。则生成1mo1 NH3时反应放出___________kJ 的热量。
(2)为了验证Fe3+与Cu2+氧化性强弱,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序号)。
(3)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EFC)具有很多优点,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现有以下三种乙醇燃料电池。
①三种乙醇燃料电池中正极反应物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碱性乙醇燃料电池中,电极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熔融盐乙醇燃料电池中若选择熔融碳酸钾为介质,电池工作时,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