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Ⅰ、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完成下面内容。实验室需要配制0.1mol·L-1 NaOH溶液230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天平称取______ g NaOH。配制过程中所需玻璃仪器除了胶头滴管和烧杯,还有_____、______ 。
(2)溶解NaOH后的溶液需冷却到室温后方能转移。若趁热转移会使溶液的浓度 _____(填“偏大”、或“偏小”,下同)
(3)有人认为,用这种方法只能配制0.1mol· L-1 的NaOH溶液,而无法得到0.1000mol· L-1 的NaOH溶液,你觉得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
Ⅱ.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自来水消毒、农药生产、药物合成都需要它。
(1)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法制氯气,请观察图1后回答下列问题:
通电后,b侧产生的气体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现象是变蓝。化学方程式_____
(2)某学生设计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这是一个放热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A装置中制取氯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②漂白粉在U形管中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
③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
(3)此实验所得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偏低,该学生经分析并查阅资料发现,主要原因是在U形管中还存在两个副反应:
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为避免此副反应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②试判断另一个副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为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可以在A与B之间连接一个装有_______ 的洗气瓶。
【答案】1.0g 250mL容量瓶和玻璃棒 偏大 偏大 由于NaOH固体极易溶解潮解,无法精确称取1.00gNaOH固体 Cl2 +2KI = I2 +2KCl MnO2+ 4HCl(浓)MnCl2 + Cl2↑ +2H2O 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2H2O 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冷却B装置 2HCl +Ca(OH)2 =CaCl2 +2H2O 饱和氯化钠溶液
【解析】
Ⅰ、(1)需用250mL容量瓶配制该溶液,根据m=cVM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根据配制溶液的步骤选择仪器;
(2)根据 分析误差;
(3)要精确配制0.1000mol· L-1 的NaOH溶液,需用准确称取1.00gNaOH固体;
Ⅱ. (1)氯气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2)①在A装置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
②U形管中,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水;
③氢氧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
(3)①根据信息 “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分析;
②氯气中含有杂质氯化氢,氢氧化钙与氯化氢反应;
Ⅰ、(1)需用250mL容量瓶配制该溶液, m(NaOH)= 0.1mol·L-1 ×0.25L×40g/mol=1.0g;配制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引流,用250mL容量瓶定容,所以配制过程中所需玻璃仪器除了胶头滴管和烧杯,还有250mL容量瓶和玻璃棒。
(2)若趁热转移,溶液体积偏小,会使溶液的浓度偏大;
(3). 用托盘天平无法精确称取1.00gNaOH固体,所以无法得到0.1000mol· L-1 的NaOH溶液;
Ⅱ.(1)氯气能置换出碘化钾中的碘单质,使试纸变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 +2KI = I2 +2KCl;
(2)①在A装置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反应方程式是MnO2+ 4HCl(浓)MnCl2 + Cl2↑ +2H2O;
②U形管中,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2H2O;
③氢氧化钠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3)①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所以冷却B装置可以避免此副反应发生;
②氯气中含有杂质氯化氢,氢氧化钙与氯化氢反应,反应方程式是2HCl +Ca(OH)2 =CaCl2 +2H2O;在A与B之间连接一个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除去氯化氢,可避免此副反应的发生。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欲用Na2CO3固体配制500mL0.02mol/L的Na2CO3溶液。根据题意填空:
(1)配制该溶液应选用___mL容量瓶。
(2)用托盘天平称取___g固体Na2CO3。
(3)将称好的Na2CO3固体放至500mL的大烧杯中,倒入约200mL蒸馏水,用___搅拌至完全溶解。待冷却至室温后,将烧杯中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转移至容量瓶。
(4)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___次,并将每次洗涤的溶液都注入容量瓶,轻轻晃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和均匀。
(5)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离刻度线约1-2厘米时,改用____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摇匀。
(6)配制好的溶液____(填“能”或“不能”)长期存放在容量瓶中。
(7)会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
A.在烧杯中溶解溶质,搅拌时不慎溅出少量溶液
B.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后,未洗涤烧杯
C.加水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在转移溶液时,容量瓶中已有少量的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混合液常作为碳素钢的缓蚀剂。常温下,碳素钢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盐酸的浓度越大,腐蚀速率越快
B. 钼酸钠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浓度相等时,腐蚀速率最小
C. 碳素钢的腐蚀速率不随硫酸的浓度增大而增大,说明反应速率不与c(H+)成正比
D. 对比盐酸和硫酸两条曲线,可知Cl—也会影响碳素钢的腐蚀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加试题)
(一)近年来化学家研究开发出用乙烯和乙酸为原料、杂多酸作催化剂合成乙酸乙酯的新工艺,不必生产乙醇或乙醛做中间体,使产品成本降低,具有明显经济优势。其合成的基本反应如下:
CH2=CH2(g)+CH3COOH(1) CH3COOC2H5(1)
(1)下列描述能说明固定容器中乙烯与乙酸合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的是___________。
A.乙酸、乙酸乙酯的浓度相同
B.酯化合成反应的速率与酯分解反应的速率相等
C.体系中气体密度一定
D.乙烯断开1mol碳碳双键的同时乙酸恰好消耗1mol
(2)在n(乙烯)与n(乙酸)物料比为1的条件下,某研究小组在不同压强下进行了在相同时间点乙酸乙酯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的测定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温度在60~90℃范围内,乙烯与乙酸酯化合成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v(P1)、v(P2)、v(P3)分别表示不同压强下的反应速率],分析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压强为P1MPa、温度超过80℃时,乙酸乙酯产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测定实验结果分析,较适宜的生产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出合适的压强和温度)。为提高乙酸乙酯的产量和纯度,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出一条)。
(3)已知反应③的标准平衡常数,其中cΘ为标准浓度(1.0mol/L),p(C2H4)为平衡系统中C2H4的平衡分压,p(C2H4)=p总x(C2H4),x(C2H4)为平衡系统中C2H4的体积分数,pΘ为标准压强(1.0×105Pa)。若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酸在80℃和10MPa下反应,乙酸乙酯的平衡产率为80%,则KΘ=__________。
(二)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过程(装置如图所示)。可供选择的试剂有:甲醇,空气,KOH溶液,其中物质b是__________,铝电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购买了一瓶“84消毒液”,包装说明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84消毒液”保存时不能敞口放置,需要密封保存
B.该“84消毒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4mol·L-1
C.取100mL该“84消毒液”稀释100倍后用以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约为0.04mol·L-1
D.欲用NaClO固体配制含25% NaClO的消毒液480mL,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为142.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 pH=8.3的某酸式盐NaHB的水溶液中:c (Na+) > c (HB-) > c (H2B) > c (B2-)
B.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和NaHS溶液中:c (Na+)=2c (S2-) + c (HS-)
C. NH4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恰好呈中性:c (Na+) > c (SO42-) > c (NH4+) > c (OH-)=c (H+)
D. 0.1 mol / L NaH2PO4溶液中:c (Na+)=c (PO43-) + c (HPO42-) + c (H2PO4-) + c (H3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探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与沉淀转化方向之间的关系。已知:
物质 | BaSO4 | BaCO3 | AgI | AgCl | |
溶解度/g(20℃) | 2.4×10-4 | 1.4×10-3 | 3.0×10-7 | 1.5×10-4 |
(1)探究BaCO3和BaSO4之间的转化
实验操作:
试剂A | 试剂B | 试剂C | 加入盐酸后的现象 | |
实验Ⅰ | BaCl2 | Na2CO3 | Na2SO4 | …… |
实验Ⅱ | Na2SO4 | Na2CO3 | 有少量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 |
① 实验Ⅰ说明BaCO3全部转化为BaSO4,依据的现象是加入盐酸后,______。
② 实验Ⅱ中加入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③ 实验Ⅱ说明沉淀发生了部分转化,结合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解释原因:______。
(2)探究AgCl和AgI之间的转化
实验Ⅲ:
实验Ⅳ:在试管中进行溶液间反应时,同学们无法观察到AgI转化为AgCl,于是又设计了如下实验(电压表读数:a>c>b>0)。
装置 | 步骤 | 电压表读数 | |
ⅰ.如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试剂,闭合K | a | ||
ⅱ.向B中滴入AgNO3(aq),至沉淀完全 | b | ||
ⅲ.再向B中投入一定量NaCl (s) | c | ||
ⅳ.重复ⅰ,再向B中加入与ⅲ等量NaCl(s) | a |
注:其他条件不变时,参与原电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与其浓度有关。
① 实验Ⅲ证明了AgCl转化为AgI,甲溶液可以是______(填序号)。
a. AgNO3溶液 b. NaCl溶液 c. KI溶液
② 实验Ⅳ的步骤ⅰ中,B中石墨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③ 结合信息,解释实验Ⅳ中b<a的原因:______。
④ 实验Ⅳ的现象能说明AgI转化为AgCl,理由是______。
(3)综合实验Ⅰ~Ⅳ,可得出结论: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m、n、p、q均为化学计量数),根据图示曲线回答:
(1)正反应是___热反应。
(2)m+n___p+q(填“>”“<”或“=”)。
(3)若将纵坐标A的转化率换成A在平衡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则逆反应是____ 热反应,m+n___p+q(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101 kPa时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的能量变化,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1 mol H2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36 kJ能量
B. 2 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时要释放862 kJ能量
C. 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ΔH=+183 kJ/mol
D. 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2H2(g)+1/2Cl2(g)==HCl(g)ΔH=-91.5 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