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关于Na2CO3NaHCO3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O3Na2CO3

B.与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快慢:NaHCO3Na2CO3

C.热稳定性:NaHCO3Na2CO3

D.等质量的固体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CO2的质量Na2CO3NaHCO3

【答案】C

【解析】

A.常温下,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可知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性:Na2CO3NaHCO3,故A错误;

B.分别滴加HCl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HCO3-+H+═H2O+CO2,相同条件下NaHCO3Na2CO3反应放出气体剧烈,故B错误;

C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碳酸钠受热不分解,较稳定,故C正确;

D.设质量都是106g,则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mol,根据Na2CO3CO2NaHCO3CO2,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mol,即放出CO2的质量:Na2CO3NaHCO3,故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A分别与BCD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甲、乙、丙三分子中含有的质子数都为10CD结合生成化合物丁。有关元素的单质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B+乙―→甲+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条件可以确定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不能被确定的第四种元素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    ②B    ③C    ④D

(3)依据下列条件可以进一步确定上述第四种元素:

①甲与丙以及乙与丙均能够发生反应,②甲、丙都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物质。

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上述第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写出C+丙―→乙+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问题:

(1) 碳、氮、氧三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及“ < ”表示);碳、氮、氧三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及“ < ”表示)

(2) N3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_;N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是___________(填分子式)

(3)在元素周期表中铍和铝被称为对角线规则,请写出铍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足量的氨水逐滴地加入到CuSO4溶液中,先生成沉淀,然后沉淀溶解生成配合物[Cu(NH3)4]SO4,配位化合物中的阳离子结构式为___________;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解释SO42的键角大于SO3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烧瓶中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为棕黑色。

1)写出该实验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2)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D.浓硫酸氧化乙醇生成乙醛,也会使溴水褪色

3)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____________

4)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III之间增加如图2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B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

5)处理上述实验后烧瓶中废液的正确方法是 (填字母序号)

A.废液冷却后倒入下水道中

B.废液冷却后倒入空废液缸中

C.将水加入烧瓶中稀释后倒入废液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溶液可能含有K+Ca2+NH4+Cu2+NO3ClSO42CO32八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为确定甲溶液的组成,将其分成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浓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L

②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0.6 mol/LBaCl2溶液500mL,恰好可以与溶液中的离子完全反应,过滤得66.3g沉淀及滤液。

③向上述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一定量的沉淀X

④向上述滤液中加入1 mol/L AgNO3溶液650 mL,恰好可完全反应,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用相应的离子符号表示

⑴上述实验③中得到沉淀X的质量为______;生成沉淀X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⑵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

⑶甲溶液一定存在的离子中,物质的量最大的离子是______;物质的量最小的离子是______,此物质的量最小的离子其物质的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用Ca轰击Bk()生成UpUpUp可能是科学家一直寻找的第117号元素。下列关于CaBk()UpUp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17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3.5

B. UpUp互为同位素

C. CaBk()UpUp表示四种核素,属于四种元素

D. 该轰击表明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合成新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掌握仪器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

2)仪器ae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若利用装置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实验,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_______处。冷凝水由______口流出(填fg)。

4)现需配制0.1mol/LNaOH溶液450mL,装置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

①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计算得知,需用托盘天平称量的NaOH的质量为____g

5)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若未等溶液冷却就转移至容量瓶并定容_________;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_______;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恒温、体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0mol N21.0mol H2发生合成氨反应,20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8.4kJ,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6mol,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时,用NH3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ν(NH3)=____

2)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____NH3的体积分数为____,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为起始时压强的____倍。

3)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

4)若拆开1mol H-H键和1mol NN键需要的能量分别是436kJ946kJ,则拆开1mol N-H键需要的能量是____kJ

5)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填序号)

①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 N2的同时消耗了3mol H2

②单位时间内断裂1mol N≡N的同时断裂了6mol N–H

ν(N2)= ν(NH3)

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⑤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⑥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c(N2)c(H2)c(NH3)=1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硒和硫是同一主族元素,二氧化硒(SeO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3或浓H2SO4反应生成SeO2以回收Se。完成下列填空:

(1)Se和浓HNO3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和NO2,且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写出Se和浓HNO3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已知:Se+2H2SO4(浓)===2SO2↑+SeO2+2H2O;2SO2+SeO2+2H2O===Se+2SO42-+4H,SeO2、H2SO4(浓)、SO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3)回收得到的SeO2的含量,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测定:

__SeO2__KI+__HNO3―→__Se+__I2__KNO3__H2O

②I2+2Na2S2O3===Na2S4O6+2NaI

配平方程式①,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准确称量SeO2样品0.1500 g,消耗了0.2000 mol/L的Na2S2O3溶液25.00 mL,所测定的样品中Se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