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现有反应:CO(g)+H2O(g)CO2(g)+H2(g) ΔH=-43kJ/mol,在850℃时,K=1,今在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CO3.0molH2O1.0molCO2xmol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9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

B.850℃达到平衡时,通入COCO转化率将增大

C.850℃时,若x=5.0,则起始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850℃时,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应满足0≤x<3

【答案】B

【解析】

A. 因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将温度从850℃升高到900℃,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A正确;

B. 850℃达到平衡时,通入CO,平衡正向移动,但CO转化率将减小,B错误;

C. 850℃时,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可用物质的量代替物质的量浓度计算,若x=5.0,浓度商Qc=>1,平衡逆向移动,C正确;

D. 850℃时,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应满足最小值为0

达平衡时的数值为最大极限值,平衡时K=x=3,从而得出x的取值范围为

0≤x<3D正确。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钠和氯化铯晶体中,阴离子的配位数均为6

B.金刚石为空间网状结构,由碳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形成共价键

C.金属钠的晶体采用体心立方堆积,每个晶胞含2个原子,配位数为8

D.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紧邻12CO2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下列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其他条件不变,缩小H2(g)+I2 (g)2HI(g)的平衡体系的容器容积,气体颜色变深

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

B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

蔗糖未水解

C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和Na2SO4饱和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

蛋白质均发生了变性

D

其他条件相同时,Na2S2O3溶液和稀H2SO4反应,升高溶液的温度,析出硫沉淀所需时间缩短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反应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学习小组欲探究己烷的性质,用己烷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1

实验2:将上述橙色溶液装入密封性好的无色试剂瓶中。过一段时间,溶液颜色变浅,打开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实验3: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在一定条件分解己烷(生成丙烷和丙烯),且丙烯能被酸性溶液氧化。

(1)实验1中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由实验1可知,己烷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中的橙色溶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己烷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B.溴代己烷为无色物质

C.液溴向外挥发浓度降低

D.己烷与液溴发生了加成反应

E.液溴与己烷分层,密度大的液溴在下层

(4)实验3中装置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试管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写出装置Ⅰ中发生的生成丙烷和丙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加入0.1 mol CO20.2 mol 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平衡常数KK(状态I)K(状态II)K(状态III)

B.CO2的平衡转化率αα(状态I)α(状态Ⅱ)α(状态III)

C.体系中c(CO)c (CO,状态Ⅱ)2c (CO,状态Ⅲ)

D.逆反应速率υυ(状态Ⅰ)υ(状态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苯甲酸具有弱酸性,可以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苯甲酸乙酯。苯甲酸乙酯(密度1.05gcm-3)稍有水果气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也大量用于食品以及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等。制备苯甲酸乙酯的过程如下:

I.制备粗产品:如图所示装置中,于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8.0g苯甲酸(Mr=122)20ml乙醇(Mr=46,密度0.79gcm-3)15ml环己烷、3ml浓硫酸,摇匀,加沸石。在分水器中加水,接通冷凝水,水浴回流约2h,反应基本完成。记录体积,继续蒸出多余环己烷和醇(从分水器中放出)

粗产品纯化:加水30ml,分批加入固体NaHCO3,分液,然后水层用20ml石油醚分两次萃取。合并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回收石油醚,加热精馏,收集210~213℃馏分。

相关数据如下:

沸点(℃,1atm)

苯甲酸

苯甲酸乙酯

石油醚

乙醇

环己烷

共沸物环己烷乙醇

249

212.6

40~80

100

78.3

80.75

62.6

根据以上信息和装置图回答下述实验室制备有关问题:

1)写出制备苯甲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冷凝水的进水口为______(填ab)。

2)在本实验中可以提高苯甲酸乙酯产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加入环已烷形成水乙醇环已烷三元共沸物分离出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

B.加过量的乙醇

C.使用分水器及时分离出生成的水

3)如何利用实验现象判断反应已基本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固体NaHCO3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固体NaHCO3后实验操作分液所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准确量取25.00mL的液体可选用移液管、量筒或滴定管等量具

B. 实验过程中若皮肤不慎沾上少量酸液,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最后再用水冲洗

C. 用分液漏斗分液时要经过振荡、放气、静置后,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再打开旋塞,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D. 在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盐酸和NaOH溶液的总质量mg,反应前后体系温度变化为t,反应液的比热容为,则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

(2)在这些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与元素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⑤的单质与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某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该元素可以与⑦形成一种AB2型的化合物,请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用0.1000 mol · 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0.1000 mol · L-1CH3COOH 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点①时:c(CN-)>c(Na+)>c(HCN)>c(OH-)

B. 点③时:c(Na+)=c(CH3COO-)>c(H+)

C. 点④时:c(Na+)>c(CH3COO-)>c(OH-)>c(H+)

D. 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CN-)=c(HCN)-c(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