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700 ℃时,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H2O,发生反应:CO(g)H2O(g) CO2(g)H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反应时间/min

n(CO)/mol

n(H2O)/mol

0

1.20

0.60

t1

0.20

t2

0.80

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在t1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________ mol·L1·min1

(2)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 CO1.20 mol H2O,到达平衡时,n(CO2)________mol

(3)温度升至800 ℃,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________反应(放热吸热”)

(4)700 ℃时,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O(g)H2O(g)CO2(g)H2(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20 mol2.00 mol1.20 mol1.20 mol,则此时该反应v()________v()(“>”“<””)

(5)该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COCO2浓度发生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6)若该容器容积不变,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

c(CO)c(H2)的比值保持不变

v(CO2)v(H2O)

③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答案】 0.40 放热 > 降温 增大c(H2O)或减小c(H2) ①②⑤

【解析】

1)根据v=计算反应速率;

2)根据反应时转化的物质的量计算n(CO2)

3)根据温度变化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判断反应热;

4)据KQc的大小比较判断;

5)据图可知,CO浓度继续减小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继续增大,在t2时刻平衡正向移动,可能是增加水蒸汽的量或减少氢气的量或降温;

6)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各成分含量保持不变分析判断选项。

(1) CO(g)H2O(g) CO2(g)H2(g),根据方程式,t1 min内消耗水0.4 mol,生成氢气0.4 mol,反应在t1 min内的平均速率v(H2)mol·L1·min1,故答案为:

(2)由以上数据可知,t2n(H2O)=0.2mol,转化H2O的物质的量为0.4mol,转化的H2也为0.4molt2n(H2)=0.4mol,与t1时相同,说明t1时达到达到平衡状态,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则生成的n(CO2)=0.4mol,故答案为:0.4

(3)由题给数据建立如下三段式:

CO(g)+H2O(g) CO2(g)+H2(g)

起始:1.2mol0.6mol 0 0

转化:0.4mol0.4mol 0.4mol0.4mol

平衡:0.8mol0.2mol 0.4mol0.4mol

t1时达到达到平衡状态,平衡常数K==,则K1,温度升至800 ℃,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64,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放热,即△H<0,故答案为:放热;

(4) 700 ℃时,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O(g)H2O(g)CO2(g)H2(g)浓度熵Qc==0.6<1,平衡正向移动,v()>v(),故答案为:>

(5)该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c(CO2)逐渐增大,c(CO)逐渐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改变条件可能是降温、增大c(H2O)或减小c(H2)

答案为:降温;增大c(H2O)或减小c(H2)

(6)①CO是反应物,H2是生成物,c(CO)c(H2)的比值保持不变,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①正确;

②v(CO2)v(H2O),正、逆反应速率相同,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②正确;

由于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则体系的压强是一恒量,压强不变反应不一定平衡状态,故③错误;

根据ρ,密度为恒量,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一定平衡状态,故④错误;

该反应放热,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⑤正确;

根据M,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恒量,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不一定平衡状态,故⑥错误;

①②⑤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RM均为短周期元素,XY同周期,XY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RM同主族,R与冷水即可反应,M与热水反应缓慢。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B.氢化物稳定性:

C.原子核内质子数: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时,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pH10Na2CO3 溶液:c(OH)=c()+c(H+)+2c(H2CO3)

B.pH13 的氨水与pH1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c(H+)>c(OH-)

C.pH7Na2C2O4NaHC2O4 混合溶液:c(Na)=2c()+c()

D.浓度均为 0.2 mol/LNH4Cl 溶液与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Cl)>c(OH)>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探究溶液的 pH KI O2 反应的影响,实验如下。

装置

烧杯中的液体

现象

① 2 mL 1 mol/L KI 溶液+5 滴淀粉

5 分钟后无明显变化

② 2 mL 1 mol/L KI 溶液+5 滴淀粉+2 mL 0.2 mol/L HCl 溶液

5 分钟后溶液变蓝

③ 2 mL 1 mol/L KI 溶液+5 滴淀粉+2 mL 0.2 mol/L KCl 溶液

5 分钟后无明显变化

④ 2 mL pH8.5 混有 KOH 1 mol/L KI 溶液+5 滴淀粉

5 小时后溶液才略变蓝

⑤ 2 mL pH10混有KOH1 mol/L KI 溶液+5 滴淀粉

5 小时后无明显变化

(1)实验中无现象,可能的原因是:i.KIO2不反应,ii._____

(2)若放置5小时后,实验中的溶液变蓝,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3)去掉实验,对该探究过程_____(没有”)影响。

(4)对比实验和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5)对于实验的现象,甲同学提出猜想“pH=10O2不能氧化 I-,设计了下列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猜想。

i.烧杯a 中的溶液为_____

ii. 实验结果是b 中溶液变蓝,此猜想不成立。通入O2后,a中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

iii.实验的结果说明实验无明显现象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mL的盐酸中加入烧碱后,水的不变

B.混合液中,二者对对方的平衡都起了抑制作用

C.室温时某溶液的,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D.常温下HA溶液中,则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生成的原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四个实验。

甲:向小烧杯中加入无水乙醇,再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现象,并收集产生的气体

乙:设法检验甲收集到的气体。

丙:向试管中加人水,并加入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观察现象。

丁:向试管中加人乙醚(),并加入绿豆粒大小的金属钠,发现无明显变化。

回答以下问题:

1)从结构上分析,该实验选取水和乙醚作参照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

2)丙的目的是证明_____________;丁的目的是证明_______;根据丙和丁的结果,可以得出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一定量的甲烷恰好与一定量的氧气完全反应得到CO、CO2和水蒸气共304g,该产物缓缓通过浓硫酸充分吸收后,浓硫酸增重144g,则此甲烷完全燃烧还需要氧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

A1.12L B2.24L C3.36L D4.48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常温下,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含有 BaSO4 沉淀的溶液中加入 Na2SO4 固体,c(Ba2+)增大

B.同物质的量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pH 一定等于 7

C. 1mol KOH 的溶液与 1mol CO2 完全反应后,溶液中 c(K+)c()

D. CH3COONa 溶液中加入适量 CH3COOH,可使 c(Na+)c(CH3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 () bB()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A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A的质量分数增加了D.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