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要求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以铜为原料制备硫酸铜,下列四种原理设计,其中最能体现“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A.Cu +2H2SO4(浓) CuSO4 +SO2↑+2H2O |
B.Cu +Cl2CuCl2,CuCl2+ H2SO4(浓) CuSO4 +2HCl↑ |
C.Cu + H2SO4 +H2O2CuSO4 +2H2O |
D.3Cu +8HNO3=3Cu(NO3)2 +2NO↑+4H2O,Cu(NO3)2+H2SO4(浓) CuSO4 +2HNO3↑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红色金属M和金属E并进行如下框图所示转化,获得高效净水剂K2EO4。
(答题时,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中的M、E均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写出M溶于稀和混合液的离子方程式: 。
(2)检验X中阳离子的方法和现象是 。
(3)某同学取X的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后,酸化并加入KI和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 。
(4)由MSO4的蓝色溶液经一系列操作可以获得蓝色晶体,这些操作中用到的实验仪器除了酒精灯、蒸发皿、铁架台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 (填写仪器名称)。
(5)某同学利用H2还原MO来测定M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示意图,A中试剂是盐酸。
①仪器B中应装入 ,装置D的作用 ;
②连接好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应首先“加热反应管E”还是“从A瓶中逐滴加入液体” ?
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古代器物上的颜料至今尚没有发现其自然存在的记载。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进行超导材料研究时,偶然发现其成分为紫色的硅酸铜钡(化学式:BaCuSi2Ox,Cu为+2价),下列有关“汉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盐的形式表示: BaSiO3·CuSiO3 | B.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2SiO2 |
C.易溶于强酸、强碱 | D.性质稳定,不易褪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反应实质相同的是( )
①品红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溴水④滴入酚酞的烧碱溶液⑤淀粉—碘溶液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③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碳族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们从上到下的非金属性向金属性递变的趋势比卤族元素明显 |
B.碳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 |
C.碳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有4个电子 |
D.主要化合价有+2价和+4价,大多数+2价化合物稳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能证明硅酸的酸性弱于碳酸酸性的实验事实是
A.CO2溶于水形成碳酸,SiO2难溶于水 |
B.CO2通入可溶性硅酸盐中析出硅酸沉淀 |
C.高温下SiO2与碳酸盐反应生成CO2 |
D.HCl通入可溶性碳酸盐溶液中放出气体,氯化氢通入可溶性硅酸盐溶液中生成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 红棕色变深 | 反应2NO2N2O4的H<0 |
B | 将少量的溴水分别滴入FeCl2溶液、NaI溶液中,再分别滴加CCl4振荡 | 下层分别呈无色 和紫红色 | 还原性:I->Br->Fe2+ |
C |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 有白色沉淀出现 | 该钾盐是K2CO3 |
D | 把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 紫色褪去 | SO2具有漂白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