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甲醇被称为2l世纪的新型燃料,工业上通过下列反应Ⅰ和Ⅱ,用CH4H2O为原料来制备甲醇。

1)将1.0molCH42.0molH2Og)通入容积为10L的反应室,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Ⅰ:CH4g+H2OgCOg+3H2g),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①已知100℃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min,则用H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②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③图中的P1_____P2(填“=”),100℃时平衡常数为________

④保持反应体系为100℃,5min后再向容器中充入H2OH20.5mol,化学平衡将向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

2)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将amolCO3a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发生反应Ⅱ:

COg+2H2gCH3OHg

①该反应的△H_____0,△S_____0(填“=”)。

②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以提高CO转化率的是______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1molCO3molH2

【答案】0.030molL1min1 增大 2.25×102 向左 BD

【解析】

(1)①根据图像,100℃平衡时甲烷的转化率,求出c(CH4),根据v=计算v(CH4),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H2);②根据定一议二的方法分析判断;③根据定一议二的方法分析判断;根据三段式,结合平衡常数K=计算;④保持反应体系为100℃,5min后再向容器中冲入H2OH20.5mol,根据浓度商与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的判断;

(2)①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结合方程式和G=H-TS0分析判断;

②容器容积不变,增加CO的转化率,需要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根据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分析判断。

(1)①由100℃平衡CH4的转化率为0.5可知,消耗CH41mol×0.5=0.5mol,平衡时甲烷的浓度变化量为=5×10-2mol/L,根据甲烷与氢气的计量数关系,则:v(H2)=3v(CH4)=3×=0.030molL-1min-1,故答案为:0.030molL-1min-1

②通过图像可知,当压强为P1时,升高温度,甲烷的转化率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③由图可知,温度相同时,到达平衡时,压强为P1CH4转化率高,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烷的转化率降低,故压强P1P2

CH4(g)+H2O(g) CO(g)+3H2(g)

初始浓度:0.1 0.2 0 0

变化浓度:0.05 0.05 0.05 0.15

平衡浓度:0.05 0.15 0.05 0.15

100℃时平衡常数K==2.25×10-2,故答案为:<;2.25×10-2

④保持反应体系为100℃,5min后再向容器中冲入H2OH20.5molQc==4×10-2K,所以平衡向左移动,故答案为:向左;

(2)CO(g)+2H2(g)CH3OH(g)正反应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反应的S0,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反应生成甲醇,根据G=H-TS0,说明H0,即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答案为:<;<;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故A错误;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产物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CO的转化率增加,故B正确;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容器容积不变,反应混合物各组分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故C错误;D.再充入1mol CO3mol H2,可等效为压强增大,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加,故D正确;故答案为:B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KAlCuHCOSCl是常见的八种元素。

(1)从明矾[KAl(SO4)2·12H2O]制备 AlK2SO4H2SO4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焙烧明矾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3)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Cl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4)用“>”或“<”填空:

第一电离能

离子半径

熔点

酸性

O____S

Cl____K

KCl____Al2O3

H2SO4____HClO4

(5)SO2的价层电子对个数是________,该分子为结构为________SO3中硫原子采用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

(6)新制备的Cu(OH)2可将乙醛氧化成乙酸,而自身还原成Cu2O。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________个铜原子。

(7)Al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0.405 nm,列式表示Al单质的密度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子,不必计算出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在25℃时,醋酸、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醋酸

碳酸

亚硫酸

Ka=1.75×10-5

Ka1=4.30×10-7

Ka2=5.61×10-11

Ka1=1.54×10-2

Ka2=1.02×10-7

1)写出碳酸的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

2)在相同条件下,试比较醋酸、碳酸和亚硫酸的酸性强弱____ > ____ > ________

3)图表示常温时稀释醋酸、碳酸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水量的变化:

①图像中,曲线I表示的酸是____(填化学式)。

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填字母)

(4)同c(H+)同体积的的醋酸和盐酸溶液分别用氢氧化钠中和,所需氢氧化钠物质的量较大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粒子组不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H2SO3HCO3 B. HSO3CO32 C.HSO3HCO3 D. HCO3SO32 E.H2SO3CO32 F. H 2SO3SO32 G. H2CO3H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澄清透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Na+Mg2+Fe2+Cu2+ICO32SO42Cl中的几种,各离子浓度均为0.1 mol·L1。现进行如下实验(所加试剂均过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样品溶液中肯定存在Na+Fe2+ISO42

B.沉淀B中肯定有氢氧化铁,可能含有氢氧化镁

C.1 L黄色溶液D能恰好溶解铁1.4 g

D.该样品溶液中是否存在Cl可取滤液C,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进行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资源利用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硫酸铜晶体(CuSO4·xH2O)受热分解后所得产物,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实验现象为:A中蓝色晶体逐渐变成白色粉末,继续加热最终变成黑色;B中产生白色沉淀;D中溶液变成红色。(洗气瓶中试剂均足量)

(1)分析推测该硫酸铜晶体最终分解产物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中的反应分两步进行,写出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II.测定硫酸铜晶体(CuSO4·xH2O)中结晶水x的值,实验装置和过程如下:取硫酸铜晶体7.23 g置于硬质试管中,先通N2排除体系内空气,酒精喷灯高温加热充分,待A中蓝色晶体最终变成黑色,停止加热,再次鼓入N2至装置冷却到室温。(洗气瓶中试剂均足量)

(1)B中白色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6.99 g,经计算可得CuSO4·xH2Ox=__________,再次鼓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提出,要测定晶体中结晶水x的值,也可将B装置用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替换,最终测浓硫酸增重即可计算得到结果,评价该同学的方案是否可行?(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标准状况下CH4H2SNH3均为气体,分别有①11.2L H2S②16g CH4③1.204×1024NH3分子,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体积:

B. 密度:

C. 质量:

D. 原子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地沟油泛指生活中产生的、不宜继续食用的油脂。地沟油经脱胶、洗涤、脱色等预处理,用来制备脂肪酸钠(RCOONa),在消除危害的同时,还可用于处理含Cu2+的废水。

已知:2RCOO-+Cu2+(RCOO)2Cu

(1)可利用活性炭对地沟油进行脱色处理,这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性。

(2)30 mL三油酸甘油酯在不同条件下水解,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序号

试剂

温度

时间

水解率

a

20 mL3 mol/L H2SO4

95

3小时

52.1%

b

20 mL 6 mol/LNaOH

70

1.5

97.7%

①实验a中,三油酸甘油酯水解的产物是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②对比实验ab可以得到的结论有____________(写出2)

(3)将预处理后的地沟油水解,用水解所得液体去除Cu2+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RCOONa属于____________(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

②实验表明,硫酸酸化后液体的pH会影响Cu2+的去除率。实验测得,pH=5Cu2+的去除率低于pH=7时的,其原因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氨催化分解既可防治氨气污染,又能得到氢能源。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①4NH3(g)+3O2(g)2N2(g)+6H2O(g)ΔH1=1266.6kJ·mol-1

H2(g)+O2(g)=H2O(1)ΔH2=285.8kJ·mol-1

H2O(1)=H2O(g)ΔH3=+44.0kJ·mol-1

反应①的热力学趋势很大(平衡常数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NH3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在CoAl催化剂体系中,压强p0下氨气以一定流速通过反应器,得到不同催化剂下NH3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活化能最小的催化剂为________________:升高温度,NH3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温度一定时,如果增大气体流速,则b点对应的点可能________________(填“a”“c”“d”“e”或“f”)。

3)温度为T时,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NH30.1molH230min达到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为20%,则T时反应2NH3(g)N2(g)+3H2(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mol2·L-2NH3的分解率为________________达到平衡后再加入0.8molNH30.1molH2NH3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将氨溶解于水也可消除氨气的污染。常温下,向10mL0.1mol·L-1氨水中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CH3COOH溶液,在滴加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A.始终碱小B.始终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