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BC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B.NaMgA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C.BeMgCa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D.LiBeB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答案】D

【解析】

A.BCN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345A项正确;

B.NaMgAl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为+1、+2、+3B项正确;

C.BeMgCa的电子层数分别为234C项正确;

D.LiBeB属于第周期的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项错误;

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2-二甲基环丙烷和反-12-二甲基环丙烷可发生如下转化:

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v(正)=k(正)c(顺)和v(逆)=k(逆)c(反),k(正)和k(逆)在一定温度时为常数,分别称作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t1温度下,,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值K1=_____;该反应的活化能Ea()小于Ea(),则________0(小于”“等于大于”)

2t2温度下,图中能表示顺式异构体的质量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填曲线编号),平衡常数值K2=_____;温度t2___t1(小于”“等于大于”),判断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地海水中主要离子的含量如下表,现利用电渗析法进行淡化,技术原理如图所示(两端为惰性电极,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室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 Cl2

B. 淡化过程中易在戊室形成水垢

C. 乙室和丁室中部分离子的浓度增大,淡水的出口为 b

D. 当戊室收集到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通过甲室阳膜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一定为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表明N2OCOFe+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总过程ΔH<0

B. Fe+使反应的活化能减小

C. Fe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Fe++N2OFeO++N2、FeO++COFe++CO2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c1∶c2=3∶1 B. 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 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 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Cl3既可用于漂白,又可用于柠檬等水果的熏蒸处理已知:NCl3熔点为-40℃沸点为70℃, 95℃以上易爆炸,有刺激性气味,在热水中易水解。实验室可用Cl2NH4Cl溶液反应制取NCl3。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备NCl3,并探究NCl3的漂白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M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

2各装置接口连接的顺序为__________(用小写字母表示)

3)当装置B的蒸馏烧瓶中出现较多油状液体后,关闭b处的活塞,应控制水浴加热的温度为_______,装置C的作用为_________

4当装置D的锥形瓶内有较多黄色油状液体出现时,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液体滴到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不褪色若取该液体滴入5060℃的热水中片刻后取该热水再滴到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上,则试纸先变蓝后褪色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该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5pH=4时电解NH4Cl溶液也可以制得NCl3,然后利用空气流将产物带出电解槽。电解池中产生NCl3的电极为_______(填阴极阳极),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6NCl3可与NaClO2溶液反应制取ClO2气体,同时产生一种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A(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的生产流程如下:

(1)写出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

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

(2)某同学欲用上图装置制备物质E,回答以下问题:

①试管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管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出乙酸乙酯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插入右边试管的导管接有一个球状物,其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制备重要的有机原料——氯乙烷(CH3—CH2Cl),下面是两位同学设计的方案。

甲同学:选乙烷和适量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制备,原理是:

CH3—CH3+Cl2 CH3—CH2Cl+HCl

乙同学:选乙烯和适量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制备,原理是:

CH2=CH2+HCl→CH3—CH2Cl

你认为上述两位同学的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参观制碱厂后,绘制了该厂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图如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流程图Ⅰ是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CaOH2Na2CO3,二者加入的顺序可以颠倒

B. 流程Ⅰ后过滤得到的沉淀成分有MgOH2CaCO3

C. 通入NH3的主要作用是形成碱性溶液,有利于CO2的吸收

D. 碳酸氢钠首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原因其溶解度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城市主要空气污染物为PM2.5、SO2、NOx。科学实验小组为检测空气样本成分,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液,设计实验及所得实验现象如下: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上述实验中可用Ba(NO3)2代替BaCl2,以证明待测试样中含SO42

B. 由实验②⑤可知待测试样中含有NH4+和NO3

C. 焰色反应表明待测试样中含Na元素和K元素

D. 该城市的污染来源主要是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