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正丁醚(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是一种化工原料,常温下为无色液体,不溶于水,沸点为142.4℃,密度比水小。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醚(其它装置均略去),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实验过程如下:在容积为l00mL的三颈烧瓶中将5mL浓硫酸、14.8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混合均匀,再加热回流一段时间,收集到粗产品,精制得到正丁醚。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粗产品时,液体试剂加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冷凝水应从____口流出(填“a”或‘‘b”)。
(3)为保证反应温度恒定在135°C,装置C中所盛液体必须具有的物理性质为________。
(4)加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反应混合液会变黑,写出用浓NaOH溶液吸收有毒尾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得到的正丁醚粗产品依次用8 mL50%的硫酸、10 mL水萃取洗涤。该步骤中需要的属于硅酸盐材质的实验仪器是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最终得到6.50g正丁醚,则正丁醚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先加正丁醇,后加浓硫酸 a( 该液体沸点大于135℃ 2OH-+SO2=SO32-+H2O( 分液漏斗 50.0%
【解析】(1)浓硫酸与其它液体混合时,先加其它液体后加硫酸,防止浓硫酸稀释时放热,引起液体飞溅,所以液体试剂加入顺序是先加正丁醇,后加浓硫酸,故答案为:先加正丁醇,后加浓硫酸。
(2)用冷凝管冷凝时,冷凝水的流向与气体流向相反,则冷凝水从a口进入,故答案为:a;
(3)加热液体能达到的最高温度等于其沸点,则为保证反应温度恒定在135℃,装置C中所盛液体的沸点应该大于135℃,故答案为:该液体沸点大于135℃;
(4)加热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反应混合液会变黑,浓硫酸与丁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浓硫酸被还原生成二氧化硫,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其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OH-+SO2═SO32-+H2O;故答案为:2OH-+SO2═SO32-+H2O;
(5)分离分层的液体用分液漏斗,该步骤中需要的属于硅酸盐材质的实验仪器是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故答案为:分液漏斗。
(6)(7)由
74×2 130
14.8g mg
则m=(14.8g×130)÷(74×2)=13.0 g,产率=(6.5 g÷13.0 g )×100%=50.0% 。故答案为:50.0%。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 实验事实 | 解释 |
A | 加热蒸干MgSO4溶液能得到MgSO4固体;加热蒸干MgCl2溶液得不到MgCl2固体 | H2SO4不易挥发,HCl易挥发 |
B | 电解CuCl2溶液,阴极得到Cu;电解NaCl溶液,阴极得不到Na | 得电子能力:Cu2+>Na+>H+ |
C | 浓HNO3能氧化NO,稀HNO3不能氧化NO | HNO3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
D | 钠与乙醇反应平缓;钠与水反应剧烈 | 羟基中氢的活性:C2H5OH2O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ml浓度为1mol/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粉反应,若加入适量的下列溶液,能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氢气生成的是 ( )
A. H2SO4 B. CuSO4 C. CH3COONa D. 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苯在一定条件下,可生产二甲苯的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下:
对二甲苯 | 邻二甲苯 | 间二甲苯 | 苯 | |
沸点/℃ | ||||
熔点/℃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 甲苯的沸点高于℃
C. 用蒸馏的方法可将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离出来
D. 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分离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制溴苯的废催化剂(主要含FeBr3及少量溴、苯)为原料,制取无水FeCl3和溴的苯溶液,选用的方法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①及其试剂制取氯气
B. 用装置②氧化FeBr3溶液中的溴离子
C. 用装置③分离出FeCl3溶液,不能选用装置④分离
D. 用装置⑤将FeCl3溶液蒸发至干,可得无水Fe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机化学(选修模块)乙酸苯甲酯是制造香精的原料之一,其合成路线如下:
(1)乙酸苯甲酯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反应Ⅰ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B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
(3)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 c.加成反应
(5)C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6)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离子在济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a+、OH-、S2O32-、Cl- B. Fe3+、K+、,AlO2-、HCO3-
C. H+、Al3+、CO32-、SO42- D. H+、Na+、HCO3-、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或数据正确的是( )
A.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B.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必须用待测液润洗
C.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若读取标准液读数时,滴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 用25mL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标准液的体积为21.7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