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用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序号的对应仪器名称: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仪器②中水流方向为___________(填“上进下出”或 “下进上出”)
(2)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分离下列混合物,用代表整套装置的字母填空;
①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选择装置____________;
②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选择装置____________;
③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以制取蒸馏水,选择装置____________;
④分离乙醇和水的混合物,选择装置________;
⑤分离汽油和水的混合物,选择装置____________;
(3)分离碘和水的混合物,可选择下列哪种试剂?_______(填序号),所用分离方法为________。
A.四氯化碳 B.乙醇 C.蒸馏水
【答案】 冷凝管 分液漏斗 下进上出 D C A A B A 萃取分液
【解析】(1)由图可知①为蒸馏烧瓶,②为冷凝管,③为分液漏斗,冷凝时要保证冷凝管充满水,水的方向应为下进上出,
故答案为: (1). 冷凝管 (2). 分液漏斗 (3). 下进上出
(2)①从氯化钾溶液中得到氯化钾固体,可用蒸发的方法,故答案为:D;
②沙子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C;
③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以制取蒸馏水,可用蒸馏的方法,故答案为:A;
④乙醇和水混溶,但沸点不同,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A;
⑤汽油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B;
(3)碘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大,可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分离,所选用的萃取剂与水互不相溶,可用四氯化碳,然后用萃取分液的方法分离,
故答案为:A;萃取分液.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茶倍健”牙膏中含有茶多酚,但茶多酚是目前尚不能人工合成的纯天然、多功能、高效能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净化剂。其中没食子儿茶素(EGC)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关于EGC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共面
B. 1mol EGC与4mol NaOH恰好完全反应
C. 易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难发生加成反应
D. 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选项中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性质 | 用途 |
A | 溴化银有感光性 | 用于变色玻璃 |
B | 新制氯水显酸性 | 漂白有色布条 |
C | 浓硫酸有强氧化性 | 干燥剂 |
D | 氨气是碱性气体 | 液氨作制冷剂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1.5molH2SO4的质量是_____,其中含有___mol 氢原子。
(2)9.03×1023个氨分子含___mol氨分子,___mol氢原子,___个电子。
(3)含有6.02×1023个OH-的Ca(OH)2的物质的量是____,质量是____。
(4)已知16gA和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molC和31.76g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
(5)在同温同压下,相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原子个数比为____。
(6)Fe(OH)3胶体的制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和石油都是混合物
B.石油通过催化重整可获得环状烃
C.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
D.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可鉴别分馏获得的汽油和裂化获得的汽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酸奶中含有乳酸(C3H6O3),2 mol乳酸分子中含有( )
A. 3 mol氧原子
B. 12 mol氢原子
C. 6.02×1023个O3分子
D. 6.02×1023个乳酸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X、Y、Z是三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乙、丙分别是三种元素形成的单质,A、B、C、D分别是由三种元素中的两种形成的化合物,且A与C均含有10个电子。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Z>Y>X B. 稳定性:A>C
C. 反应②和③均为吸热反应 D. X、Y、Z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
A.1s22s12p1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
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C.同一原子中,3d轨道的能量小于4s轨道的能量
D.同一原子中,2p、3p、4p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