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甘氨酸亚铁[(NH2CH2COO)2Fe]是一种补铁强化剂。某学习小组利用FeCO3与甘氨酸(NH2CH2COOH)制备甘氨酸亚铁,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和加热仪器已省略)。
有关物质性质如下表
甘氨酸 | 柠檬酸 | 甘氨酸亚铁 |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 易溶于水和乙醇 | 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
两性化合物 | 强酸性、强还原性 |
实验过程:
Ⅰ合成:装置C中盛有0.2 mol FeCO3和200 mL 1.0 mol·L1甘氨酸溶液和适量柠檬酸。实验时,先打开仪器a的活塞,待装置C中空气排净后,加热并不断搅拌,并通过仪器b向C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到6左右,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Ⅱ分离:反应结束后,过滤,将滤液进行蒸发浓缩;加入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并干燥。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与a相比,仪器b的优点是_______。
(2)装置B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
(3)合成过程加入柠檬酸的作用是促进FeCO3溶解和______________。
(4)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若大于6,甘氨酸亚铁产量下降。原因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5)过程II中洗涤操作为________。
(6)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Fe3+的最佳试剂是_________(写化学用语)。
(7)本实验制得15.3 g 甘氨酸亚铁(M=204g/mol),则其产率是_______%。
【答案】三颈烧瓶 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 饱和NaHCO3溶液 防止Fe2+被氧化 Fe2++2OH= Fe(OH)2↓ 向漏斗中加入乙醇至浸没晶体,待乙醇自然流下,重复2-3次 KSCN 75
【解析】
分析题中反应步骤及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A为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CO2的发生装置,生成的CO2可以用来排净装置C中的空气,装置B为CO2的净化装置。装置C为甘氨酸和FeCO3反应制备甘氨酸亚铁的反应装置。由物质性质表可知,柠檬酸具有还原性,可以确保FeCO3不被氧化。反应结束后,利用甘氨酸亚铁难溶于乙醇来进行甘氨酸亚铁的分离、洗涤等操作。
(1)仪器C为三颈烧瓶;仪器a为分液漏斗,仪器b为恒压分液漏斗,相比a来说,b可以平衡内外压强,使漏斗内液体顺利流下;
(2)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防止其对实验造成干扰,故可选择饱和NaHCO3溶液;
(3)分析柠檬酸的性质,柠檬酸具有还原性,可以保证Fe2+不被氧化;
(4)pH若大于6,溶液中c(OH-)较大,Fe2+与OH-反应生成Fe(OH)2沉淀,离子方程式为:Fe2++2OH= Fe(OH)2↓;
(5)甘氨酸亚铁难溶于乙醇,用乙
(6)Fe3+与KSCN反应,会生成血红色的络合物,故一般用KSCN来进行检验;
(7)15.3g甘氨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200 mL 1.0 mol·L1甘氨酸溶液中甘氨酸的物质的量为
,FeCO3的物质的量为0.2 mol,理论上可生成0.1mol甘氨酸亚铁,则产率为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探究肉桂酸的制取:
I: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
注意:乙酸酐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
II :反应过程.
实验室制备肉桂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O2)O
+CH3COOH
III::实验步骤及流程
①在250 mL三口烧瓶中(如图甲)放入3 ml(3. 15 g,0. 03 mol)新蒸馏过的苯甲醛、8 ml(8. 64g,0. 084 mol)新蒸馏过的乙酸酐,以及研细的4.2 g无水碳酸钾。采用空气冷凝管缓缓回流加热45min。由于反应中二氧化碳逸出,可观察到反应初期有大量泡沫出现。
②反应完毕,在搅拌下向反应液中分批加入20 mL水,再慢慢加入碳酸钠中和反应液至pH等于8。然后进行水蒸气蒸馏(如图乙),待三口烧瓶中的剩余液体冷却后,加入活性炭煮沸10-15 min,进行趁热过滤。在搅拌下,将HCl加入到滤液中,当固体不在增加时,过滤,得到产品,干燥,称量得固体3.0 g。
IV:如图所示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时装置必须是干燥的,理由是___________。反应完成后分批加人20mL水,目的是________。
(2)反应完成后慢慢加入碳酸钠中和,目的是_____。
(3)步骤②进行水蒸气蒸馏,除去的杂质是______,如何判断达到蒸馏终点__________。
(4)加入活性炭煮沸10- 15 min,进行趁热过滤,将滤液冷却至室温,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
(5)若进一步提纯粗产品,应用的操作名称是______,该实验产品的产率约是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八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填化学符号,下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两性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③与④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④、⑤、⑥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乙醇制取乙烯,用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含少量CaS)制取乙炔。
(1)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制取乙烯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选填编号)
a b c d
(2)制备乙烯气体时,常因温度过高而观察到溶液变黑,同时能闻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在乙烯气体的制备过程中,浓硫酸没有体现的性质是________。
a 吸水性 b 脱水性 c 强氧化性 d 酸性
① ② ③ ④
有同学设计下列实验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上图中①、②、③、④装置盛放的试剂分别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填标号):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A 品红溶液 B NaOH溶液 C 浓硫酸 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3)实验室制备乙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乙炔时为避免电石和水反应过于激烈,除用分液漏斗控制滴速外,通常还可用_________代替水。为除去乙炔中混有的少量硫化氢杂质,可将气体通过___________(选填编号)。
a酸性KMnO4溶液 b CCl4 c NaOH溶液 d 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漂白剂的结构。已知:W、Y、Z是不同周期、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W、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W、X对应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W、X对应的简单离子的半径:X>W
B.Y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二周期第IVA族
C.将W的氯化物的水溶液加热蒸干并灼烧可得到W的氧化物
D.该漂白剂结构中,Y、X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装置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其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请写出该反应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以下几种方法制取氯气。
a.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b.氯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3)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同时装置B也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处依次放入物质的组合应是________(填字母编号)。
编号 | Ⅰ | Ⅱ | Ⅲ |
a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碱石灰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b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无水硫酸铜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c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浓硫酸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d | 湿润的有色布条 | 无水氯化钙 | 干燥的有色布条 |
(5)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反应一段时间后,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该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6)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其烧杯中的溶液不能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饱和NaOH溶液 b.饱和Ca(OH)2溶液
c.饱和Na2SO3溶液 d.饱和Na2CO3溶液
(7)氯气可制漂白粉,测定漂白粉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称取1.000 g漂白粉于锥形瓶中,加水溶解,调节溶液的pH,以淀粉为指示剂,用0.100 0 mol/LKI溶液进行滴定,溶液出现稳定浅蓝色时为滴定终点。反应原理为:3ClO-+I-=3Cl-+IO3-;IO3-+5I-+3H2O=6OH-+3I2,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 1 | 2 | 3 |
KI溶液体积/mL | 19.98 | 20.02 | 20.00 |
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若滴定过程中未充分振荡溶液,局部变浅蓝色时就停止滴定,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剧烈运动后肌肉发酸是因为当体内氧气缺少时葡萄糖发生反应产生了乳酸,其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乳酸的系统命名为1-羟基丙酸
B.与乳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包括乳酸)共3种
C.乳酸既可发生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又可发生加成反应
D.乳酸发生缩聚反应的方程式为n+n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用下图所示装置时行实验:
(1)B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装置图补充完整后正确的是__________;
(2)实验中他们取6.4g铜片和12mL 18mol·L-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中的同学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 请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试剂中,能证明反应停止后烧瓶中有硫酸剩余的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编号)。
A.硫酸钠溶液 | B.BaCl2溶液 | C.银粉 | D.Na2CO3溶液 |
③为什么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定反应生成的主要气体成分,还可以在实验装置A和B之间补充以上右图D装置,其中洗气瓶中可以盛有__________(试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机物W 在工业上常用作溶剂和香料,其合成方法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N、W 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B. N、W 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所以互为同系物
C. W 属于酯类,酸性水解和碱性水解产物相同
D. 1mol N可与4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