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CH4超干重整CO2技术可得到富含CO的气体,用于生产多种化工产品。该技术中的化学反应为:CH4(g)+3CO2(g) 2H2O(g)+4CO(g) ΔH=+330kJ/mol

1下图表示初始投料比n(CH4):n(CO2)1:31:4CH4的转化率在不同温度(T1T2)下与压强的关系。[注:投料比用a1a2表示]

①a2=__________

②判断T1T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2CH4超干重整CO2的催化转化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过程Ⅰ,生成1mol H2时吸收123.5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过程Ⅱ,实现了含氢物种与含碳物种的分离。生成H2O(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③假设过程Ⅰ和过程Ⅱ中的各步均转化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过程Ⅰ和过程Ⅱ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过程Ⅱ中使用的催化剂为Fe3O4CaCO3

c.若过程Ⅰ投料,可导致过程Ⅱ中催化剂失效

【答案】 1:4 T2>T1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时甲烷的转化率增大 CH4(g)+CO2(g)=2CO(g)+2H2(g) ΔH=+247kJ/mol 4H2+Fe3O43Fe+4H2O ac

【解析】(1). ①.在相同条件下,投料比越小甲烷的转化率越大,据图可知,a2a1,故a2表示的是1:4时甲烷的转化率故答案为:1:4

②. CH4(g)+3CO2(g)2H2O(g)+4CO(g)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时平衡正向移动,甲烷的转化率增大,则T2>T1,故答案为:T2>T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时甲烷的转化率增大

(2). ①.在过程I中,生成1mol H2时吸收123.5kJ热量,据图可知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CO2(g)=2CO(g)+2H2(g) ΔH=+247kJ/mol故答案为:CH4(g)+CO2(g)=2CO(g)+2H2(g) ΔH=+247kJ/mol

②. 由过程II的转化关系来看,混合气体中的H2Fe3O4还原为Fe,反应方程式为:4H2+Fe3O4 3Fe+4H2O故答案为:4H2+Fe3O4 3Fe+4H2O

. a. 两个过程都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都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b. 过程IIFe3O4最终被还原为FeFe3O4不是催化剂,故b错误;c. 若初始投料比时,二者恰好按照题给方程式反应,无CO2生成,导致CaCO3无法参加反应,使催化剂中毒失效,故c正确;答案选ac

型】
束】
17

【题目】工、农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中浓度较高的会造成氮污染。工业上处理水体中的一种方法是零价铁化学还原法。某化学小组用废铁屑和硝酸盐溶液模拟此过程,实验如下。

1先用稀硫酸洗去废铁屑表面的铁锈,然后用蒸馏水将铁屑洗净。

①除锈反应的离子反程式是__________

②判断铁屑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

2KNO3溶液的pH调至2.5。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调低溶液pH的原因是__________

3将上述处理过的足量铁屑投入(2)的溶液中。如图表示该反应过程中,体系内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①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t2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4铁屑与KNO3溶液反应过程中向溶液中加入炭粉,可以增大该反应的速率,提高的去除效果,其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Fe2O3+6H+=2Fe3++3H2O 测最后一次洗涤液的pH,若为7,则说明铁屑已洗净(或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说明铁屑已洗净) 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易被铁屑还原 4Fe++10H+=4Fe2+++3H2O 生成的Fe2+水解 炭粉和铁构成了无数微小的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解析】(1). ①.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故答案为:Fe2O3+6H+=2Fe3++3H2O

②. 判断铁屑是否洗净的方法是测最后一次洗涤液的pH,若为7,则说明铁屑已洗净故答案为:测最后一次洗涤液的pH,若为7,则说明铁屑已洗净;

(2). pH调至2.5,是因为NO3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易被铁屑还原,故答案为:NO3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易被铁屑还原;

(3). ①. 根据图示可知,在t1时刻前,硝酸根离子、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亚铁离子浓度增大则在t1时刻前是金属铁和硝酸之间的反应4Fe+NO3+10H+=4Fe2++NH4+3H2O,故答案为:4Fe+NO3+10H+=4Fe2++NH4+3H2O

. 根据反应4Fe+NO3+10H+=4Fe2++NH4+3H2O可知,溶液中NH4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所以原因是生成的Fe2+水解所致,故答案为:生成的Fe2+水解;

(4). 构成原电池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炭粉和铁屑构成了无数微小的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炭粉和铁构成了无数微小的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四种物质之间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B、C、D均为化合物,且C为红棕色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和C的名称或化学式:A , C
(2)在上图D→C的过程中,D表现出强(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3)在D的稀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关于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序数116 B. 中子数177

C. 核外电子数116 D. 相对原子质量29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 它们的原子序数由AD依次增大, 已知AB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A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两倍, C在空气中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 C的单质在加热下与B的单质充分反应, 可以得到与D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 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1)元素名称: A ______ B _____ C _____ D ______

(2)D元素位于周期表中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__

(3)写出AB2C2B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子式表示化合物 C2D 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久置于空气中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浓硫酸的质量增重 B.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 氢氧化钠的表面发生潮解 D. 钠的表面变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以下实验,请将实验①②③的现象和离子反应方程式填入实验报告中.

编号

现象

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将2molSO21molO2充入2L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下列反应:2SO2(g)+O2(g)2SO3(g) △H=-197kJ/m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会放出197kJ的热量

B. 增大O2浓度可以使SO2转化率达到100%

C.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升高温度均可加大反应速率

D. 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且不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kJ
B.557kJ
C.436kJ
D.181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X、Y、Z三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的原子半径最小,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C、D是由X、Y、Z中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通常状况下为无色液体, D为无色非可燃性气体,G为黄绿色单质气体,J、M为金属,I有漂白作用,反应①常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各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部分生成物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C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22.4L(标准状况)D气体通入1L 1mol/L NaOH溶液中,完全吸收后,溶液中除了Na外,还大量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M溶于稀硝酸,溶液变成蓝色,并放出无色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化合物K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反应K+G→L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