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现有NH3、CO、Na、Na2O2、Fe、NO、NO2、F2、SO2等中学化学教材中出现过的物质,根据它们的组成及性质进行如下分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SO2属于_______________(填“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2)Na2O2最终位于________组;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3)C组有一种气体常用作工业上冶炼铁的还原剂,写出高温下它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II组的某种物质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5)B组中有一种物质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若该反应过程中有0.8NA个电子转移则有_________g该物质参与反应。
(6)N2H4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强还原性,可通过I组的某种物质和NaClO反应制得,该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酸性氧化物 Ⅰ 3CO+Fe2O32Fe+3CO2 2:1 16.8 NaClO+2NH3=N2H4+NaCl+H2O
【解析】
NH3、CO、Na、Na2O2、Fe、NO、NO2,F2、SO2等,按照组成元素的多少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单质的是Na、Fe、F2,属于化合物的是NH3、CO、Na2O2、NO、NO2、SO2;单质中能与氢气反应的是F2;化合物中能与水反应的是NH3、Na2O2、NO2、SO2,反应后溶液显碱性的是NH3、Na2O2;
(1)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反应后溶液显碱性;
(3)C组有一种气体常用作工业上冶炼铁的还原剂是CO;
(4)Ⅱ组的某种物质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物质为NO2,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5)B组中与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物质为Fe,结合反应方程式计算;
(6) NaClO溶液和NH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钠和肼,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1)S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属于酸性氧化物;
(2)Na2O2能与水反应,且反应后所得溶液显碱性,则最终位于Ⅰ组;Na2O2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3) C组有一种气体常用作工业上冶炼铁的还原剂是CO,CO与Fe2O3在高温条件下生成Fe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
(4) ))Ⅱ组的某种物质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物质为NO2,NO2与水反应产生3NO2+H2O═2HNO3+NO,反应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由+4价升高为+5价,由+4价降低为+2价,所以NO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由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可知起氧化剂与还原剂的NO2物质的量之比为1:2,所以被氧化的NO2与被还原的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5) B组中与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物质为Fe,反应的方程式为4H2O(g)+3FeFe3O4+4H2,该反应过程中有8NA个电子转移,即转移8mol电子,则消耗3molFe,即3mol×56g/mol=168g,若该反应过程中有0.8NA个电子转移,消耗Fe为168g×=16.8g;
(6) 该反应中,次氯酸钠被氨气还原生成氯化钠,氨气被氧化生成肼,同时还有水生成,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为:NaClO+2NH3=N2H4+NaCl+H2O。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同条件下,用O2氧化一定浓度的FeCl2溶液过程中所测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A.Fe2+的氧化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
B.由①和③可知,温度越高,Fe2+氧化速率越快
C.由②和③可知,pH越大,Fe2+氧化速率越快
D.氧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0.2mol/L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A是强酸
B. 该混合液pH=7
C. 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
D. 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重要原因。人们研究了诸多有关氮氧化物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处理NOx的一种方法是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CH4(g)+4NO2(g)=4NO(g)+CO2(g)+2H2O(g) K1
CH4(g)+2NO2(g)=N2(g)+CO2(g)+2H2O(g) K2
CH4(g)+4NO(g)=2N2(g)+CO2(g)+2H2O(g) K3
K1、K2、K3依次为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则K3=__(用K1、K2表示)。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O和N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CO(g)+2NO(g)N2(g)+2CO2(g),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分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kp,如果p1=1.65MPa,求a点的平衡常数kp=__(MPa)1(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②为探究速率与浓度的关系,该实验中,根据相关实验数据,粗略绘制了2条速率—浓度关系曲线:v正~c(NO)和v逆~c(CO2)则:与曲线v正~c(NO)相对应的是图中曲线__(填“甲”或“乙”)。当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v正和v逆相应的平衡点分别为___(填字母)。
(3)利用电化学原理,将NO2、O2和熔融的KNO3制成燃料电池,模拟工业电解法来处理含Cr2O72的废水,如图所示;电解过程中溶液发生反应: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甲电池工作时,Y是气体,可循环使用。则石墨I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4)已知H3PO4为三元酸,Ka1=7.0×103mol·L1,Ka2=6.2×108mol·L1,Ka3=4.5×1013mol·L1。则Na2HPO4水溶液呈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五倍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其有效成分为X,在一定条件下X可分别转化为Y、Z。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 mol Z最多能与8 mol NaOH发生反应
B. 1 mol X与H2完全加成产物的分子式为C7H12O5
C. 向Y中滴加FeCl3溶液呈紫色
D. 1 mol Y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放出2 mol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同主族非金属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装置内可生成Cl2。
(1)甲同学的部分实验记录如下:B处棉花变成蓝色;C处棉花变成橙红色。甲同学由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
①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甲同学的结论是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应将甲同学实验中B、C两处的棉花调换位置,用氯气先置换出溴,然后溴再与KI接触,以判断Br2与KI能否发生反应。该设想是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的,原因是___
(3)丙同学在甲同学的实验结束后,取出C处的棉花,将其与另一个沾有淀粉KI溶液的棉花(E)接触,发现E慢慢出现蓝色,结合甲的实验现象,他认为可以确定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你同意此种观点吗?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_____
(4)丁同学综合分析了前面几位同学的实验,认为若将沾有Na2S溶液的棉花置于玻璃管中适当的位置,此实验还可以同时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他提出此观点的依据是___,预期的现象与结论是___________,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和Si属于第ⅣA族元素,SiH4比CH4稳定
B.N和B属于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N>B
C.S和Cl属于第三周期元素,其含氧酸的酸性:H2SO4<HClO3
D.某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H3,则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HR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从海水中提溴,实验室中从海带中提碘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给出的反应,判断、、、、的氧化性强弱,可以明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将适量溴水加入氟化钠溶液中,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
(3)将适量碘水加入氯化钠溶液中,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Fe-2e-=Fe2+
B.用惰性电极分别电解熔融的NaCl和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均为:2Cl- -2e-=Cl2↑
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若有13 克锌被溶解,外电路就有0.2 mol电子通过
D.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硫酸铜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