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欲提纯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固体,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请根据操作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在加热时应选择___盛装混合物(填仪器名称)

2)进行操作②后,判断SO42已沉淀完全的方法是___

3)操作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操作④的目的是___

5)实验室进行操作⑤的具体步骤是___

6)某同学欲用制得的氯化钠固体配制100mL0.2molL1的氯化钠溶液。

①配制NaCl溶液时需用到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____

②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氯化钠溶液浓度偏小的是___(请填序号)

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B.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

C.在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外

D.颠倒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补上

【答案】坩埚 静置,往上层清液中维续滴加BaCl2溶液,若不出现浑浊,则SO42-已沉淀完全 BaCl2+Na2CO3=BaCO3↓+2NaCl 除去溶解在溶液中过量的HClCO2 将溶液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热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胶头滴管 100mL容量瓶 CD

【解析】

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固体,由流程可知,①中发生加热条件下分解反应,分解后的固体溶于水后,与氯化钡反应除去硫酸根离子,再利用碳酸钠除去过量的钡离子,过滤后滤液中含NaCl、碳酸钠,加盐酸除去碳酸钠后溶质为NaCl,蒸发得到纯净的NaCl,以此解答该题。

1)加热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故答案为:坩埚;

2)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检验硫酸根离子已全部沉淀,判断方法为取操作②后的溶液少许于一试管中,静置,往上层清液中维续滴加BaCl2溶液,若不出现浑浊,则SO42已沉淀完全,

故答案为:静置,往上层清液中维续滴加BaCl2溶液,若不出现浑浊,则SO42已沉淀完全;

3)操作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

4)加热煮沸,可除去溶解在溶液中过量的HClCO2,故答案为:除去溶解在溶液中过量的HClCO2

5)由氯化钠溶液得到固体氯化钠,可将溶液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热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故答案为:将溶液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热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6)①实验室配制100mL0.2mol·L1的氯化钠溶液,应选择100mL的容量瓶,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

A、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体积偏小,则浓度偏大,故A错误;

B、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对实验无影响,故B错误;

C、在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外,导致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则浓度偏小,故C正确;

D、颠倒摇匀后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补上,导致体积偏大,则浓度偏小,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KMnO4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均有重要应用,其工业制备的部分工艺如下:

Ⅰ.将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粉碎后,与KOH固体混合,通入空气充分焙烧,生成暗绿色熔融态物质。

Ⅱ.冷却,将固体研细,用稀KOH溶液浸取,过滤,得暗绿色溶液。

Ⅲ.向暗绿色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为紫红色,同时生成黑色固体。

Ⅳ.过滤,将紫红色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KMnO4固体。

资料:K2MnO4为暗绿色固体,在强碱性溶液中稳定,在近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易发生歧化反应(Mn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

(1)Ⅰ中,粉碎软锰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Ⅰ中,生成K2MnO4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Ⅱ中,浸取时用稀KOH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4)Ⅲ中,CO2和K2MnO4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K2MnO4溶液采用惰性电极隔膜法电解,也可制得KMnO4,装置如图:

①b极是______极(填“阳”或“阴”),D是_______________

②结合电极反应式简述生成KMnO4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传统无膜法电解时,锰元素利用率偏低,与之相比,用阳离子交换膜可以提高锰元素的利用率,其原因是______

(6)用滴定法测定某高锰酸钾产品的纯度,步骤如下:

已知:Na2C2O4+H2SO4=H2C2O4+Na2SO4,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摩尔质量:Na2C2O4134gmol-1、KMnO4158gmol-1。

ⅰ.称取ag产品,配成50mL溶液。

ⅱ.称取bgNa2C2O4,置于锥形瓶中,加蒸馏水使其溶解,再加入过量的硫酸。

ⅲ.将锥形瓶中溶液加热到75℃~80℃,恒温,用ⅰ中所配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VmL(杂质不参与反应)。

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产品中KMnO4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化银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实际上是一个个由很多AgCl结合而成的集合体,向盛有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静置后用一束光照射试管,发现试管的三个不同区域中只有一个区域具有明显的丁达尔现象,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区域是A,该区域中AgCl的直径最小

B.该区域是B,该区域中AgCl的直径介于A、C之间

C.该区域是C,该区域中AgCl的直径最大

D.各区域AgCl的大小相同,但只有B区域中分散质的大小介于1~100nm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60g冰醋酸晶体中,含阴离子数目为NA

B. 标准状况下,22.4LCCl4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NA

C. 常温下,46gNO2N2O4混合气体中含分子数为NA

D. 32gCu投入300mL10mol/L的浓硝酸中,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阴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n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wgR2所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A.molB.molC.molD.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可利用硫酸厂炉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聚铁的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m,制备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炉渣中FeS与硫酸和氧气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S+3O2+12H+4Fe3++4S↓+6H2O

B. 气体M的成分是SO2,通入双氧水得到硫酸,可循环使用

C. 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Y,再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步骤得到绿矾

D. 溶液Z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若其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醇和钠反应,键①断裂

B. 在铜催化下和O2反应,键①③断裂

C. 浓硫酸作用下加热至170℃时的反应,键②⑤断裂。

D. 浓硫酸作用下加热至140℃时的反应,键①⑤断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CH3CH2OH分两步制备12-二溴乙烷现用少量的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物质名称

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cm3)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130

9

116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 ℃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引发反应  b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c 防止乙醇挥发 d加快反应速率

(2)在装置C中应加入________(填字母),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 装置D中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4)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________(”)层。

(5)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对试管加热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试管外壁有水珠不一定要擦干,加热时会自然挥发

B.应握紧试管夹,大拇指按在短柄上

C.试管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D.可以使试管的受热部位在火焰上方先上下移动,后集中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