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叙述中,能证明某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  )

A.熔融时不导电

B.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

C.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极性共价化合物

D.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

【答案】D

【解析】

A. 熔融时不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弱电解质,如HCl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时不导电,但是强电解质,A项错误;

B. 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没有本质联系,很稀的强电解质水溶液的导电能力也很弱,因为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B项错误;

C. HCl是极性共价化合物,但是强电解质,C项错误;

D.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溶液中已电离的离子和未电离的分子共存,说明该物质是弱电解质,D项正确;

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向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1mL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分别加水,均稀释至VmL,两种溶液的pHlgV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Ka1(CO32-)(Ka1为第一级水解平衡常数)的数量级为10-4

B. 曲线N表示Na2CO3溶液的pHlgV的变化关系

C. Na2CO3溶液中存在:c(Na+)>c(CO32-)>c(OH-)>c(HCO3-)>c(H+)

D. 若将Na2CO3溶液加热蒸干,由于CO32-水解,最终析出的是NaOH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时,Ka(CH3COOH)=1.7×10-5。该温度下,用0.1mol/L的醋酸滴定10.00 mL0.1mol/L的碱MOH,滴定过程中加入醋酸的体积(V) 与溶液中lg[c (H+)/c(OH-)]的关系如图所示(V=0时,

lg[c (H+)/c(OH-)]=-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OH的电离方程式为MOHM++OH-

B. a :V(CH3COOH)= 10.00mL

C. b:c(CH3COO-)>c(H+ )>c(M+)>c(OH-)

D. 25℃时,CH3COO-的水解平衡常数为(10/17)×10-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锂(Li)—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金属锂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Li+通过有机电解质向水溶液处移动

C. 正极的电极反应:O2+4e==2O2—

D. 电池总反应:4Li+O2+2H2O==4Li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在表中的位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A

A

A

A

A

A

A

O

1

2

3

1)用序号回答:

元素中,_________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化学性质最不活泼原子是______________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与_____同一族。

2)用“>”“<”回答:

原子半径:⑥___________⑦;离子半径:⑤___________⑧。

3)用化学用语回答:

⑥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②和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

⑩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4)①和④两种元素的原子按2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①和③两种元素的原子按51组成化合物,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的最外电子层结构,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5)⑦⑧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 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

B 将形状、大小相同的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

C 将形状、大小相同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

D 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反应产物的定性探究,按如图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1A装置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D装置中____________E装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再关闭K1 K2,然后撤去所有酒精灯。

4)实验结束后,证明A装置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需将溶液稀释,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反应产物的定量探究

5)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中,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且黑色物质为Cu2S。产生Cu2S的反应为a H2SO4+bCu cCu2S+dCuSO4+e H2O,则ab=_________________

6)为测定硫酸铜的产率,将该反应所得溶液中和后配制成250.00mL溶液,取该溶液25.00mL加入足量KI溶液中振荡,生成的I2恰好与20.00mL 0.30molL1Na2S2O3溶液反应,若反应消耗铜的质量为9.6g,则硫酸铜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已知2Cu2++4I=2CuI+I2 2S2O32+I2=S4O62+2I)(注:硫酸铜的产率指的是硫酸铜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已知:①XYZW均为氧化物。常温下,X是红棕色气体;Y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②相对分子质量:甲<乙。③将甲的浓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减小浓度降低;将乙的浓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增加浓度降低。请完成下列空白:

1Z(写化学式)_____________

2)将乙的浓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增加浓度降低,表明乙的浓溶液具有______性。利用这种性质可以进行________(填字母)实验操作。

A 钝化铁片 B 检验Ba2 C 干燥氯气

3)溴蒸气也是红棕色气体,可用来鉴别溴蒸气和X的是_________

A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B 硝酸银溶液

C 湿润的pH试纸 D NaOH 溶液

4)现有甲和乙的稀溶液的混合溶液400 mL,将其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OA段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如果向另外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________g铜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含苯酚的工业废水处理的流程如下图。

(1)上述流程里,设备Ⅰ中进行的是操作______(填写操作名称)。实验室里这一步操作可以用__________进行(填写仪器名称)。

(2)由设备Ⅱ进入设备Ⅲ的物质A是__________,由设备Ⅲ进入设备Ⅳ的物质B是_________

(3)在设备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在设备Ⅳ中,物质B的水溶液和CaO反应后,产物是NaOH、H2 O和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操作(填操作名称),可以使产物相互分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 v(Br2) 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初始浓度c/mol·L-1

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t/s

CH3COCH3

HCl

Br2

0.80

0.20

0.0010

290

1.60

0.20

0.0010

145

0.80

0.40

0.0010

145

0.80

0.20

0.0020

580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增大c(CH3COCH3),v(Br2)增大

B.实验②和③的v(Br2)相等

C.增大c(HCl),v(Br2)增大

D.增大c(Br2),v(Br2)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