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现象

解释

A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一定无

B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具有漂白性

C

某溶液中先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铁加入稀硝酸中有气泡产生

铁与稀硝酸发生了置换反应

A.AB.BC.CD.D

【答案】C

【解析】

观察K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由操作和现象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不能确定是否含,故A错误;

B.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B错误;

C.先加盐酸无现象,排除干扰离子,再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故C正确;

D.铁加入稀硝酸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生成物中无单质,不发生置换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及对应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解释或结论

A

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B

溶液加入悬浊液中,振荡,可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

的溶解度小于

C

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

一定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D

向混有乙酸和乙醇的乙酸乙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除去溶液中的乙酸和乙醇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的溶液一定呈中性

B.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仍呈中性

C.向水中加入少量碳酸氢钠固体,溶液的c(H+) 增大,KW不变

D.0.1mol·L-1醋酸溶液中加水,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将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的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则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有

C.利用碘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向碘水中加入萃取碘

D.从实验室加热氯酸钾与的混合物制氧气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顺序是溶解、蒸发、洗涤、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水在25 ℃和95 ℃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1)25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______(“A”“B”),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 ℃时,将pH9NaOH溶液与pH4H2SO4溶液混合,若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pH4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

(3)95 ℃时,若10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ab_______________

(4)曲线B对应温度下,pH2的某HA溶液和pH10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5,HA_______(”)

(5)下列溶液pH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的是______(不考虑溶质、溶剂挥发)

a.稀硫酸 b.NaOH溶液 c.NaCl 溶液  d.氨水 e.醋酸

(6)下表室温下为几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CH3COOH

H2CO3

H2S

NH3·H2O

1.8×105

K14.3×107 K25.6×1011

K19.1×108 K21.1×1012

1.8×105

少量CO2NaH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室温下,CH3COONH4溶液的pH_________7(”)

(7)25 ℃时,如果取0.1 mol·L1HA溶液与0.1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不计),测得混合溶液的pH8,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KMnO4与浓HCl在常温下反应能产生Cl2。若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制备纯净、干燥的氯气,并试验它与金属的反应。每个虚线框表示一个单元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A.只有①和②处B.只有②处C.只有②和③处D.只有②③④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溶液中含有、Si、Br、C、Na,向该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有、Na

②有胶状物质生成

③有气体产生

④溶液颜色发生变化

⑤共发生了2个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都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某温度下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

i. 2NO(g)Cl2(g2ClNO(g) H10其平衡常数为K1

ii. 2NO2(g)NaCl(s) NaNO3(s)ClNO(g) H20 其平衡常数为K2

1)现有反应4NO2(g)2NaCl(s) 2NaNO3(s)2NO(g)Cl2(g) 则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3_______(用K1K2表示),反应热△H3_____(用△H1、△H2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ii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NO2和足够的NaCl(s)10min时反应ii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NO2的转化率α1(NO2) 50%,则:10minυ(ClNO) ___________________,平衡常数K2_________________

II.除氮氧化物外,SO2也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需要对其进行吸收处理。

3)若用一定量的NaOH溶液吸收SO2气体后所得吸收液恰好呈中性,下列有关吸收液中粒子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A.c(Na) c(HSO3-) 2c(SO32-)

B.c(Na) > c(HSO3-) c(SO32-) > c(H+) = c(OH)

C.2c(Na) 3c(H2SO3)3c(HSO3-)3c(SO32-)

D.c(Na) > c(HSO3) + c(SO32—) +c(H2SO3)

4)工业上也可以用Na2SO3溶液吸收SO2,并用电解法处理吸收后所得溶液以实现吸收液的回收再利用,装置如图所示,则

①工作一段时间后,阴极区溶液的pH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②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化合物M是一种香料,AD是常见的有机化工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化合物M

已知以下信息:
①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2A生成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C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
3E生成F的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属于芳香烃
b.可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
c.可与新制的Cu(OH)2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dG分子中最多有14个原子共平面
5)化合物M的同系物NM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4N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与化合物M含有相同的官能团;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化合物XY以物质的量之比2:1反应可得到化合物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Y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