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下图所示,室温下的两个连通刚性容器用活塞分开,左右两室体积相同,左室充入一定量NO,右室充入一定量O2,且恰好使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打开活塞,使NOO2充分反应且恢复至室温,反应如下:2NO+O2=2NO2。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左室的压强相同

B. 反应后容器内的密度与反应前的相同

C. 开始时左右两室中的分子数相同

D. 反应后容器内无O2存在

【答案】B

【解析】

A.发生2NO+O2=2NO2,反应后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少,气体平均充满左右两室,则反应后NO室的气体物质的量也要减小,导致气体压强减小,选项A错误;

B.反应过程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气体的总质量与反应前一氧化氮与氧气质量之和相等。由于容器的容积不变,气体的质量也不变,所以反应后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与反应前气体的密度相同,选项B正确;

C.由左右两室体积相同,两容器内气体密度相同可知,两容器中气体的质量一定相等,而NOO2的摩尔质量不相等,故二者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则开始时左右两室分子数不相同,选项C错误;

D.容器内NO、O2的质量相等,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32:30=16:15,两种气体发生反应:2NO+O2=2NO2,反应时二者的物质的量的比是2:1,可见O2过量,故最终容器内有O2存在,选项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Cl2缓慢通入水中。当通入的Cl2体积为V1时达到饱和溶液中c(H+)变化如下图中曲线a。已知Cl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降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将饱和氯水升温继续通入Cl2溶液中c(H+)变化如曲线b

B. 在饱和氯水中通入SO2气体溶液中c(H+)变化如曲线c

C. 降温继续通入Cl2溶液中c(H+)增大

D. 在饱和氯水中加入NaOH使pH=7,所得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c(Na+)>c(ClO-)>c(Cl-)>c(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装置制取和验证SO2的性质。

请回答:

1)写出A反应装置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棉球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SO2是酸性氧化物,洗气瓶中可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

A.澄清石灰水 B.无色酚酞试液 C.碘水 D.紫色石蕊试液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先向装置中加入试剂(药品),再进行气密性检查

B.实验开始时,只需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即可使液体顺利滴下

C.实验开始后,洗气瓶中溶液均褪色,两者均可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D.实验开始后,洗气瓶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该现象可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5)写出洗气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CO2电催化还原为CH4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为原电池,其中a为正极

B.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2+8H++8e=CH4+2H2O

C.反应开始后,电子从a极流出至铜电极,经电解质溶液到铂电极最后流回至b极

D.一段时间后,②池中溶液的pH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分子式的确定]

(1)将有机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5.4 g H2O和8.8 g CO2,消耗氧气6.72 L(标准状况下)。则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

(2)质谱仪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则该物质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

(3)根据价键理论,预测A的可能结构并写出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式的确定]

(4)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所示,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性质实验]

(5)A在Cu作用下可被氧化生成B,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可通过粮食在一定条件下制得,由粮食制得的A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储存,因为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而变得更醇香。请写出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用铝箔制备Al2O3、AlCl3·6H2O及明矾大晶体,具体流程如下:

已知:AlCl3·6H2O易溶于水、乙醇及乙醚;明矾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60

80

90

溶解度/g

3.00

3.99

5.90

8.39

11.7

24.8

71.0

109

请回答:

(1)步骤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步骤中生成Al(OH)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步骤,下列操作合理的是____________

A.坩埚洗净后,无需擦干,即可加入Al(OH)3灼烧

B.为了得到纯Al2O3,需灼烧至恒重

C.若用坩埚钳移动灼热的坩埚,需预热坩埚钳

D.坩埚取下后放在石棉网上冷却待用

E.为确保称量准确,灼烧后应趁热称重

(3)步骤,选出在培养规则明矾大晶体过程中合理的操作并排序_______________

①迅速降至室温 ②用玻璃棒摩擦器壁 ③配制90℃的明矾饱和溶液 ④自然冷却至室温 ⑤选规则明矾小晶体并悬挂在溶液中央 ⑥配制高于室温10-20℃的明矾饱和溶液

(4)由溶液A制备AlCl3·6H2O的装置如下图:

①通入HCl的作用是抑制AlCl3水解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抽滤时,用玻璃纤维替代滤纸的理由是_____;洗涤时,合适的洗涤剂是_____

③步骤,为得到纯净的AlCl3·6H2O,宜采用的干燥方式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量的Na、Na2O、Na2O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a L混合气体。将该混合气体通过电火花引燃,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Na、Na2O、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

A. 2:1:2 B. 1:1:2 C. 2:2:1 D. 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饮用水中含有砷会导致砷中毒,水体中溶解的砷主要以As( Ⅲ)亚砷酸盐和As(V)砷酸盐形式存在。

(1)砷与磷为同一主族元素,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S>P>As b. 原子半径:S>P>As c.非金属性:S>P>As

(3)关于地下水中砷的来源有多种假设,其中一种认为是富含砷的黄铁矿(FeS2)被氧化为Fe(OH)3,同时生成SO42-,导致砷脱离矿体进入地下水。FeS2O2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去除水体中的砷,可先将As(Ⅲ )转化为As(V),选用NaClO可实现该转化。

已知:投料前水样pH=5.81,0.1 mol/L NaClO溶液pH=10.5,溶液中起氧化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

研究NaClO投加量对As(Ⅲ)氧化率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

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强阴离子交换柱可以吸附以阴离子形式存在的As(V),从而达到去除As的目的。

已知:一定条件下,As(V)的存在形式如下表所示:

pH

<2

2~7

7~11

11~14

存在形式

H3AsO4

H2AsO4-

HAsO42-

HAsO42-、AsO43-

pH=6时,NaClO氧化亚砷酸(H3AsO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A. 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

B. 用图2所示装置可除去NO2中的NO

C. 用图3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OOC2H5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D. 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Fe(OH)2,并较长时间观察其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