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常温下,将和两种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稀释液与其体积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和均为一元弱酸
B.常温下,浓度均为的和溶液,溶液
C.、两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存在:
D.分别往、两点对应溶液中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消耗溶液的体积相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磷化铝(AlP)通常可作为一种广谱性熏蒸杀虫剂,吸水后会立即产生高毒性PH3气体(沸点-89.7℃,还原性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述方法测定粮食中残留磷化物的含量。
在C中加入100g原粮,E中加入20.00mL 1.50×l0-3mol/L KMnO4溶液(H2SO4酸化),往C中加入足量水,充分反应后,用亚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E中过量的KMnO4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D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lP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A中盛装KMnO4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还原性气体,装置B中盛有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E中PH3被氧化成磷酸,则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6)收集装置E中的吸收液,加水稀释至250mL,取25.00mL于锥形瓶中,用4.0×10-4mol/L的Na2SO3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KMnO4溶液,消耗Na2SO3标准溶液15.00mL,Na2SO3与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则该原粮中磷化物(以PH3计)的含量为_____ mg·kg-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2O和CO是环境污染性气体,可在Pt2O+ 表面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原理为N2O(g) + CO(g)CO2(g) + N2(g) ΔH,有关化学反应的物质变化过程及能量变化过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ΔH = ΔH1 + ΔH2
B. ΔH = 226 kJ/mol
C. 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 为了实现转化需不断向反应器中补充 Pt2O+ 和 Pt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课本里介绍的合成氨技术叫哈伯法,是德国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伯发明的。其合成原理为:N2(g) + 3H2(g) 2NH3(g) △H<0,△S <0。
(1)下列关于工业合成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因为△H<0,所以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B.因为△S<0,所以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C.在高温下进行是为了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D.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是因为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H
(2)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的反应,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容器内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 b.v正(N2)= v逆(H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H2物质的量)。
①图象中T2和T1的关系是:T2 __________T1(填“>,<或=”,下同)
②a、b、c、d四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 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_(填字母)。
(4)恒温下,往一个4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5.2mol H2和2mol N2,反应过程中对NH3的浓度进行检测,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c(NH3)/mol·L-1 | 0.08 | 0.14 | 0.18 | 0.20 | 0.20 | 0.20 |
①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②若维持容器体积不变,温度不变,往原平衡体系中加入H2、N2和NH3各4mol,化学平衡将向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
③N2(g)+3H2(g) 2NH3(g)△H= -92kJ/mol。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一定量的H2发生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8.4 kJ,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3.6 mol,容器内的压强变为原来的90%,则起始时充入的H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5)已知:N2(g)+3H2(g) 2NH3(g)△H= -92kJ/mol
N2(g)+O2(g)=2NO(g) ΔH= +181kJ/mol
2H2(g)+O2(g)=2H2O(g) ΔH= -484kJ/mol
写出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1)请列举海水淡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Ⅰ中已获得Br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是_________。
(3)步骤Ⅱ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由此反应可知,除环境保护外,在工业生产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
(4)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知:Br2的沸点为59 ℃,微溶于水,有毒并有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画了如下装置简图:
请你参与分析讨论:
①图中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整套实验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管,其原因是__________。
③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如何控制关键条件?___________。
④C中液体颜色为________________。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NaBr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设计如图装置,用与反应制取氢化钙。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中若将稀盐酸改为稀硫酸,装置乙中装溶液的洗气瓶可舍去
B.装置丁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外界的水蒸气与二氧化碳进入
C.实验时应先通一段时间氢气,检验尾气纯度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D.取少量反应后固体与水反应,通过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来判断产物是否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氢的获得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将0.20molH2S气体充入密闭容器中,保持恒压(p=a)、温度T1条件下进行上述反应。
①下列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据是________。
A.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
C.K不变
D.容器体积不变
②时刻反应达到平衡,H2S的平衡转化率为4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用a的代数式表示。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如p(B)=p·x(B),p为平衡总压强,x(B)为平衡系统中B的物质的量分数)。
③反应温度T1时,画出0~t2时段,n(S2)随时间变化曲线[n(S2)—t]。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改变反应温度为T2(T2>T1),画出0~t2时段,n(S2)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n(S2)—t]________
(2)已知:某催化剂作用下,H2还原NO的反应有两种可能:
Ⅰ.
Ⅱ.
反应历程可以表示为(表示吸附态)
吸附分解: ①
②
反应脱附: ③
④
⑤
其中,反应脱附过程中④与⑤是一组竞争关系,决定了H2还原NO的最终产物。
①如图显示不同温度条件下,原料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N2和N2O的含量,由此判断________0(填“>”或“<”);判断反应脱附过程中④与⑤两步反应的活化能高低并说明理由________。
②如图显示不同温度条件下,原料气分别为1、2、3(对应图中标注“1”、“2”、“3”),达到平衡时,体系中N2和N2O的含量,由此可知,增加H2的量,可以增加________的选择性(填“N2”或“N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在容积不变的反应器中,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C.若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为,就是指在该时间内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都为
D.化学反应速率是可以通过实验测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氰[(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X2)很相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介于Br2和I2之间,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CN)2和NaOH溶液反应:(CN)2+2OH-=CN-+CNO-+H2O
B. MnO2和HCN反应:MnO2+4HCN(浓)Mn(CN)2+(CN)2↑+2H2O
C. 在NaBr和KCN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Cl2:Cl2+2CN-=2Cl-+(CN)2
D. 向KCN溶液中加入碘水:I2+2KCN=2KI+(C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