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按上述流程,试剂X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是盐酸

B. 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沉淀为氧化铁

C. 图中所有的转化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 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AlO2+CO2+3H2O=2Al(OH)3↓+CO32-

【答案】B

【解析】

综合分析工艺流程图可知,试剂X是氢氧化钠溶液,Al2O3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得到NaAlO2溶液,Fe2O3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所以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溶液乙为NaAlO2溶液,沉淀为Fe2O3YCO2,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电解熔融Al2O3得到金属铝,以此解答该题。

A.由溶液乙通入过量的Y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可知,溶液乙中含有偏铝酸根、气体Y为二氧化碳,故试剂X为氢氧化钠溶液,不可能为盐酸,故A错误;

BAl2O3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得到NaAlO2溶液,Fe2O3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则过滤后所得沉淀为Fe2O3,故B正确;

C.电解熔融Al2O3冶炼金属铝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反应①过滤后所得溶液乙为NaAlO2溶液,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2+CO2+2H2OAlOH3↓+NaHCO3,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0.2molMn02和50mL12mol/L盐酸混合后加热,反应完全后向留下的溶液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生成AgCl沉淀物质的量为(不考虑盐酸的挥发)( )

A. 等于0.3mol B. 小于0.3mol C. 大于 0.3mol,小于 0.6mol D. 等于 0.6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合金一定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的

B.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五角硬币属于铜合金

C.铝合金的硬度比铝的大,熔点比铝的高

D.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由纯铜打造而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钠的热稳定性比碳酸氢钠强

B.相同温度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

C.同温度、同物质的量浓度时,碳酸钠溶液碱性大于碳酸氢钠溶液

D.碳酸氢钠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碳酸钠,但碳酸钠不能转化为碳酸氢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

B.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C. 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D. 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2Fe+3Cu22Fe3+3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l2 通入水中: Cl2+H2O2H+Cl+ClO

B. Fe2(SO4)3 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Fe3+Fe=2Fe2

C. SO2 通入双氧水中: SO2+H2O2=2H+SO42

D. Na2SiO3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Na2SiO3+2H=H2SiO3↓+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新型电池,以NaBH4(B的化合价为+3价)和H2O2作原料,负极材料采用Pt,正极材料采用MnO2(既作电极材料又对该极的电极反应具有催化作用),该电池可用作卫星、深水勘探等无空气环境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每消耗3mol H2O2,转移6mol e

B. 电池工作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

C. 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BH4+8OH﹣8e═BO2+6H2O

D. b极材料是MnO2,该电池总反应方程式:NaBH4 + 4H2O2===NaBO2 + 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 Mg2+、Al3+、Fe3+ B. H+、Mg2+、Al3+

C. H+、Ba2+、Al3+ D. 只有Mg2+、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Fe(OH)3 胶体和 MgCl2 溶液共同具有的性质是

A.都是无色透明的溶液

B.分散质粒子都可通过滤纸

C.加入盐酸后都无明显现象

D.都有丁达尔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