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甲、乙两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硝酸与铁反应的产物。
文献记载:
I.在浓硝酸和活泼金属反应过程中,随着硝酸浓度的降低,其生成的产物有+4、+2、﹣3价等氮的化合物。
II.FeSO4+NOFe(NO)SO4(棕色) 。
III.NO2和NO都能被KMnO4氧化吸收。
甲的实验操作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1)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某气体,关闭弹簧夹。 | |
(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浓硝酸缓慢滴入烧瓶中,关闭活塞。 | 无明显现象。 |
(3)加热烧瓶,反应开始后停止加热。 | ①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 B中溶液变棕色; C中溶液紫色变浅。 ②反应停止后,A中有固体剩余。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操作(1)中通入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滴入浓硝酸加热前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写出加热烧瓶后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4)甲认为B中溶液变棕色是因为A中有NO生成,你认为甲的观点对吗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请结合方程式简述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检验是否生成﹣3价氮的化合物,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2或CO2(氮气或二氧化碳)等 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钝化 Fe+6HNO3Fe(NO)3+3NO2↑+3H2O 错误 3NO2+H2O=2HNO3+NO,该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能与FeSO4变棕色 取A中液体少许于试管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若变蓝,证明生成了铵盐;否则,没有生成铵盐
【解析】
(1)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操作(1)中通入的气体可能是氮气或二氧化碳;
(2)常温时,铁遇浓硝酸形成致密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
(3)浓硝酸与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硝酸铁、二氧化氮和水;
(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生成的硝酸能将硫酸亚铁氧化为硫酸铁使溶液变为棕色,同时结合已知信息,生成的一氧化氮也可以与硫酸亚铁反应转化为Fe(NO)SO4变棕色;
(5) 若有-3价氮的化合物生成,应生成NH4+,检验A溶液中是否有NH4+离子即可。
(1)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操作(1)中通入的气体可能是N2或CO2(氮气或二氧化碳)等;
(2)常温时,铁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铁和浓硝酸进一步反应,即产生钝化现象,所以滴入浓硝酸加热前没有明显现象;
(3)浓硝酸与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硝酸铁、二氧化氮和水,化学方程式Fe+6HNO3Fe(NO)3+3NO2↑+3H2O;
(4)甲认为B中溶液变棕色是因为A中有NO生成,甲的观点错误,3NO2+H2O=2HNO3+NO,结合已知信息II,该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能与FeSO4变棕色;
(5)生成3价氮的化合物是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电离生成铵根离子,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A中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A中生成NH4+,否则,没有生成铵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2mol O3和3mo lO2的质量之比为:_____,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 ,同温同压下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____。
(2)现在9 g D2O ,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则:该物质的其物质的量为:______,所含质子数为:_____ , 所含中子数为: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是贮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经锌片流向铜片
B.Cu为负极,Zn为正极
C.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锌片上发生的反应为 2H++2e-=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镉镍可充电电池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Cd(OH)2+2Ni(OH)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放电时,NiO(OH)作正极
B. 放电时,Cd发生还原反应
C. 电解质溶液为碱性溶液
D.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OH--e-== NiO(OH)+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向25 mL 0.1 mol·L-1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0.2 mol·L-1的HN3(叠氮酸)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叠氮酸的Ka=10-4.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 mol·L-1 NaN3溶液pH约为8.85
B. 在B点,离子浓度大小为c(OH-)>c(H+)>c (Na+)>c(N3-)
C. 在C点,滴加的V(HN3)<12.5 mL
D. 在D点,c(Na+)=2c(HN3)+2 c(N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高铁酸钠(Na2FeO4)被广泛应用于水的处理,具有高效、无毒的优点。某地海水样品经Na2FeO4处理后,所含离子及其浓度见下表(H+和OH-浓度小,未列出):
离子 | SO42- | Mg2+ | Fe3+ | Na+ | Cl- |
浓度/(mol·L-1) | a | 0.05 | 0.10 | 0.50 | 0.56 |
常温下,取一定量经Na2FeO4处理过的海水为原料制备精制食盐水和MgCl2·7H2O,过程如下:
注:离子的浓度小于1.0×10-5 mol·L-1,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Ksp[Fe(OH)3]=1.0×10-38,Ksp[Mg(OH)2]=5.0×10-12;操作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1)根据表中列出的离子浓度计算a=________。沉淀A是_______(填化学式)。
(2)在调节溶液pH时,理论上应调节的pH范围是_______;加入的过量试剂X为_______(填化学式)。
(3)加入过量HCl的作用为___________。
(4)用Fe作阳极、Cu作阴极,电解NaOH溶液可制得Na2FeO4,则电解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碳酸钠(纯度约为98%)中常含有Ca2+、Mg2+、Fe3+、Cl-和S等杂质,为了提纯工业碳酸钠,并获得试剂级碳酸钠的简要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溶质如图所示:
(1)热的Na2CO3溶液有较强的去油污能力,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加以解释______。
(2)“趁热过滤”时的温度应控制在______。
(3)已知: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 ΔH=+532.36 kJ· mol-1
Na2CO3·10H2O(s)=Na2CO3·H2O(s)+9H2O(g) ΔH=+473.63kJ· mol-1
写出Na2CO3·H2O脱水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有人从“绿色化学”角度设想将“母液”沿流程图中虚线所示进行循环使用,请你分析实际生产中是否可行: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实验室制备联氨(N2H4)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 +NaClO=N2H4 +NaCl+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 lmolN2H4中所含质子数为1. 8NA
B. 0. 1mol·L-1的NaClO溶液中,ClO-的数量为0.1NA
C. 消耗4.48LNH3时,转移电子数为0.2NA
D. 1.6g N2H4中存在共价键总数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测定某样品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利用高氯酸(高沸点酸)将样品中的氟元素转化为氟化氢(氢氟酸为低沸点酸,含量低,不考虑对玻璃仪器的腐蚀),用水蒸气蒸出,再通过滴定测量。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省略。
(1) 仪器C名称是___________,长导管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首先打开活塞K,待水沸腾时,关闭活塞K,开始蒸馏。若蒸馏时因反应装置局部堵塞造成长导管水位急剧上升,应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连接水蒸气发生装置和反应装置之间的玻璃管常裹以石棉绳,其作用是________。
(4)B中加入一定体积高氯酸和1.00g 氟化稀土矿样,D中盛有滴加酚酞的NaOH溶液。加热A、B,使A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B。
①下列物质不可代替高氯酸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 硫酸 b.硝酸 c.磷酸 d.乙酸 e.盐酸
②D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馏出液中加入25.00mL0.1000mol·L-1La(NO3)3溶液,得到LaF3沉淀(La3+不发生其他反应),再用0.1000 mol· L-1EDTA标准溶液滴定剩余La3+(La3+与EDTA按1︰1发生络合反应),消耗EDTA标准溶液平均19.80mL,则氟化稀土样品中氟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百分数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