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FeO、SiO2)中。工业上用铝土矿制备铝的某种化合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1)在滤液A中加入漂白液,目的是氧化除铁,所得滤液B显酸性。
①检验滤液B中是否还含有铁元素的方法为:             (注明试剂、现象)。
②检验滤液A中是否含有Fe2的试剂是         ,其实验现象为             
③由滤液B制备氯化铝晶体涉及的操作为:边滴加浓盐酸边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填操作名称)、洗涤。
(2)SiO2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可采用的装置为      (填代号)。

(1)①取少量滤液B,加入KSCN溶液,若不变红,再加入氯水,仍然不变红,说明滤液B中不含铁元素。(其他合理答案均得分)
②酸性KMnO4  滴入的酸性KMnO4的紫红色褪去(其他合理答案均得分)
③过滤 
(2)B

解析试题解析:(1)①滤液B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3+和Fe2+,所以检验是否还有铁元素也即检验是否还有Fe3+和Fe2+,因此取少量滤液B,加入KSCN溶液,若不变红,再加入氯水,仍然不变红,说明滤液B中不含铁元素。
②滤液A中含有Fe3+和Fe2+,检验Fe2+的存在需选择和Fe2+反应而不和Fe3+反应的试剂且现象明显,例如,酸性KMnO4溶液,溴水等。
③滴加浓盐酸目的是在加热过程中防止氯化铝水解,冷却结晶后得氯化铝的晶体,过滤可得。
(2)蒸发皿、玻璃试管、瓷坩埚中均含有SiO2,易与NaOH反应,所以制备硅酸钠应选择铁坩埚,答案选B。 
考点:考查铝、硅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铁元素的检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硫铁矿烧渣是硫铁矿生产硫酸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渣(主要含Fe2O3及少量SiO2?A12O3?CaO?MgO等杂质)?用该烧渣制取药用辅料——红氧化铁的工艺流程如下:

(1)在“还原焙烧”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可能有 ?
(2)“酸浸”时间一般不超过20min,若在空气中酸浸时间过长,溶液中含量将下降,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根据下表数据:

在“除杂”步骤中,为除去,溶液的pH最大值应小于 ,常温下,当
pH="5" 时,溶液中= (已知常温下)?
(4)“中和合成”的目的是将溶液中转变为碳酸亚铁沉淀,则A的操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在实验室测定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用符号w(Na2CO3)表示],称取此混合物5.lg,溶于水中,配成250mL溶液。
a.(10分)方案一:沉淀法测w(Na2CO3)利用化学反应把HCO3、CO32完全转化为沉淀,称取沉淀的质量,由此计算混合物中w (Na2CO3)。
(1)量取100 mL配制好的溶液于烧杯中,滴加足量沉淀剂,把溶液中HCO3、CO32完全转化为沉淀,应选的试剂是___________ (填编号)。

A.CaCl2 B.MgSO4 C..NaCI D.Ba(OH)2
(2)简述证明HCO3、CO32已完全沉淀的实验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滤,提取沉淀,则过滤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洗涤沉淀,简述洗涤沉淀的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干燥充分,称取沉淀的质量为9.8g,由此计算w(Na2CO3)。如果此步中,沉淀未干燥充分就称量,则测得w (Na2CO3)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无影响)。
b.方案二:滴定法测w(Na2CO3)量取25.00 mL配制好的溶液加入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试剂,摇匀,用0.2000 mol/L的盐酸进行滴定到终点。重复此操作2次,消耗盐酸的体积平均值为20.00 mL。      [已知饱和的碳酸溶液PH为3.9]
(1)量取25.00 mL配制好的溶液,应选择_______________仪器来完成。
(2)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法测得w(Na2CO3)=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为了探究SO2与Na2O2的反应是否类似于CO2与Na2O2的反应,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移开棉花,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试管口,未见木条复燃,甲同学因此认为SO2与Na2O2的反应不同于CO2。请按甲同学的观点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同学认为无论反应原理如何,最终都有O2产生,乙同学的理由是                               。按照乙同学的观点,该装置需做的改进是                                                                       
                                                                       
(3)假设Na2O2完全反应,反应后B装置中固体生成物可能是:①Na2SO3;②Na2SO4;③Na2SO3和Na2SO4
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完成下表:
限选试剂:2 mol·L-1 HCl溶液,1 mol·L-1 HNO3溶液,1 mol·L-1 BaCl溶液,1 mol·L-1 Ba(NO32溶液,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B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溶解,然后取少量待测液分别置于Ⅰ、Ⅱ试管中
固体完全溶解
步骤2:往Ⅰ试管中加入                           ,再滴加                     
                                                                       
则证明生成物中含Na2SO4
 
步骤3:往Ⅱ试管中                                                                       
 
                                                                       
                                                                       
则证明生成物中有Na2SO3;若
 
                                                                       
 
则说明生成物中没有Na2SO3
 
 
(4)生成物中亚硫酸钠含量的测定:
①取a g生成物配制成100 mL溶液,取10.00 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010 0 mol·L-1碘水进行滴定,滴定终点现象为                                 。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碘水20.00 mL。
②计算:生成物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一般测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实验应重复2~3次。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甲同学的方案如图所示:
(1)如何检验A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重复进行了三次实验,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你认为可能引起测量结果偏低的原因是_______(填序号)。
A.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
B.装置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
C.反应完成后,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D.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反应不充分
(3)为了让甲的实验测量结果更准确,在其他实验步骤都正确的条件下,你认为图中的实验装置应该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
Ⅱ.乙同学的方案是:从图中所提供的装置中选择实验装置,代替甲同学实验装置中的B、C,通过测定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考虑二氧化碳溶于水)来计算。

选择最简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
Ⅲ.丙同学的方案是:称取样品m g,并溶解,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固体n g。
(1)配制100 mL 0.10 mol/L BaCl2溶液的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外还有_______(填仪器名称)。
(2)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m、n表示)_______。
(3)Ca2+、Ba2+都可以使沉淀完全,能否使用氯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_______ (填“能”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氯化铁是常见的水处理剂。某氯化铁样品含有少量杂质。现要测定其中的质量分数,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

已知有关离子方程式为:
(1)取少量氯化铁样品滴入50mL沸水中,加热片刻,液体呈现红褐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I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3)操作II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50mL烧杯         b.10mL量筒         c.20mL量筒      d.25mL滴定管
指示剂是淀粉溶液,则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时,消耗浓度为0.1000mol/L的标准溶液18.00mL。该样品中(式量为270.5)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5)要把样品氯化铁中的少量杂质除去,可用的试剂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铁粉      b.氯水      c.溴水      d.双氧水
(6)如果采用以下步骤测定氯化铁样品元素的含量,完成下列填空。
①称量样品 ②加水溶解 ③加足量氨水,沉淀 ④过滤 ⑤灼烧 ⑥称量并进行恒重操作。
还缺少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在过滤前,需要检验是否沉淀完全,其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是否恒重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流程来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

(1)步骤1所需玻璃仪器是______;步骤3的操作名称是______。
(2)对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含有氯化钠;
假设2:只含有___________;
假设3:氯化钠和氢氧化钠都含有。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限选以下试剂: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酚酞试液、稀硝酸、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过量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
②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4:
 
步骤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化学原理是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1)在实验室中利用上述原理从反应所得溶液中分离出碳酸氢钠晶体,应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2)实验所得碳酸氢钠晶体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有Cl和NH4+,实验室鉴定Cl所选用的试剂是、,鉴定另一种杂质离子的方法是  (填序号)。

A.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C.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剂
D.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滴入紫色石蕊试剂
(3)碳酸氢钠晶体受热分解可得到纯碱,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重要成分。下面是以市售铁屑(含少量锡、氧化铁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纯净绿矾的一种方法:

已知:室温下饱和H2S溶液的pH约为3.9,SnS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为1.6;FeS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3.0,沉淀完全时的pH为5.5。
(1)操作II中,通入硫化氢至饱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溶液中用硫酸酸化至pH=2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制得的绿矾晶体中是否含有Fe3+的实验操作是                                       
(3)测定绿矾产品中Fe2+含量的方法是:
a.称取3.7200g绿矾产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
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
c.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
①已知KMnO4酸性溶液与Fe2+反应时被还原为Mn2+,请写出该反应的离                         
②在滴定实验中不能选择         式滴定管,理由是                                 
③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用小数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