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氢叠氮酸(HN3)和莫尔盐[NH42SO4·FeSO4·6H2O]是两种常用原料。

1)氢叠氮酸易溶于水,25℃时,该酸的电离常数为Ka=10×10-5

①氢叠氮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

0.2mol/LHN3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恢复到25℃,此时,溶液呈酸性,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和HN3分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2)在FeSO4溶液中,加入(NH42SO4固体可制备莫尔盐晶体[NH42FeSO42·6H2O],为了测定产品纯度,称取ag产品溶于水,配制成500mL溶液,用浓度为c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每次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25.00mL,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已知莫尔盐的分子量为392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KMnO4溶液体积/mL

25.52

25.02

24.98

①配制莫尔盐溶液,所使用的玻璃仪器除了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

②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通过实验数据,计算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用含字母ac的式子表示)。

③上表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A 第一次滴定时,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

B 该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部分变质

C 滴定前酸式滴定管中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

【答案】HN3H++N3- cN3->cNa+>cHN3+>cH+>cOH-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980c/a×100% AC

【解析】

(1)①氢叠氮酸是一元弱酸;

0.2mol/LHN3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N3NaN3

(2)溶液的配置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高锰酸钾溶液本身是紫色的,可以根据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化判断滴定终点;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即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偏大。

(1)①氢叠氮酸易溶于水,25℃时,该酸的电离常数为Ka=10×10-5,说明氢叠氮酸为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N3H++N3-,故答案为HN3H++N3-

0.2mol/LHN3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存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N3Na N3,恢复到25℃,溶液显酸性,以HN3的电离为主,混合溶液中各离子和HN3分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3-)>c(Na+)>c(HN3)>c(H+)>c(OH-),故答案为c(N3-)>c(Na+)>c(HN3)>c(H+)>c(OH-)

(2) 500mL溶液的配置需要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②利用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Fe2+的强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2+被氧化成Fe3+,化合价升高1Mn+7→+2,化合价降低5,最小公倍数5,根据原子个数、电荷守恒,配平得MnO4-+5Fe2++8H+=Mn2++5Fe3++4H2O,向溶液中滴加中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显紫红色,因此滴定到终点: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30s不变色,故答案为: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色,且30s不变色;因为第一次与第二次、第三次相差较大,忽略不计,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为mL=25mL,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得出:n[(NH4)2SO4FeSO46H2O]=5n(KMnO4) =25×10-3×c×5mol,则500mL溶液中含有n[(NH4)2SO4FeSO46H2O] =25×10-3×c×5×500/25mol =2.5cmol,所以质量分数=2.5c××100%=×100%,故答案为:×100%

A.第一次滴定时,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锥形瓶中亚铁离子的量偏多,消耗的高锰酸钾偏多,A项正确;B.三次使用的高锰酸钾都是一样的,消耗的高锰酸钾体积应是相同的,B项错误;C.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所消耗的液体体积增加,故C项正确;故答案为:A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KIO3H2S反应制备KI固体,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关闭K,在各装置中加入相应试剂,向装置B中滴入30%KOH溶液,制得KIO3;③打开K,通入H2S直至饱和可制得KI,同时有黄色沉淀生成;④关闭K,向所得溶液滴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充分逸出H2S;⑤把装置B中混合液倒入烧杯,为除去硫酸,加入足量碳酸钡,再经过一系列操作可得成品。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步骤②可观察到固体溶解,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无色

B.步骤③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H2S+IO3-═3S↓+3H2O+I-

C.装置C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硫化氢

D.步骤⑤中一系列操作为过滤,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CH3COOHNH3H2O的电离常数均为1.8×10-5。现向20mL浓度为0.1mol/LNH3H2O的溶液中滴加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所得混合液的导电率与加入CH3CO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20A点溶液的pH=7

B.AB两点中,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C.A点溶液中:c(CH3COO-)c(NH4+)c(H+)c(OH-)

D.BC两点中溶液的pH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Sns,白)+2HClaq=SnCl2aq+H2g H1

Sns,灰)+2HClaq=SnCl2aq+H2g H2

Sns,灰)Sns,白) H3=+2.1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1>H2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锡转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明矾石经处理后得到明矾(KAlSO42·12H2O)。由明矾制备AlK2SO4H2SO4的工艺过程如下所示:

焙烧明矾的化学方程式为:4KAlSO42·12H2O+3S2K2SO4+2Al2O3+9SO2+48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焙烧明矾的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从水浸后的滤液中得到K2SO4晶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

3A1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得AINAlN的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每个晶胞中含有_______个铝原子,若AlN原子最近距离为ap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4SO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

5)焙烧产生的SO2可用于制硫酸。已知25℃、101kPa

2SO2g+O2g2SO3gH1=197kJ/mol

2H2Og)=2H2O1H2=一44kJ/mol

2SO2g+O2g+2H2Og)=2H2SO4lH3=一545kJ/mol

SO3g)与H2Ol)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杨酸、冬青油、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水杨酸制冬青油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B. 冬青油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4

C. 可用FeCl3溶液检验阿司匹林中是否混有水杨酸

D. 相同物质的量的冬青油和阿司匹林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改变0.1二元弱酸溶液的pH,溶液中的的物质的量分数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pH=1.2时,

B.

C. pH=2.7时,

D. pH=4.2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 Ag+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B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混合气体的总质量 CD的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A.全部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汉黄芩素是传统中草药黄芩的有效成分之一,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独特作用。下列有 关汉黄芩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汉黄芩素的分子式为 C16H13O5

B. 该物质遇 FeCl3 溶液显色

C. 1 mol 该物质与溴水反应,最多消耗 1 mol Br2

D. 与足量 H2 发生加成反应后,该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减少 1 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