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生产氯气(Cl2)、烧碱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 + 2H2ONaOH + Cl2↑+ H2

(1)用双线桥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题干中反应改写成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食盐水的过程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食盐水要求对粗食盐水进行精制,以除去租食盐水中含有的泥沙和SO42-、Ca2+,Mg2+等杂质离子。精制时依次加入氯化钡溶液、纯碱、烧碱,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盐酸中和至中性。盐酸与滤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欲用固体NaOH来配制90ml 0.5 mol/LNaOH溶液来用于以上除杂,需要称量固体NaOH_______g。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在配制过程中,若其它操作均正确,下列操作会引起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未等NaOH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

C.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答案】 2Cl+2H2O2OH+Cl2↑+H2 Cl2 H+ +OH=H2O CO3 2- + 2H+ =H2O+ CO2 2.0 ②①③⑧⑤⑥⑦④ A

【解析】

(1)反应中氯化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生成氯气,氯化钠做还原剂,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氢气,水做氧化剂,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为2e

(2)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升高的被氧化,氯气为氧化产物

(3)在滤液中加入盐酸,目的是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4)根据n=cM计算出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步骤进行排序;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或对溶液的体积的影响,根据c=n/V判断

(1)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Cl2)和烧碱,反应中氯化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生成氯气,氯化钠失电子做还原剂,水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氢气,水得电子做氧化剂,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为2e,双线桥为:;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2OH+Cl2↑+H2,故答案为:;2Cl+2H2O2OH+Cl2↑+H2↑;

(2)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升高的被氧化,氯化钠失电子做还原剂,氯气为氧化产物,故答案为:Cl2

(3)精制时依次加入氯化钡溶液、纯碱、烧碱,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纯碱除去钡离子、钙离子,烧碱除去镁离子;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盐酸,目的是除去溶液中过量的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则在滤液中加入盐酸中和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CO3 2- + 2H+ =H2O+ CO2↑,故答案为:H++OH-=H2O;CO3 2- + 2H+ =H2O+ CO2↑;

(4)实验室配制90ml 0.5 mol/LNaOH溶液应选用100ml容量瓶,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m=0.5L×0.1molL-1×40g/mol=2.0g,故答案为:2.0g;

操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一般用托盘天平称量,用药匙取用药品,在烧杯中溶解(可用量筒量取水加入烧杯),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冷却后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实验先后顺序为②①③⑧⑤⑥⑦④,故答案为:②①③⑧⑤⑥⑦④;

A、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溶质部分损耗,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

B、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氢氧化钠溶解放热,未冷却到室温,趁热将溶液到入容量瓶,并配成溶液,冷却后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

C、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会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

故答案为: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是阳离子 B. 金属原子只有还原性

C. 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一定被氧化 D.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1.0 mol·L-1 KNO3溶液:H、Fe2+、SCN、SO42-

B. c(H)/c (OH)=10-10的无色溶液:Na、Ba2+、NO3、Cl

C. 由水电离产生c(H)=10-10mol·L-1的溶液:、AlO2、Ca2+、S2-

D. c(ClO)=1.0 mol·L-1的溶液:K、SO32-、S2-、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试剂瓶上贴有如下标签,对该试剂理解正确的是

A. 该溶液中含有的微粒主要有:NaCl、Na+、Cl-、H2O

B. 若取50毫升溶液,其中的c(Cl-)=0.05 mol/L

C. 若取该溶液与0.1 mol/L AgNO3 100 mL溶液完全反应,需要取该溶液10 mL

D. 该溶液与1.0mol/LNa2SO4溶液的c(Na+)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以CO和H2为原料生产二甲醚主要发生以下三个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平衡常数

CO(g)+2H2(g)CH3OH(g)

ΔH1=-99 kJmol-1

K1

2CH3OH(g)CH3OCH3(g)+H2O(g)

ΔH2=-24 kJmol-1

K2

CO(g)+H2O(g)CO2(g)+H2(g)

ΔH3=-41 kJmol-1

K3

(1)该工艺的总反应为3CO(g)3H2(g)CH3OCH3(g)CO2(g) ΔH

该反应ΔH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K1K2K3的代数式表示)。

(2)某温度下,将8.0molH24.0molCO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H2(g)+2CO(g) CH3OCH3(g)+H2O(g),10 分钟后反应达平衡,测得二甲醚的体积分数为25%,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3)下列措施中,能提高CH3OCH3产率的有________

A.分离出二甲醚 B.升高温度 C.改用高效催化剂 D.增大压强

(4)该工艺中反应③的发生提高了CH3OCH3的产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 CO32-的水解方程式:CO32-+H2OHCO3-+OH-

B. HS-的水解方程式:HS-+H2OS2-+H3O+

C.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

D. AlCl3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2Al3++3CO32-=Al2(CO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B. 溶解度:Na2CO3>NaHCO3

C. 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Na2CO3固体中的NaHCO3杂质

D. 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固体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2CO3产生的二氧化碳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________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
________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________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________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图中某种物质M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①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②证明有红褐色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厂的污水中可能含有NH4+Fe2+Cl-Fe3+SO42-HCO3-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检验上述离子,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沉淀lBaCO3BaSO4

B. 沉淀2可能为AgClAg2SO4

C. 该污水中一定存在Fe3+,不存在Fe2+

D. 该污水中一定存在NH4+Cl-Fe3+SO42-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