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E的化合物焰色反应是黄色,F与G位置相邻,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请用化学用语回答:
(1)D的简单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E2F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
(3)E、F、G三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现象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a | 将E单质投入到CuSO4溶液中 | 生成大量红色固体 |
b | 向AlCl3溶液中通入过量C的气态氢化物 | 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 |
c | 将G的单质通入到NaBr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变为橙色 |
d | 将B的最高价氧化物通入到Na2SiO3溶液中 | 生成白色沉淀 |
(5)写出A与B形成的10电子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该物质与G的单质在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6)在Fe和Cu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m1 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m2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 m1大于m2 b m1等于m2
c 剩余溶液中一定有Fe3+ d 剩余金属中一定有Cu
【答案】 S2- C1- Na+ ab CH4 D ad
【解析】
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氢元素;B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则B为碳元素;D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D为氧元素;C元素原子序数介于碳与氧之间,则C为氮元素;E的化合物焰色反应是黄色,则E为钠元素;G原子序数大于钠元素,处于第三周期,且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故G为Cl元素;F与G位置相邻,原子序数大于钠元素,故F为硫元素,据此分析。
A、B、C、D、E、F、G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氢元素;B元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则B为碳元素;D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D为氧元素;C元素原子序数介于碳与氧之间,则C为氮元素;E的化合物焰色反应是黄色,则E为钠元素;G原子序数大于钠元素,处于第三周期,且G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故G为Cl元素;F与G位置相邻,原子序数大于钠元素,故F为硫元素。
(1)D为氧元素,其简单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2)E2F为Na2S,是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E2F的形成过程为;
(3)E、F、G三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Na+比其他两种离子少一个电子层,半径最小,S2-、C1-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核电荷数大的半径较小,故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C1->Na+;
(4)a、将单质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钠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NaOH和CuSO4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钠不能置换出单质铜,所以无大量红色固体生成,故不正确;
b、氨气通入AlCl3溶液发生反应:AlCl3+4NH4H2O=Al(OH)3↓+4NH4Cl,氨气过量,Al(OH)3不溶解,得定产生白色沉淀,故不正确;
c、将Cl2通入到NaBr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Cl2置换出NaBr中的Br2,Br2易溶于CCl4,CCl4层变为橙色,CCl4比水的密度大,在下层,故正确;
d、CO2通入到Na2SiO3溶液中产生H2SiO3,生成白色沉淀,故正确;
答案选ab;
(5)A与B形成的10电子分子的化学式为CH4;
CH4与Cl2在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系列的氯代甲烷(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及氯化氢,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均为难溶于水的油状物,而在试管壁油珠,生成的氯化氢易溶于水,而使试管中的气压减小,饱和食盐水进入试管中,因此可以看到如D状况的现象。
答案选D;
(6)HNO3具有强氧化性,能将Fe、Cu氧化为Fe3+、Cu2+,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将Fe、Cu氧化;第一次剩余金属,若剩余金属为Fe和Cu,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Fe2+,若剩余Cu,溶液中阳离子为Fe2+,可能含有Cu2+,由于溶液中含有NO3﹣,在酸性条件下,剩余的金属还可以与NO3﹣反应,由于有金属剩余,故溶液中一定含有Fe2+,可能含有Cu2+,
由上述分析可知,m1一定大于m2,故a正确;b错误;
反应后有固体剩余,故一定不含有Fe3+,故c错误;
剩余固体m2中一定含有单质Cu,故d正确;
答案选ad。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A为浓硫酸,B为K2SO3,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褪色
B. 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先变浑浊后澄清
C. 若A为醋酸,B为CaCO3,C中盛Na2SiO3溶液,则C中溶液中变浑浊
D. 若A为双氧水,B为MnO2,C中盛Na2S溶液,则C中溶液中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关如图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
B. 该装置中Pt为正极,电极反应为O2+2H2O+4e- = 4OH-
C. 该装置中Fe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OH-- 2e- = Fe(OH)2
D. 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研究SO2与Ba(NO3)2溶液的反应。
实验:向盛有2mL 0.1mol/L Ba(NO3)2溶液的试管中,缓慢通入SO2气体,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
探究1: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
(1)白色沉淀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分析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NO3-氧化了SO2,乙同学认为是溶液中溶解的O2氧化了SO2。
①支持甲同学观点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通过下列实验证明了自己的推测正确,请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向2mL___mol/L ___溶液(填化学式)中通入SO2 | ____________ |
探究2:在氧化SO2的过程中,NO3-和O2哪种微粒起到了主要作用。
实验操作 | 实验数据 |
向烧杯中加入煮沸了的0.1 mol/L的BaCl2溶液25mL,再加入25mL植物油,冷却至室温,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 | 图1:向BaCl2 (无氧)溶液中通入SO2 |
向烧杯中分别加入25mL 0.1 mol/L的BaCl2溶液、Ba(NO3)2溶液,通入SO2,用pH传感器分别测定溶液pH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 图2:分别向BaCl2、Ba(NO3)2溶液中通入SO2 |
(3)图1,在无氧条件下,向BaCl2溶液中持续通入SO2,溶液pH下降是因为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4)图2,BaCl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依据上述图像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许多化学物质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灭活新冠肺炎病毒是利用其氧化性
B.N95 口罩所使用的聚丙烯材料属于合成纤维
C.为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可滴加浓盐酸
D.我国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无需冷藏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烃的结构简式为,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 它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
D. 能发生加成反应,一定条件下最多可与三倍物质的量的氢气加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稀硝酸与Fe(OH)2溶液反应:Fe(OH)2+2H+= Fe2++2H2O
B. Cl2和水反应:Cl2+H2O=2H++Cl-+ClO-
C. 碳酸氢铵和足量的浓烧碱溶液混合:HCO3- +NH4++2OH-=NH3↑+2H2O+CO32-
D. SO2 与Ca(ClO)2溶液反应: SO2 +2ClO-+ Ca2+= CaSO3↓+2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二甲酯(CH3OCOOCH3,简称DMC)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新材料。在密闭容器中按n(CH3OH)∶n(CO2)=2∶1投料直接合成DMC,反应方程式为2CH3OH(g)+CO2(g)CH3OCOOCH3(g)+H2O(g)。一定条件下,平衡时CO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压强p2>p1
C. X点对应的平衡常数为0.5
D. X、Y、Z三点对应的初始反应速率的关系为Z>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几种主族元素(过渡元素略去)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
(1) A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2) 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E、G、T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4)硒元素(34Se)与D同主族,其非金属性比D_________(填“强”或“弱”),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R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
(6) E、G、J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反应,离子方程式分别为:H+ +OH-=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E、D两元素能形成原子个数比2:1和1:1的两种化合物。2:1 型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型化合物的化学式以及所含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A与M形成的分子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