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A.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

C.500mL的容量瓶配制480mL溶液

D.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3.5

【答案】C

【解析】

A. 量筒量取时能精确到0.1mL,无法量取12.36mL盐酸,A错误;

B. 天平可精确到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8.75g食盐,B错误;

C. 容量瓶的规格和所配制的溶液的体积相符,没有480mL的容量瓶,需用500mL的容量瓶,配置同浓度的溶液500mL,再量取450mL即可,C正确;

D. 广泛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值应是整数,D错误;

答案为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葡萄糖酸亚铁[(C6H11O7)2Fe2H2O]是重要的矿物质添加剂,它的吸收效果比无机铁盐好。一种工业上制备葡萄糖酸亚铁的工艺流程如下: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①碳酸亚铁过滤时需在表面保留水层的原因是______

②检验FeCO3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为______

(3)反应后加入葡萄糖酸调节溶液pH5.8,其原因是______

(4)葡萄糖酸亚铁溶液结晶、洗涤时均需加入乙醇,其目的分别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条件下,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将2 mol L气体和3 mol M气体混合,发生如下反应:2L(g)3M(g)xQ(g)3R(g)10s末,生成2.4 mol R,并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1。计算:

110 s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2)前10 s内用M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3)化学方程式中x值为_____________

4)在恒温恒容条件,往容器中加入1 mol氦气,反应速率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5)在恒温恒压条件,往容器中加入1 mol氦气,反应速率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完成Cu和 Fe2(SO4)3溶液的反应,用 KSCN 溶液检验是否还存在 Fe3+

实验 I:

已知: i. Cu2+ CuSCN↓(白色) + (SCN)2(黄色)

ii. (SCN)2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

iii. CuSCN溶于稀硝酸,发生反应 CuSCN+HNO3==CuSO4+N2+CO2+H2O(未配平)

(1) 依据现象i可预测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认为现象ii中的白色沉淀可能为CuSCN,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II: 取少量实验I中的白色沉淀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该白色沉淀为CuSCN。(补充所加试剂及实验现象)

(3)该小组同学继续探究白色沉淀的成因,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II:

在实验III中:

①写出现象i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②试剂A为___________

③根据现象iii结合化学用语及必要的文字解释Fe2+能加快沉淀生成的原因______

(4)有的同学认为实验III不能充分证明其结论,并补充实验IV如下:

取2mL0.1 mol/L Fe2(SO4)3滴加3滴0.1mol/L KSCN溶液后,溶液变红,然后滴加2mL0.1mol/LCuSO4混合溶液于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不是由Fe3+与SCN- 生成,且Fe3+不能加快CuSCN的生成。

(5)改变实验I铜的用量,设计实验V

该小组同学认为实验V中现象ii红色褪去与平衡移动有关,解释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实验的图示及分析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图示

实验分析

A

实验室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草酸溶液

摇瓶时,使溶液向一个方向做圆周运动,勿使瓶口接触滴定管,溶液也不得溅出。

B

石油分馏时接收馏出物

为收集到不同沸点范围的馏出物,需要不断更换锥形瓶。

C

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

实验中,需测定的物理量是反应时间和生成氢气的体积。

D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充分振荡后静置,待溶液分层后,先把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再让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能层中包含f 能级的是

A. L B. N C. M D. 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碲(Te)是一种第VIA族分散稀有元素,主要伴生于铜、镍、铅等金属矿藏中。TeO2属于两性氧化物,难溶于水,易溶于强酸和强碱。工业上可从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主要成分Cu2Te,还有少量的Ag、Au)中提取碲。其工艺流程如下:

(1)“加压浸出”生成Te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压浸出”时控制pH为4.5~5.0,酸性不能过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盐酸酸浸”后将SO2通入浸出液即可得到单质碲,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已知:Ksp(Ag2SO4)=7.70×10-5,Ksp(AgC1)=1.80×10-10。盐酸酸浸时,“浸出渣1”中Ag2SO4可充分转化为AgC1。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可以实现充分转化_________________

(4)NaOH碱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流程中,电解过程用石墨为电极得到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浸出法是工业提取金属常用的方法,某实验小组用1.0mol· L-1的草酸在75℃时浸出镍。随时间变化,不同固液比对镍浸出率的影响曲线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固液比与镍浸出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固液比之外,你认为影响金属浸出率的因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有关金属与酸的反应,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分别取W g钠、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

(2)分别取0.1 mol钠、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_

(3)若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所需钠、铁、铝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氢气,所需钠、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

(5)分别取0.2 mol的金属钠、铁、铝分别投入10 mL 1 mol/L的盐酸中,标况下产生氢气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钠、铁、铝产生氢气的体积分别用V1、V2、V3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冶炼的金属是

A.FeB.AlC.CuD.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