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有关事实,与水解反应无关的是

A. 热的纯碱溶液用于清洗油污

B. 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

C. 加热蒸干氯化铁溶液,不能得到氯化铁晶体

D. 用TiCl4和大量水反应,同时加热制备TiO2

【答案】B

【解析】

A、纯碱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油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较完全,可用于油污的清洗,故A不符合;

B、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与盐的水解无关,故B符合;

C、氯化铁水解:FeCl3+3H2OFeOH3+3HCl,加热蒸干氯化铁溶液促进水解,且生成的氯化氢易挥发,不能得到氯化铁晶体,得到的是氢氧化铁,进一步灼烧得到氧化铁,故C不符合。

D、四氯化钛在热水中水解:TiCl4+3H2OH2TiO3+4HCl,钛酸受热分解:H2TiO3TiO2+H2O,与盐类水解有关,故D不符合;

答案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

A.22 gCO211.2 LO2B.0.5 molH2SO418gH2O

C.1 gH214gN2D.0.3 molO20.2 mol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HA、HBH2C三种酸。室温下用0.1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mol·L1HA、HB两种酸的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滴入的NaOH 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1)a点时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mol·L1,Ka(HB)=________

(2)与曲线I 上的c点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b点对应的溶液中c(HB)____c(B)(“>”“<”“=”)。

(3)已知常温下向0.1mol·L1NaHC 溶液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

①若测得此溶液的pH=1,则NaHC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若在此溶液中能检测到H2C 分子,则此溶液中c(C2)________c(H2C)(“>”“<”“=”)。

③若H2C的一级电离为H2C=H++ HC,常温下0.1mol·L1H2C溶液中的c(H+ )=0.11mol·L1,则0.1mol·L1NaHC溶液中的c(H+)________0.01mol·L1(“>”“<”“=”)。

(4)已知温度时,0.1 mol·L1的某一元酸HB在水中有 0.1% 发生电离,回答下列各问题:

①该溶液的pH=________

HB的电离平衡常数K=________

③由HB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水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 c(H)=c(OH)=106 mol·L1的溶液 B. c(H+)=1×10-7mol·L-1的溶液

C. pH=7的溶液 D. 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常温时Cu(NO3)2的水溶液的pH _____7(填“>”、“=”、“<”),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化铝水溶液呈____性 ,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________

(3)在配制氯化铁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可以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硫酸镍是电镀工业必不可少的化工原料。从不锈钢废渣(主要含Fe 42.35%Cr 9.67%Ni 5.1%C 4.7%Si 3.39%)中制取硫酸镍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Cr3+与氨水反应时有少量Cr3+生成[Cr(NH3)6]3+,但加热时该络合物易分解。Ni2+与氨水反应生成[Ni(NH3)6]2+,该络合物加热时稳定,用硫酸酸化时生成相应的硫酸盐。

Na2CrO4溶液中加酸调节pH3.5时,CrO42转化为Cr2O72

③相关物质在不同温度时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溶解度/g物质

20

30

40

60

80

90

Na2SO4

19.5

40.8

48.8

45.3

43.7

42.7

Na2Cr2O7

183

198

215

269

376

405

(1)“酸浸后得到的溶液中主要含有FeSO4NiSO4Cr2(SO4)3,生成NiS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酸浸时需控制温度为90℃左右,可以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___

(2)“过滤前,适当加热的目的是_____

(3)过滤所得的滤渣进行洗涤,检验滤渣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

(4)“过滤时产生的滤渣可用于制备Na2Cr2O7晶体。

①滤渣经干燥后与Na2CO3混合在空气中煅烧生成Na2CrO4CO2,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请补充完整上述煅烧后混合物制备Na2Cr2O7晶体(橙红色)的实验方案:水浸,过滤,_____,得Na2Cr2O7晶体(必须使用的试剂有:硫酸,蒸馏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结构示意图中x=4

B. 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

C. 该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D. 该原子结构中共有5个能级上填充有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个数的关系为21的是

A.O32KIH2O=2KOHI2O2

B.2CH3COOHCa(ClO)2=2HClO(CH3COO)2Ca

C.I22NaClO3=2NaIO3Cl2

D.4HCl()MnO2MnCl2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容积为1.0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ΔH________0(大于小于”);100 ℃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 s时段,反应速率v(N2O4)____________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________

(2)100 ℃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0.002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 s又达到平衡。

T________100 ℃(大于小于”),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②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温度T时反应达第一次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________(正反应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相对比颜色____________(填“变深”或“变浅”或“不变”),c(NO2)/c(N2O4)的值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