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机物具有许多独特的结构和性质特征
(1)甲烷具有 型的空间结构,而乙炔则具有 型结构。
(2)苯酚遇FeCl3溶液会显 色;蛋白质与浓硝酸共热会变 色;淀粉遇碘则显 色。这些特性常被用于物质的检验或鉴别。
(3)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几乎都是-氨基酸。若用R—表示烃基,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两个氨基乙酸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作用生成一种二肽,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体操运动员在完成单杠、吊环项目时常用“镁粉”搓手,以起到防滑效果。某种“镁粉”中可能含有Mg、MgO、Mg(OH)2、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固体,实验小组对其成分展开了探究。
已知:MgO+2HCl=MgCl2+H2O MgCO3+2HCl=MgCl2+H2O+CO2↑
(1)探究“镁粉”中是否含有Mg和MgCO3
①取少量样品,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a试管中有气泡产生,b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镁粉”中一定含有______。
②为证明“镁粉”中是否含有Mg,小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图中b试管口上方,木条熄灭。但同学们指出,该实验不能达成实验目的,需要将图中的澄清石灰水替换成浓NaOH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小明按照修改后的实验方案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证明“镁粉”中______________。
(2)探究“镁粉”中是否还含有MgO及Mg(OH)2
【实验过程】
Ⅰ.用MgO、Mg(OH)2和MgCO3三种固体分别做性质实验。分别取0.5g三种固体粉末,每次取样方法如图2所示:
逐滴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粉末恰好消失。在下表中记录消耗的同浓度稀盐酸的体积(以下体积均在同一条件下测定,且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MgO | Mg(OH)2 | MgCO3 | |
消耗稀盐酸的体积 /mL | 10.4 | 7.2 | 5.0 |
Mg(OH)2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Ⅱ.取“镁粉”样品0.5 g,加入上述稀盐酸至粉末恰好溶解。此时消耗稀盐酸的体积约为5.3 mL。
【实验分析及结论】
“镁粉”不只含有MgCO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为确定“镁粉”的具体成分,同学们认为还需要补充如下实验:分别取0.5 g“镁粉”和0.5 g_________,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分别为119mL和140mL。由此可知“镁粉”中含有Mg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溶液的存储和配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氨水易挥发,应密封在低温处保存
B. 水玻璃可存放在橡胶塞的细口瓶中
C. 配制FeCl3溶液,先加浓盐酸溶解氯化铁固体,再稀释至相应浓度
D. 称取2.5g硫酸铜晶体,溶于l00mL水中可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活动小组利用物质间的互变,设计成一个平面魔方,如右图所示:
已知①A、B、C、D、G含有同种元素。
②
纯A(单质) | B溶液 | D固体 | G溶液 | |
颜色 | 银白色 | 黄色 | 红棕色 | 浅绿色 |
③E是通常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也能将一种氧化物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与A反应生成E、G。
依据以上信息填空:
(1)写出D的化学式: 。
(2)G生成C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为 写出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反应A→B的化学方程式: 。
(4)B→F的离子方程式为 ;G与次氯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