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I)某温度时,在2 L的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列式计算反应开始至2 minY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

(2)分析有关数据,写出XYZ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由图中看出:________分钟后,ABC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在这个条件下,该反应已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状态。

(II)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如图所示方式插入100 mL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甲、乙均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B.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

C.甲中铜片质量减少、乙中锌片质量减少

D.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

②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____(”)

③请写出图中构成原电池的装置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0.075 mol(L min)-1 v (X): v (Y): v (Z) =n(X):n(Y):n(Z)=0.1mol:0.3mol:0.2mol=1:3:2

反应方程式是:X(g)+3Y(g)2Z(g) 2 该条件下的化学平衡(或化学反应限度) BD 2H+ +2e= H2

【解析】

(I)(1)根据平均反应速率=计算;(2)根据图知,反应物是XY,生成物是Z,同一可逆反应中同一段时间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II)甲: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锌作负极:Zn -2e= Zn2+,铜作正极:2H+ +2e= H2,铜电极上产生气泡;乙中:不能形成原电池,是锌与硫酸直接反应,在锌片上产生气泡。

(I)(1)反应开始至2minY的平均反应速率=mol(L min)-1=0.075mol(L min)-1,故答案为:0.075mol(L min)-1

(2)根据图知,反应物是XY,生成物是Z,达到平衡时△nX=1.0-0.9mol=0.1mol、△nY=1.0-0.7mol=0.3mol、△nZ=0.2-0mol=0.2mol,同一可逆反应中同一段时间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则XYZ的计量数之比=0.1mol0.3mol0.2mol=132,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为X(g)+3Y(g)2Z(g),故答案为:X(g)+3Y(g)2Z(g)

(3)由图中看出:2分钟后,ABC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在这个条件下,该反应已达到了该条件下的化学平衡(或化学反应限度)状态。故答案为:2;该条件下的化学平衡(或化学反应限度)

(II)A.甲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乙中不形成电流,故A错误;

B.乙中铜片上没有明显变化,锌片溶解,并在锌片上产生气泡,故B正确;

C.甲中锌片质量减少,铜片质量不变;乙中锌片质量减少,铜片质量也不变,故C错误;

D.两烧杯中均发生Zn2H=Zn2H2H浓度减小,溶液的pH均增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②甲中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在相同时间内,两烧杯中产生气泡的速度:甲>乙。故答案为:>;

③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正极的电极反应式2H+ +2e= H2。故答案为:2H+ +2e= H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模拟用甲烷与氯气反应得到的副产品来制取盐酸,原理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依据装管Ⅰ中的现象控制气流的速度

B.分离装置V中盐酸的最佳操作方法是分液

C.装置Ⅳ的石棉中可加入一些氢氧化钠粉末

D.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装置Ⅲ中硬质玻璃管内壁有附着的油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硼在冶金、核工业、农业、高新材料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一种利用硼镁矿制取粗研的工艺流程:

已知:硼镁矿的主要成分为Mg2B2O5·H2O,硼砂的化学式为Na2B4O7)·10H2O

回答下列问题:

(1)硼镁矿要粉碎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NaOH浓溶液与硼镁矿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杂质参与反应)

(2)实验室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包括烧杯、_____________。洗涤沉淀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解释流程中生成无水MgCl2需在HCl氛围中进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H3BO3为一元弱酸,其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3BO3=Na[B(OH)4],写出H3BO3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测得一定质量的H3BO3在不同温度下分解的曲线如图所示。图中ABCD点对应得到的物质都为纯净物。

C对应的物质可表示为2B2O3·nH2O,则n=_______

②写出CD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为构成细胞的部分元素及化合物(其中abcd代表小分子物质,XYZ代表大分子物质,CHONP代表化学元素)。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________,检验物质a的常用试剂是_____。在动物细跑内,与物质X作用最似的物质是______。与物质X组成元素相同,在动物、植物细胞中均可含有的最理想的储能物质是______

2)物质b________。若某种Y分子含有2条直链肽链,由18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组成,则该Y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约为______

3)物质c在人体细胞中共有________种,分子中________的不同决定了c的种类不同。

4)物质d________d________、维生素d都属于固醇类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原电池原理的探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不连接时,锌片上有气体生成,该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

B.ab用导线连接时锌片为负极,发生的反应式为:Zn-2e-=Zn2+

C.ab用导线连接时,电子由Zn经导线流向Cu,再经稀硫酸流回Zn

D.无论ab是否连接,稀硫酸均参与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2O俗名为笑气,也是一种温室气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锌与极稀硝酸反应可生成N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其中作氧化剂的硝酸与参与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已知几种物质的相对能量如下:

物质

N2O(g)

CO(g)

N2(g)

CO2(g)

相对能量/kJmol-1

475.5

283.0

393.5

0

N2O(g)CO(g)反应生成N2(g)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若其他条件不变,加入高效催化剂,该反应的焓变将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3)碘蒸气能催化N2O的分解,反应历程(步骤)如下:

i.I2(g)2I(g)

ii.I(g)N2O(g)N2(g)IO(g)

iii.2IO(g)2N2O(g)2N2(g)2O2(g)I2(g)

实验表明,在反应过程c(I)始终大于c(IO),由此推测,反应速率ii_________iii(“>”“<””)

(4)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N2O(g)3 mol NO(g),发生反应:N2O(g)NO(g)N2(g)NO2(g) H。测得N2体积分数与温度、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H___________0(“>”“<””)

②下列情况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B.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NONO2的消耗速率相等 D.N2O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可逆反应Ag+3Bg2Cg H=Q kJ/mol,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且不变的密闭容器,向甲容器中加入1molA3molB,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 kJ。在相同的条件下,向乙容器中加入2mol C达到平衡后吸收热量为Q2kJ,已知Q1=4Q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乙中C的转化率为20%

B. Q1+Q2=Q

C. 达到平衡后,再向乙中加入0.2 molA0.6molB1.6mol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 乙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gAg+3Bg H=+4Q2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无明显变化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B

向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此溶液中含有

C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

D

先向某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产生,且沉淀不溶解

此溶液中一定含有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碱工业的原理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为负极

B. 通电使氯化钠发生电离

C. 出口c收集到的物质是氯气

D. 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区pH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