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203034  203042  203048  203052  203058  203060  203064  203070  203072  203078  203084  203088  203090  203094  203100  203102  203108  203112  203114  203118  203120  203124  203126  203128  203129  203130  203132  203133  203134  203136  203138  203142  203144  203148  203150  203154  203160  203162  203168  203172  203174  203178  203184  203190  203192  203198  203202  203204  203210  203214  203220  203228  203614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有机物ANaOH的醇溶液混合加热得产物C和溶液D。C与乙烯混合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反应生成的高聚物。而在溶液D中先加入硝酸酸化,后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

A. B. C. CH3CH2CH2Cl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以下化合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四面体烷的分子式为C4H8B.正四面体烷二氯取代产物有1

C.环辛四烯核磁共振氢谱有2组峰D.环辛四烯与苯互为同系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6O5

B.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在水溶液羧基和羟基均能电离出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水中的溶解氧(DO)的多少是衡量水体水质的重要指标。某化学小组测定某河流中氧的含量,经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到溶解氧测定可用碘量法

Ⅰ.用已准确称量的硫代硫酸钠(Na2S2O3)固体配制一定体积的cmol/L标准溶液;

Ⅱ.用水样瓶取河流中水样v1mL并立即依次序注入1.0mLMnCl2溶液和1.0mL碱性KI溶液,塞紧瓶塞(瓶内不准有气泡),反复震荡后静置约1小时;

Ⅲ.向水样瓶中加入1.0mL硫酸溶液,塞紧瓶塞,振荡水样瓶至沉淀全部溶解,此时溶液变为黄色; Ⅳ.将水样瓶内溶液全量倒入锥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V.待试液呈淡黄色后,加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到终点并记录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为v2

已知:I2 +2Na2S2O3 =2NaI+Na2S4O6

1)在滴定环节中使用的仪器有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锥形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步骤Ⅱ中,水样中出现了MnMnO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4Mn2++O2+8OH2MnMnO3↓+4H2O

3)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滴定时,溶液由__________色到______________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变化即达到滴定终点。

5)河水中的溶解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g/L

6)当河水中含有较多NO3时,测定结果会比实际值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硫酸铁溶液与铜粉反应,又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以检验Fe3+是否有剩余,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实验1

i.加入Cu粉后充分振荡,溶液逐渐变蓝; ii.取少量i中清液于试管中,滴加2

0.2mol/L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但振荡后红色迅速褪去并有白色沉淀生成。

1)写出实验1中第i步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甲同学猜想第ii步出现的异常现象是由于溶液中的Cu2+干扰了检验Fe3+的现象。查阅相关资料如下

2Cu2++4SCN- 2CuSCN↓(白色)+(SCN)2(黄色)

②硫氰[(SCN)2]:是一种拟卤素,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其氧化性介于Br2I2之间。

该同学又通过如下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编号

操作

现象

实验2

溶液呈绿色,一段时间后后开始出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变为黄色

实验3

无色溶液立即变红,同时生成白色沉淀。

2)经检测,实验2反应后的溶液pH值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23的实验现象,甲同学推断实验3中溶液变红是由于Fe2+(SCN)2氧化,写出溶液变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将实验2中的浊液进一步处理,验证了这一结论的可能性。

补充实验4的目的是排除了溶液存在Cu2+的可能,对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同时认为,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此条件下,Cu2+也能氧化Fe2+,他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

5)为排除干扰,小组同学重新设计如下装置。

A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CuFe3+发生了反应,你认为这种说法是否合理?____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验证Fe3+是否参与反应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

铜、银和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金属

1)基态铜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银氨溶液主要成分是[AgNH32]OH,配制方法是,向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沉淀刚好完全溶解为止,得到澄清的银氨溶液

AgNO3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

[AgNH32]+中银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NH3分子中N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

③与NH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

3)现代工业冶金中,2AuCN2+Zn====2Au+ZnCN42CN是常见的配体,提供孤电子对是C不是N,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铜、银是有机反应常见的催化剂如 CH3CH2OH CH3CHO+H2CH3CH2OH的沸点高于CH3CHO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从原子轨道重叠方式分类,H2分子中σ键类型是____________

5)一种铜镍合金(俗称白铜)的晶胞如图1所示,铜、镍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6)金晶胞如图2所示,这种晶体堆积方式称为___________堆积。该晶胞中原子空间利用率()为___________ (用π含的式子表示),(提示原子空间利用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氧元素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可形成多种重要的单质和化合物。

(1)氧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_____区;第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比氧大的有_____种。

(2)O3可用于消毒。O3的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_____;其分子的VSEPR模型为_____,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为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含氧有机物中,氧原子的成键方式不同会导致有机物性质不同。解释C2H5OH的沸点高于CH3OCH3的原因为_____

(4)氧元素可与Fe形成低价态氧化物FeOFeO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Fe2+的配位数为_____;与O2-紧邻的所有Fe2+构成的几何构型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氮氧化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气及汽车尾气的排放,工业废气中NO是主要成分之一。

1)乙烯作为还原剂的脱硝(NO),其反应机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写出解吸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FeSO4-Na2SO3复合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NO,该方法利用Fe2+易与NO发生络合反应的特性,原理如下NO+FeSO4Fe(NO)SO4

①如图是一段时间内不同吸收剂对NO脱除率对比,加入Na2SO3溶液后,吸收效率增强,除了Na2SO3也能吸收部分NO外,还能防氧化从而增大Fe2+的含量,写出此原理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模拟实验表明,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NO的脱除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无隔膜法电解食盐水脱氮可将氮氧化物转化成NO3-,原理如图

①无隔膜条件下电解食盐水后溶液呈弱碱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N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根据下图所示,脱NO过程中控制溶液pH______________范围内更合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写出COS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CO形成共价键时,共用电子对会偏向__________原子,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2)已知COS(g)H2O(g)H2S(g)CO2(g) H1=-34kJ/mol

CO(g)H2O(g)H2(g)CO2(g) H2=-41kJ/mol

写出H2SCO反应生成COS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时将COH2S按物质的量比为11充入反应器中,达平衡后CO的转化率α=33.3%,此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充有催化剂的恒压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设起始充入的n(CO)n(H2S)m,相同时间内测得H2S转化率与m和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m1________m2(填>、<或=)

②温度高于T0时,H2S转化率减小的可能原因为_________

a.反应停止了 b.反应的△H变大

c.反应达到平衡 d.催化剂活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小粒径零价铁(ZVI)的电化学腐蚀处理三氯乙烯,进行水体修复的过程如图所示,H+O2NO3等共存物会影响修复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②③④均为还原反应

B.1mol三氯乙烯完全脱Cl时,电子转移为3mol

C.④的电极反应式为NO3+10H++8e=NH4++3H2O

D.修复过程中可能产生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