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1)若直线过点,并且与曲线相切,求直线的方程;
(2)设函数在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求的取值范围。(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答案】(1)直线的方程为 (2)a的取值范围是或
【解析】
试题分析:(1)先求函数的导数,再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切线的斜率,从而确定切线的方程;(2)因为,注意到g(1)=0,所以,所求问题等价于函数在上没有零点.因此只要求出函数的导数,根据的取值计论函数在上的性质,以确定 取何值时,函数在上没有零点.
试题解析:解:(1)设切点坐标为,则切线的斜率为
所以切线的方程为 2分
又切线过点(1,0),所以有
即 解得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4分
(或:设,则
单增,单减
有唯一解,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4分)
(2)因为,注意到g(1)=0
所以,所求问题等价于函数在上没有零点.
因为
所以由<0<00<<>0>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6分
①当即时,在上单调递增,所以>
此时函数g(x)在上没有零点 7分
②当1<<e,即1<a<2时,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又因为g(1)=0,g(e)=e-ae+a,在上的最小值为
所以,(i)当1<a时,在上的最大值g(e)0,即此时函数g(x)在上有零点。 8分
(ii)当 <a<2时, g(e)<0,即此时函数g(x)在上没有零点. 10分
③当即时,在上单调递减,所以在上满足<此时函数g(x)在上没有零点
综上,所求的a的取值范围是或<a 12分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是正三角形,底面ABCD是菱形,且∠ABC=60°,M为PC的中点.
(1)求证:PC⊥AD.
(2)在棱PB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A,Q,M,D四点共面?若存在,指出点Q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想了解高二数学成绩在学业水平考试中的情况,从中随机抽出人的数学成绩作为样本并进行统计,频率分布表如下表所示.
组号 | 分组 | 频数 | 频率 |
第1组 | |||
第2组 | |||
第3组 | |||
第4组 | |||
第5组 | |||
合计 |
(1)据此估计这次参加数学考试的高二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
(2)从这五组中抽取人进行座谈,若抽取的这人中,恰好有人成绩为分,人成绩为分,人成绩为分,人成绩为分,求这人数学成绩的方差;
(3)从人的样本中,随机抽取测试成绩在内的两名学生,设其测试成绩分别为,.
(i)求事件“”的概率;
(ii)求事件“”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是菱形,点O是对角线AC与BD的交点,M是PD的中点.
(1)求证:OM∥平面PAB;
(2)求证:平面PBD⊥平面P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直三棱柱中,,,点为棱的中点,点为线段上一动点.
(Ⅰ)求证:当点为线段的中点时,平面;
(Ⅱ)设,试问: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求出这个实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国家放开计划生育政策,鼓励一对夫妇生育2个孩子.在某地区的100000对已经生育了一胎夫妇中,进行大数据统计得,有100对第一胎生育的是双胞胎或多胞胎,其余的均为单胞胎.在这99900对恰好生育一孩的夫妇中,男方、女方都愿意生育二孩的有50000对,男方愿意生育二孩女方不愿意生育二孩的有对,男方不愿意生育二孩女方愿意生育二孩的有对,其余情形有对,且.现用样本的频率来估计总体的概率.
(1)说明“其余情形”指何种具体情形,并求出,,的值;
(2)该地区为进一步鼓励生育二孩,实行贴补政策:凡第一胎生育了一孩的夫妇一次性贴补5000元,第一胎生育了双胞胎或多胞胎的夫妇只有一次性贴补15000元.第一胎已经生育了一孩再生育了二孩的夫妇一次性再贴补20000元.这种补贴政策直接提高了夫妇生育二孩的积极性:原先男方或女方中只有一方愿意生育二孩的夫妇现在都愿意生育二孩,但原先男方、女方都不愿意生育二孩的夫妇仍然不愿意生育二孩.设为该地区的一对夫妇享受的生育贴补,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中学为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进行了主题分别为“听”、“说”、“读”、“写”四场竞赛.规定:每场竞赛的前三名得分分别为, , (,且, , ),选手的最终得分为各场得分之和.最终甲、乙、丙三人包揽了每场竞赛的前三名,在四场竞赛中,已知甲最终分为分,乙最终得分为分,丙最终得分为分,且乙在“听”这场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则“听”这场竞赛的第三名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甲和丙都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