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学校艺术节对同一类的四项参赛作品,只评一项一等奖,在评奖揭晓前,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这四项参赛作品预测如下:

甲说:“作品获得一等奖”; 乙说:“作品获得一等奖”;

丙说:“,两项作品未获得一等奖”; 丁说:“作品获得一等奖”.

若这四位同学只有两位说的话是对的,则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是( )

A. 作品 B. 作品 C. 作品 D. 作品

【答案】B

【解析】分析首先假设每一项作品若获得一等奖,看看下边对应的预测,分析分别有几个同学说的是对的,如果有两位同学说的是对的,那就是该问题对应的那个结果,如果不是两位同学说的是对的,那就说明不是该作品获一等奖,从而完成任务.

详解B作品获得一等奖,则根据题中所给的条件,可以判断乙和丙两位说的话是对的,而甲和丁说的都是错的,满足只有两位说的话是对的,

而若A作品获一等奖,则没有一个同学说的是正确的,

C作品获得一等奖,则甲、丙、丁三人说的话正确,

D作品获一等奖,则只有甲说的话是对的,故只能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求证:,对于任意,总有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函数f(x)=x﹣1+ (a∈R,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若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平行于x轴,求a的值;
(2)求函数f(x)的极值;
(3)当a=1的值时,若直线l:y=kx﹣1与曲线y=f(x)没有公共点,求k的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对称轴方程;

(2)若,求的值域.

【答案】(1)对称轴为,最小正周期;(2)

【解析】

(1)利用正余弦的二倍角公式和辅助角公式将函数解析式进行化简得到,由周期公式和对称轴公式可得答案;(2)由x的范围得到,由正弦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到值域.

(1)

,则

的对称轴为,最小正周期

(2)当时,

因为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

取最大值,在取最小值,

所以

所以

【点睛】

本题考查正弦函数图像的性质,考查周期性,对称性,函数值域的求法,考查二倍角公式以及辅助角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型】解答
束】
21

【题目】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公比

(1)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的前项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菱形ABCD中,∠A=60°,AB= ,将△ABC沿BD折起到△PBD的位置,若平面PBD⊥平面CBD,则三棱锥P﹣BCD的外接球体积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校高中毕业班有男生900人,女生600人,学校为了对高三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从高三年级按照性别进行分层抽样,抽取200名学生成绩,统计数据如表所示:

分数段(分)

[50,70)

[70,90)

[90,110)

[110,130)

[130,150)

总计

频数

20

40

70

50

20

200


(1)若成绩90分以上(含90分),则成绩为及格,请估计该校毕业班平均成绩及格学生人数;
(2)如果样本数据中,有60名女生数学成绩合格,请完成如下数学成绩与性别的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该校学生的数学成绩与性别有关”.

女生

男生

总计

及格人数

60

不及格人数

总计

参考公式:K2=

P(K2≥k0

0.10

0.050

0.010

k0

2.706

3.841

6.6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①回归分析中,相关指数的值越大,说明残差平方和越大;

②对于相关系数越接近1,相关程度越大,越接近0,相关程度越小;

③有一组样本数据得到的回归直线方程为,那么直线必经过点

是用来判断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系的随机变量,只对于两个分类变量适合;

以上几种说法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其中PA=PD=AD=2,∠BAD=60°,点M在线段PC上,且PM=2MC,N为AD的中点.

(1)求证:平面PAD⊥平面PNB;
(2)若平面PAD⊥平面ABCD,求三棱锥P﹣NBM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己知点,直线l与圆C:(x一1)2+(y一2)2=4相交于AB两点,且OAOB

(1)若直线OA的方程为y=一3x,求直线OB被圆C截得的弦长;

(2)若直线l过点(0,2),求l的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