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物理爱好者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粗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①先测出可视为质点的两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及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②用细线将滑块AB连接,使AB间的轻质短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滑块B恰好紧靠桌边;

③剪断细线后弹簧迅速弹开,测出滑块B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滑块A沿水平桌面滑行距离为,(未滑出桌面);

④为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写出还需测量的物理量及表示它们的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动量守恒,需要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桌面离地高度h mA=mB

【解析】

[1][2]B离开桌面后,做平抛运动,
在竖直方向

h=gt2

水平方向

xB=vBt

A由动能定理得

-μmAgxA=0-mAvA2

弹簧弹开过程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AvA-mBvB=0

解得

由此可知,实验还要测出:B到地面的竖直高度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竖直平面内,一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圆弧轨道ABC和水平绝缘轨道PAA点相切,BC为圆弧轨道的直径,O为圆心,OAOB之间的夹角为α,整个装置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带电小球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经A点沿圆弧轨道通过C点,落至水平轨道。已知小球在C点所受合力的方向指向圆心,且此时小球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

(2)小球到达A点时速度的大小。(结果保留根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O处为地球,卫星1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2环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椭圆,两轨道不在同一平面内。己知圆轨道的直径等于椭圆轨道的长轴,且地球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质量为M,卫星1的轨道半径为ROQ=1.5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1的运行周期大于卫星2的运行周期

B.如果卫星1的环绕速度为v,卫星2Q点的速度为,则v<

C.卫星2Q点的速度

D.如果卫星1的加速度为a1,卫星2P点的加速度为a2,则a1>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足够长,始终以v1=2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5m/s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水平面上的A点向左运动,B点滑上传送带,已知AB两点的距离,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物块与水平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不考虑物块由水平面滑上传送带的能量损失。

1)物块向左运动时到达B点的速度;

2)物块在水平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实验证实:4 个水球就足够了!4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 水平排列,如图所示,子弹(可视为质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穿 出第 4 个水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相同

B.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

C.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相同

D.子弹穿出第 3 个水球的瞬间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一废弃矿井的井口每隔0.5s由静止释放一个石子,当第7个石子刚开始释放时,第1个石子恰好到达井底,g=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矿井深度为61.25m

B.当第1个石子恰好到达井底时,第1个石子与第2个石子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小值

C.当第1个石子恰好到达井底时,第3个和第5个石子之间的距离为20m

D.当第1个石子恰好到达井底时,第4个石子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个菱形的导体线框沿着自己的对角线匀速运动,穿过具有一定宽度的匀强磁场区域,已知对角线AC的长度为磁场宽度的两倍且与磁场边界垂直.下面对于线框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电流以ABCD顺序流向为正方向,从C点进入磁场开始计时)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质量为M、倾角为的斜面B上,斜面B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拉物体A,使其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斜面B始终静止不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斜面B相对地面有向右运动的趋势B.地面对斜面B的静摩擦力大小为

C.地面对斜面B的支持力大小为D.斜面B与物体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斜面倾角为370,斜面BC与水平面AB圆滑连接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的M点,M点距B点之间的距离L=9m,物体与水平面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均为μ=0.5现使物体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14N作用,运动至B点时撤去该力(sin370=0.6cos370=0.8,取g=10m/s2)则:

1)物体在恒力作用下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2)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是多大?

3)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