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
A、两匹马拉的车比一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D、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质量m=2kg的物体在合外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合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5s内物体做匀变速运动B、5s-10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C、0-15s内物体位移大小50mD、15s末物体速度达到最大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该装置中的错误有:①
 
、②
 
、③
 


(2)纠正装置错误后,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进行平衡摩擦力.某同学平衡摩擦力时是这样操作的:将小车水平静止地放在长木板上,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慢慢垫高,如图(乙),直到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木板向下缓慢滑动为止.如果像这位同学这样操作,然后不断改变对小车的拉力F,他得到的M(小车质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的a-F图线是图中的
 
(将选项代号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f=50Hz.图示是某同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每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写出用s1、s2、s3、s4以及f来表示小车加速度的计算式:a=
 
(用英文字母表示).根据纸带所提供的数据,算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用DIS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装置如图(a)所示.

(1)本实验是通过
 
来改变对小车的拉力,通过增加小车上的配重片来改变小车的质量,通过位移传感器测得小车的v-t 图象,通过
 
得到小车的加速度.
(2)图(b)为小车所受作用力不变时实验所得的α-
1M
图象,从图象上可以看到直线不过原点,其原因是
 

A.钩码质量过大  B.轨道倾斜,左端偏高  C.轨道倾斜,右端偏高  D.小车与轨道间的摩擦未被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物理公式不仅反映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确定了单位间的关系.现有物理量单位:m(米)、s(秒)、C(库)、A(安)、V(伏)、F(法)、T(特)和WB(韦伯),由它们组合成的单位与力的单位N(牛)等价的是(  )
A、V?C/sB、C/F?sC、T?s?C/mD、WB?A/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关于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不同时存在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和方向均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小物块A质量为M=10kg,B质量为m=2.5kg.A、B用一轻绳连接跨过无阻力的定滑轮且处于静止状态.A与平台间动摩擦因数μ=0.25(与最大静摩擦因数相等).现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A,且F由零线性增大至100N的过程中,B的下降高度恰为h=2m,(A未与滑轮相碰)则上述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g=10m/s2)(  )
A、1m/sB、2m/sC、3m/s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将一顶端安装有定滑轮的竖直长木板固定在小车上,跨过定滑轮用轻绳悬吊一 个小球,绳的另一端系在轻弹簧上,弹簧下端固定在小车上.开始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当小车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小球恰能稳定在图中虚线位置,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处于超重状态,小车对地面压力大于系统总重力B、小球处于失重状态,小车对地面压力小于系统总重力C、弹簧的弹力大于小球重力,小车一定向右匀加速运动D、弹簧的弹力大于小球重力,但小球既不超重也不失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某学生在体育场上抛出铅球,不计阻力,其离手后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关于各点速度和加速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
A、vB>vCB、vA>vDC、各点加速度不同D、各点加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