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8.观察以下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的反应,微观上是H+和OH-生成水分子以及Na+和SO42-生成Na2SO4分子的过程
B.图2中的反应,微观上是锌原子和铜离子生成锌离子和铜原子的过程
C.图3中的反应,微观上是分子破裂成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分子的过程
D.上述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有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
1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Fe(OH)3 → FeCl3 B.CO2→ CaCO3
C.KNO3 → KCl D.CaO → CaCl2
16. 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A. 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AgCl、CaCO3的混合物
B. 向某种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一定是硫酸
C. 用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
D. 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润湿pH试纸上,测定其pH
15.构建知识网络,理清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右下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可以相互反应。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
A.①Na2CO3 ② SO2 ③ K2CO3
B.①NaHCO3 ②CO2 ③BaCl2
C.①Fe2O3 ②CO ③Ba(NO3)2
D.①MgCO3 ② SO2 ③Na2CO3
14.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O、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若将该气体依次通过以下实验装置(假设每步操作中,参加反应的气体均完全反应或吸收);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预期要求的是
A.气体依次通过E→D来验证是否含有CO2和H2O
B.气体依次通过B→A→E来验证是否含有H2
C.气体依次通过C→A→D来验证是否含有CO
D.气体依次通过E→D→C→B→A→D→E来验证是否含有H2O、CO2、CO、H2
13.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会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NaCl B.KNO3 C.NaOH D.H2SO4
12.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房间中逃离,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角直立身子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
11. 下列各图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的实验事实的是
选项 |
实 验 事 实 |
A |
充分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 |
B |
往稀硫酸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至过量 |
C |
滴加稀盐酸恰好中和pH=13的氢氧化钾溶液 |
D |
t℃向某接近饱和的硫酸钠溶液中缓慢加入硫酸钠粉末(a%为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10.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能用如图所示的曲线表示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 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许多材料达到纳米(1纳米=米)级的大小时,就会产生许多让你料想不到的、奇特的光、电、磁、热、力和化学等方面的性质。如将金属制成纳米粉末后就变成了黑色,且不导电,机械强度也大幅度提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纳米氧化锌能吸收电磁波 B. 纳米碳虽然质地柔软,但强度却很大
C. 金黄色的金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 D. 在空气中能自燃的铁粉应该属于纳米材料
序号 |
烧杯中的物质 |
x溶液 |
① |
铜锌合金 |
稀HCl |
② |
盐酸与稀硫酸 |
BaCl2溶液 |
③ |
生锈的铁钉 |
稀HCl |
④ |
HCl和MgCl2溶液 |
NaOH溶液 |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