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553  2561  2567  2571  2577  2579  2583  2589  2591  2597  2603  2607  2609  2613  2619  2621  2627  2631  2633  2637  2639  2643  2645  2647  2648  2649  2651  2652  2653  2655  2657  2661  2663  2667  2669  2673  2679  2681  2687  2691  2693  2697  2703  2709  2711  2717  2721  2723  2729  2733  2739  2747  447348 

3.用氯化钠固体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计算  (2)称量食盐  量取水  (3)溶解(将水与食盐混合,搅拌)

试题详情

2.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这表示每100g____________中含有10g____________和90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  水

试题详情

1.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用计算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试题详情

20.(2005,南京)为了测定蜡烛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10-4所示的实验.

图10-4

实验步骤如下:先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按图示连接好仪器装置,点燃蜡烛,同时从a导管口抽气,一段时间后熄灭蜡烛,再分别称量蜡烛、装置Ⅱ、装置Ⅲ的质量.实验数据如表10-3.

表10-3

 
蜡烛
装置Ⅱ
装置Ⅲ
反应前的质量/g
15.8
182.3
212.2
反应后的质量/g
14.4
184.1
216.6

(1)该实验中测得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2)由该实验数据计算,蜡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H-l;C-12;O-16) .

(3)装置Ⅱ和装置Ⅲ的顺序能否颠倒?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4)理论上,装置Ⅱ和装置Ⅲ增加的总质量大于蜡烛失去的质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能否准确测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8  4.4  (2)6;1  (3)不能  (4)与消耗的蜡烛比较,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包含参加反应的氧气所含氧元素的质量  (5)不能,空气中的水也被装置Ⅱ、Ⅲ吸收

试题详情

19.(2005,河南)在学习NaOH的性质时,老师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CO2和NaOH发生反应了吗?探究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

(1)明明同学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10-3所示,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他可观察到小气球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图10-3

(2)另一位同学认为这个方案还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因为NaOH溶

液中有水,二氧化碳又能溶于水.为使实验方案更完善,你认为还需要做的实验是__________.

答案:(1)气球胀大  CO2和NaOH反应使瓶内气压减小  CO2+2NaOH==== Na2CO3+ H2O

(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或Ca(OH)2溶液],或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或取两个同样的试剂瓶充满CO2后,注入同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比较气球胀大的程度等.

试题详情

18.某一气体混合物中含有CO2、CO和N2四种气体.现将其分别通过如下试剂(均足量),请判断所得气体的组成情况(假设每步反应都进行完全).

(1)依次通过NaOH溶液、浓H2SO4,最后得到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浓H2SO4,最后得到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发生反应中生成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次通过灼热的CuO粉末、NaOH溶液、浓H2SO4,最后得到的气体有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CO、N2  CO2+2NaOH====Na2CO3+ H2O

(2)CO2、N2  CO2、Cu

(3)N2

试题详情

17.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用NaOH溶液吸收SO2,反应方程式如下:2NaOH+SO2====Na2SO3+ H2O

用NaOH溶液吸收1000L已除去CO2的空气样品,溶液质量增重了0.64g,已知此时空气的密度约为1.3g/L,求:

(1)被吸收的SO2质量.

(2)发生反应的NaOH的质量.

(3)空气中SO2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

解:(1)溶液质量增重了0.64g,即被吸收的SO2质量.

(2)设发生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x,则:

2NaOH+SO2====Na2SO3+ H2O

80   64

x   0.64 g

    

x=0.8 g

(3)空气中SO2的质量分数=×100%=0.05%

答:(1)被吸收的SO2质量为0.64 6.(2)发生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0.8g.(3)空气中SO2的质量分数为0.05%.

中考链接

试题详情

16.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图10-2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10-2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Ⅰ.纸花变红;Ⅱ._______________;Ⅲ.纸花不变色;Ⅳ.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进行的Ⅰ、Ⅱ两项实验,说明什么?

(3)该同学进行四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用文字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纸花不变色  纸花变红  (2)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3)证明二氧化碳和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酸  (4)CO2+ H2O=H2CO3

试题详情

15.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尔(RobertBoyle)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点.波义尔对这一意外的发现,做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你有哪些假设?请将你的各种假设以及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填写在表10-2中.

表10-2

你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现象的各种假设
你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
 
 

答案:如表D10-2所示.

表D10-2

你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现象的各种假设
你验证假设的实验方案
1.其他酸也能使花瓣变红吗?
2.碱溶液也能使花瓣变色吗?
3.酸能使其他的花瓣变色吗?
1.将稀硫酸、稀硝酸等滴到花瓣上,观察现象
2.将氢氧化钠等溶液滴到花瓣上,观察现象
3.用其他的花瓣做实验,观察现象

试题详情

14.如图10-1所示,装置中a为弹簧夹,b为分液漏斗的活塞(通过开、关活塞可以随时滴加液体)先关闭b,打开a,将混有少量CO和CO2气体由左侧导管通入,充分反应后,排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然后关闭a,打开b,一段时间后排出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0-1

答案:CO  CO2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