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4451  434459  434465  434469  434475  434477  434481  434487  434489  434495  434501  434505  434507  434511  434517  434519  434525  434529  434531  434535  434537  434541  434543  434545  434546  434547  434549  434550  434551  434553  434555  434559  434561  434565  434567  434571  434577  434579  434585  434589  434591  434595  434601  434607  434609  434615  434619  434621  434627  434631  434637  434645  447348 

1.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

A.造(sù)  听(qīnɡ)

响(xuān)    暴(niè)

B.语(xù)     深(shuì)

息(qì)     茫(miǎo)

C.息(bīnɡ)    刀(lián)

(bā)     崎(qū)

D.废(xū)     峻(qiào)

臼(kē)     田(lǒnɡ)

解析:A项“虐”应读“nüè”;B项“邃”应读“suì”;C项“屏”应读“bǐnɡ”。

答案:D

试题详情

2.“父亲去世后,我原本立即接她来城里住”至“梅李就留到彻底腐烂了才肯倒去”。

   剖析:作者在父亲去世后,要立即接母亲来城里住,她不来,“说父亲三年没过,没过三年的亡人会有阴灵常常回来的,她得在家顿顿往灵牌前贡献饭菜”。这些表面上是所谓“迷信”,其实反映了母亲的善良和对父亲的怀念。接着写母亲打牌、收鸡蛋、卧荷包蛋待客,一个个生动的细节表现了母亲的勤俭、热诚,她总是想着别人而极少想到自己。后面又写给“我”带梅李,梅李给“我”留到彻底腐烂,朴素深厚、体贴入微的慈母形象跃然纸上。

结构图解

主旨探究

   本文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作者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她对儿子的爱出于一种纯粹的天性和直觉。而正是这种自然的爱,深深地打动了作者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本文用平实的语言叙说了母亲的生活琐事,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抒情,但读来却能感受到作者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

细节生动以情动人

   文章的时间跨度很大,有写作本文近期的事,也有作者求学期间甚至小时候的事。无论什么时候的事,都饱含着作者的深情,这种深情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表现出来,使文章血肉饱满,很有感染力。如在写母亲打牌时有这样一个细节:“她养过几只鸡,清早一开鸡棚--要在鸡屁股里揣揣有没有蛋要下,若揣着有蛋,半晌午打牌就半途赶回来收拾产下的蛋……。”这些语言符合母亲的身份,带有强烈的农村生活气息,生动地表现了母亲的勤快、精细。

   另外,文章的语言非常朴实,毫无雕琢修饰的痕迹。感情真挚,没有丝毫虚情假意与矫揉造作。真挚的感情流贯全文,渗透了作者与母亲之间真挚深厚的母子感情,读来感人肺腑,而无琐碎之感。就如一位老友坐在自己对面,把自己的心事和感受如话家常地说来,不知不觉之间,已使我们感动得流泪。文章启示我们:来自生活、来自心灵、来自真情的文字,更能打动人的心。

句题探究

   读文章时,怎样体味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呢?除了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外,对压缩语段、提炼信息要点的能力也至关重要。提炼文章要点有哪些好的方法与途径呢?你能自己作一个总结吗?

   导思:读文章时,尤其是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往往读了前边,忘了后面,读完文章也不知所云。学会提炼文章的要点,把长文章读短,抓住文章要害,就显得尤其必要了。

   探究:第一,找准语段的中心

   压缩,从语义上说,它有两个含义:一是加上压力,使体积缩小;二是减少(人员、经费、篇幅等)。压缩语段的“压缩”当然属于后一义项。不论要求用什么形式来压缩语段,筛选出主要信息,把握住语段的中心,都是最重要的。只有抓准中心,才能辨别主次,删除枝叶,才能“删繁就简”,才能因“扼要”而“简明”。

   第二,分析语段的层次

   分析语段的层次,首先是为了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内容,准确把握其中心;同时也是通过分层概括内容,以便把握其内容要点,进而连缀成答案。

   第三,提取重要句子

   这里所说的重要句子是从内容上说的。语段中的内容、重要信息总有相关的重要语句来表述的,把它们提取出来,有助于压缩语段归纳主要内容。

试题详情

1.“母亲姓周,这是从舅舅那里知道的”至“而我的错误在于忍了不该忍的事情,企图以委屈求全未能求全”。

   剖析:关于母亲的姓,作者是从舅舅那里知道的,母亲的名字作者到12岁才偶然知道,可见母亲是何等平凡。“但母亲不是大人物却并不失却她的伟大,她的老实、本分、善良、勤劳在家乡有口皆碑”,母亲身上有着中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深深地影响了作者。他秉承了母亲的勤劳、隐忍。当然,作者也清醒地认识到,一味的“忍”并不可取,因此可以说母亲的性格在儿子身上得到了升华,有了更高的价值。

试题详情

4.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

   剖析:“喂不熟的狗”本是母亲笑骂孩子们的戏谑之语,指孩子们得到了好处却记不得恩惠。这却让母亲突然想起了远方的儿子。辛辛苦苦把儿子养大成人,最后连儿子的面都难得见上,更不用说在身边伺候自己了。“呆呆地发半天愣”写出了母亲内心深处的落寞和忧伤,让我们看到母亲需要的决不仅仅是金钱。

试题详情

3.母亲教育我的忍字使我忍了该忍的事情,避免了许多祸灾发生,而我的错误在于忍了不该忍的事情,企图以委曲求全未能求全。

   剖析:母亲身上有着中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深深影响着“我”。作者秉承了母亲的勤劳、隐忍,在不同的环境,以另一种方式体现出来,这也可以说是生命的一种特殊延续。“而我的错误在于忍了不该忍的事情,企图以委曲求全未能求全”,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忍”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该忍的时候忍,不该忍的时候不能忍。这里作者对一些传统的美德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试题详情

2.现在有人讥讽我有农民的品性,我并不羞耻,我就是农民的儿子。

   剖析:面对外界的嘲讽,作者泰然处之,以是“农民的儿子”自豪,因为作者继承了农民特别是母亲身上那些闪光的优良品行。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朴实、真诚的品行与人格追求。

试题详情

1.她过不惯城里的生活,嫌吃油太多,来人太多,客厅的灯不灭,东西一旧就扔,说:“日子没乡下整端。”

   剖析:“她过不惯城里的生活”,母亲对城市生活的浪费、浮躁看不惯,特别是那句“日子没乡下整端”,朴实无华的语言就表现了母亲朴实、节俭的品质,可以说母亲是中国劳动妇女的一个典型代表。

试题详情

   她过不惯城里的生活,嫌吃油太多,来人太多,客厅的灯不灭,东西一旧就扔,说:“日子没乡下整端。”最不能忍受我打骂孩子,孩子不哭,她却哭,和我闹一 场后就生气回乡下去了。母亲每一次都高高兴兴来,每一次都生了气回去。

句段剖析

试题详情

2.散文是具有高度灵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篇幅短小,形式自由,能够迅速生动地反映生活,畅快淋漓地表达思想感情,被誉为文学的轻骑兵。散文的基本特点可以用“形散而神不散”来概括,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一是题材广阔;二是形式灵活,手法多样。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