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下列标点符号用法有错的一项是( )
A.我们应加强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视、鄙视和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B. 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C. 桐木岭,黄杨果,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的五大哨口。
D.他千方百计地用歪曲事实的谎言混淆视听,为他的错误打掩护。
1、 下列标点符号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付瓷器,是最近从马王堆出土的,看样子已经有一千七、八百年的历史了。
B. 这时,礼堂内响起了响亮的口号声:“向战斗英雄学习!”、“向战斗英雄致敬!”
C. 下课后,同学们都到外面去了,只有他一个人还在打扫教室卫生,他想把教室打扫得整齐、干净,让大家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D. 其次,是反复揣摩“扑”“抱”“掐”“摁”等动词的具体含义,帮助学生梳理作者从面到点,先直接描写后间接描写,先间接引用后直接引用,能依据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交换人称,恰到好处的使用省略号,以及设问反问修辞连用所产生的语感效果等写作特点。
19、(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2)秋水共长天一色。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3)其志洁,其行廉。 举类迩而见义远。20.(1)而见者远 声非加疾也 (1)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3)漫嗟荣辱 但寒烟衰草凝绿 21.(1)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6.B(A.第二个句号应移至后引号之外;C.应删去句中的两个顿号;D.应将句中的句号改 为逗号并去掉“即”后的逗号)17. D
18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顿号、逗号、冒号、问号的用法。A项中的冒号应为逗号。因为用冒号,后面的内容就是结果,而这个句中又用了“所以”,两者重复。B项中“办公费用”之后应
为逗号。C项中“威力”之后用逗号,不然“一天天更加美好呢”就无了着落。D项加了个逗号,使前后内容有了不同层次。
15.C(A主语“研究”与谓语“抢救和开掘”搭配不当 B结构混乱,第一个分句还没有说完,第二个句就又更换了主语 D谓语残缺,应在“伺机”后加“从事”)
14.D(A、“每逢民工进城……就是……之时”,主宾搭配不当。B、分句语意承接不合逻辑。C、“避免”与“弊端”动宾搭配欠妥,“弊端”是已然的,只能说“消除”;况且“避免”后面有“学生”二字也累赘,去掉“学生”,让“使学生”一贯到底、再去掉“的弊端”,更顺。)
13.A(B.表意不明,“比动物”改为“比对动物的影响”;c.句式杂糅,可将“的关键”或“与”、“分不开的”删去;D.语序不当,应将“整理、研究和发掘”改为“发掘、整理和研究”)
12.C(“空头支票”比喻不实践的诺言A、“暴殄天物”指任意糟蹋东西,“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B“讳莫如深”指隐瞒事实真相,唯恐被人知道,此处语境需表达的意思是“深知”。D“身无长物”形容贫穷,除必需品外,没有别的东西。)
11.D(A“当之无愧”指当得起某种荣誉或称号,无需惭愧,用于有才能并已做出贡献的人,这里使用场合不当 B“如愿以偿”形容像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不能用来修饰“笑”,这里应为心满意足 C“顺理成章”本指顺着条理写文章就能自成章法,比喻说话、办事合情合理,不悖常理,这里用于悖常理之事,使用对象不当 D“信誓旦旦”形容誓言说得极其诚恳可信,这里使用正确)
10.D(A.“上行下效”多用于贬义;B.“不可开交”指无法摆脱或结束,用在这里不合语境;C.“二-添作五”是指双方平分,这里应换为“三下五除二”)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