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45071  445079  445085  445089  445095  445097  445101  445107  445109  445115  445121  445125  445127  445131  445137  445139  445145  445149  445151  445155  445157  445161  445163  445165  445166  445167  445169  445170  445171  445173  445175  445179  445181  445185  445187  445191  445197  445199  445205  445209  445211  445215  445221  445227  445229  445235  445239  445241  445247  445251  445257  445265  447348 

1.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试题详情

7. 饮食百物皆倍常时           8. 虽席地不闲也        

试题详情

5. 则一无迹               6. 随波而             

试题详情

3. 艨艟数百                4. 既而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试题详情

1. 其远出海门              2. 吞天           

试题详情

   诗歌是用最简洁的语言展示最丰富的内容,所以在理解诗歌的时候,不能只局限于诗句本身,而要注重诗歌所表达的意义和情趣。

   首先,要透彻的了解诗句的含义,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推见诗人的经验,从而更好的理解诗句。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观潮   周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试题详情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示例:诗句写的是在一望无际的大漠上,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显得格外圆而且大。

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了景物的基本形态。其中,“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抓住了西北高原的特色。

色彩也很丰富:大漠的黄沙,红色的晚霞,闪着白光的河水,白色的烽烟,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练习: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出了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片花团锦簇的景象,同时也可用来说明在困境中仍然蕴涵着希望。

试题详情

《归园田居》写出了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作者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使至塞上》写了王维出使西北边塞的经历,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抒发了作者失意的惆怅、寂寞和感伤。

《渡荆门送别》描写了李白乘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写出作者在政治上的抱负和豪情壮志,同时含蓄的抒发了思乡之情。

《游山西村》描写了山西村山水环绕、柳暗花明、花团锦簇的景象,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里,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试题详情

a)如何分析文中的写景、叙事和抒情之间的关系?

文章是一篇游记,叙事是行文的线索,写景是游记的表现重点。所以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最能打动人的地方表现出来,景中抒情,作者就运用了白描的手法。

湖心亭的巧遇是属于叙事,但是文章的重点也是落在了抒情上。情绪的变化一波三折,但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把人与景物有机的联系起来,情与景产生了共鸣。

《诗四首》

试题详情

白描原意是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纯用墨线勾描物象,不着颜色,这里是指文学创作上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刻画形象的一种表现手法。

文章中写西湖雪景的文字就是属于白描手法。它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有韵味的进行高度的抽象和概括,形象的写出了景物中的形与神。

   例如: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人物云天、高低远近、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里达到了高度的和谐和统一。在宁静之中,我们仍然能够感觉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